[《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教案2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7-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旧社会城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激发以新社会的热爱。
2、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环境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教学难点
写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所受的煎熬捌湫睦砘疃约白匀换肪趁栊炊陨罨魈獾淖饔谩?nbsp;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夏天吗?你们在夏天都干些什么呢?你们知道在旧社会里穷苦劳动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吗?
二、老舍和作品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节选情节:祥子已经成了家,有了家庭负担,而且妻子怀了孕,他不得不更加卖力地拉车挣钱,维持两口人的生活,并且准备小生命的出世。祥子的心理和生活的急剧变化,痛苦生活的无望、无聊,就是从此开始的。
三、读课文,思考:
1、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干什么?文中描写了祥子哪几种环境下拉车的经历?
明确:一(1—6):烈日下拉车。  二(7—16):暴雨下拉车。
2、文章以偏正短语为题有何作用?
明确:突出恶劣的自然环境,衬托祥子拉车生活的痛苦和遭遇的悲惨,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黑暗、残酷的憎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分析讲解课文
1、读1—2节:作者是怎样描写烈日的?从哪些角度运用了哪些方法?
明确:①先总写:“发了狂”、“下了火”“憋气”——赤日炎炎、热到极限、无法忍受;②再细写:a、街上的柳树b、马路上c、便道 d、狗e、骡子f、小贩们g、柏油路h、拉车的——侧面烘托。    ——运用白描、拟人、排比、比喻、夸张写烈日下拉车艰苦危险。
2、读3—5节:作者是怎样着意刻画祥子的矛盾心情的?文中抓住哪一细节刻画祥子在烈日下为生活煎熬?
明确:a、痛苦与矛盾,饱含着多少辛酸与无奈,承受着多少痛苦;文中以夸张的语言,贴切传神的写出人们在炎热天气的感受。b、从“空中”“屋顶”“墙壁”“地上”“从上至下”着力写阳光暴烈;烈日的威力无处不在,祥子心理畏缩与烦躁。c、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重点写阳光的声、色、味,突出祥子在死亡线上为生活而卖命。
3、小结:写烈日,突出祥子如何在酷暑下受煎熬。这部分的景物描写烘托了祥子的心理和性格,揭示了他的痛苦生活遭遇,推动了情节发展,表现了主题思想。
第二课时
一、朗读第二部分,分析讲解:
1、“午后一时——一天里最热的时候”祥子“又拉上了买卖”,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明确:天气的酷热已使他强壮的身体招架不住,但迫于生活,又希望能够多拉一趟车。这时心情是拉也苦,不拉也苦,极其矛盾,痛苦,进退两难,万般无奈。就如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写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愿天寒。” 
2、作者描绘暴雨来临时的情景从哪儿落笔?具体说明其描绘顺序(找出写柳树、柳枝的语句)
明确:俗语说:“风是雨头。”写雨正是从写风入手的。“山雨欲来风满楼。”a、像病了似的……无精打采。——天气又干又热 b、柳条儿动了——有了凉风 c、飘洒的摇摆,长出一截儿来——风渐大 d、随着风狂舞——大风 e、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暴雨来临前吓人的情景 f、横着飞——狂风。 12
3、作者是怎样描绘暴雨下来时的过程? 
明确: 风带着“雨星”乱撞-→极硬的“雨点”砸起许多土-→“雨点”停了-→“雨道”往下落-→“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只是那么一片,一阵”,“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一个水世界”。
4、课文写风云乍起到暴雨倾泻中过程中除了写风雨之外还抓住了暴雨哪些天气变化?
明确:乌云、闪电。狂风、暴雨、乌云、闪电、飞扬的尘土、狂舞的柳条,混合出华北一带夏季暴雨的特点
5、读11—16段:作者怎样描绘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情景?坐车的怎样?拉车的怎样?
明确:拉车的欲躲避风雨不得,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拉车的已顾不过命来。坐车的冷醒无情,拉车的痛苦、矛盾、挣命、“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法自控”。
二、总结:文中抓住日之“烈”,雨之“暴”的特点,进行了细致形象的描绘,以自然环境的恶劣衬托在这种环境中挣扎的人物的痛苦生活。这种病根不在天气而在社会制度,是对旧社会吃人制度的血泪控诉。

烈日暴雨下祥子
在烈日下拉车                       在暴雨下拉车
天:发了狂                           微风(柳条微动)
总写 地:下了火                 暴雨前(重点写风) 大风(柳条摇摆)
人:憋 气                          狂风(柳枝狂舞)
天“热”                     天“凉”
静物                             雨星(乱撞)
分写 动物                    暴雨中(重点写雨) 雨点(硬砸)
人                              雨道(垂落)
水世界(倒、流)                             
   想拉车、胆怯                    湿透
矛盾心理  不敢动、心里腻烦           被雨浇——惨  雨(砸、横扫)
             想出去、懒得动、坐不住                             凉水(浇)
 祥子“煎熬”         视:闪眼           祥子“挣命”          往前拽
害怕 听:难听            拉 车——挣命  趟水跑
嗅:腥臭                     顾不过命来
痛苦感受    头:昏                          哆 嗦——成团(像风雨中的树叶)
难过 身:馊
脚:粘
  恶心 (胃、肚子)

对天气变化的情景的描写是随人物行踪展开;景物描写为烘托人物,表现中心服务。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2345.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