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泰坦尼克号教案_语文教案-泰坦尼克号(节选)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6-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建议

一、文章主旨

课文节选部分描写了一对年轻恋人杰克和罗斯在“泰坦尼克号”沉船后,面临生死离别时的言行,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和执着,对爱人的眷恋与无私奉献,也体现出完美的人性。

二、课文内容概述

《泰坦尼克号》是以历史上的一场著名海难为背景而虚构的爱情故事。课文节选的是剧本288号至295号八个镜头,这八个镜头组接成这么一个悲壮的场面:海难发生后,尽管做出最大的努力进行自救或营救,但都收效甚微。各种惨象目不忍睹,冰冷的海水冻死了数以百计,数以千计的乘客。就是在生死诀别之际,一对年轻恋人互相鼓励。“不要告别”“不能放弃”这种对生的话语,坚定了罗斯的信念,最后14号救生艇听见罗斯的呼救哨声便将她迅速营救到艇内,于是她便成了一千五百人中幸存下来的六人中的一个。

三、结构分析

剧本节选部分共有八个镜头。

第一个镜头:在冰冷的海洋上,杰克鼓励罗斯树立活下去的勇气。面对木头只能承载一人的残酷事实,杰克毅然让罗斯爬在木头上,自己泡在冰冷的海水中。对罗斯强烈而坚贞的爱,使杰克为了爱人的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罗斯濒临绝望的边缘而打算放弃求生的念头时,杰克勇敢地鼓励她,并以爱情的誓言与力量重新激起罗斯对生的渴望。杰克在明知自己必死无疑的情况下,流露的不是对死亡的恐惧和悲哀,而是对爱情的赞美和对爱人的鼓励与祝愿,他以全身心爱着对方,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可见,杰克对罗斯的爱是崇高而无私的,这不仅是真正美好爱情的赞歌,也是完美人性的体现。

第二个镜头:船员洛以惊人的魄力组织救援。这里有一个假扮妇女偷生的男人的细节,与上文对比,暴露了人性中自私、卑鄙、丑恶的一面。

第三个镜头:写洛和救生艇在海洋上进行搜救。这里展现的是海难后最残酷也最令人伤感的画面。现实的残酷与爱情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令观众对杰克与罗斯生死不渝的爱情有了更深的感悟。同时,在强大的自然灾害中人类的生命是如此脆弱,也不由得让人对生命有了更强的体悟。

第四个镜头:海洋上,杰克冻死了,罗斯也与救援的船只失之交臂,就在她绝望之时,爱情的力量重新唤起她求生的意志。一系列的画面,展现了美丽的夜空,正如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一样美丽、永恒,然而现实的残酷,却使罗斯必须面对事实。杰克的死使她伤心欲绝,但杰克以生命的代价希望挽救罗斯的生命及他对爱情的执着与奉献,使罗斯决心活下去。观众此时感到的不只是对死亡的恐惧,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感叹。

第五个镜头:洛指挥救生艇继续前行。仿佛生的希望离罗斯越来越遥远了。

第六个镜头:杰克沉入海中,罗斯带着对杰克的爱与眷恋,踏上顽强的求生之路。杰克为了爱情的付出,对罗斯的鼓励,给了罗斯巨大的勇气与力量,这也是她能获救的重要原因。此时观众可以设想,虽然杰克的躯体永远沉入了大海,但他的灵魂、他对罗斯的爱却将伴随罗斯一生。这也就是伟大爱情的永恒。

第七个镜头:洛听见哨声,罗斯获救。

第八个镜头:罗斯由回忆转入现实。数字是无生命的,但它们触目惊心,揭示的是一次生命的浩劫,面对巨大的灾难,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美好的爱情、亲情、友情……

四、写作特色

1.对比鲜明,情节富有震撼力。

“泰坦尼克号”的海难,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残酷、最触目惊心的灾难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杰克与罗斯的生死之爱就更具有了震撼力。他们对爱情的执着、彼此的承诺让爱情绽放出美丽而永恒的光辉,而这人世间最美好的一面却是在最恐怖、最黑暗的背景下发生的,生命的脆弱和爱情的永恒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2.感情真挚感人,语言生动。

杰克与罗斯的生离死别是真挚感人的,二人之间的爱情悲剧感动了无数观众。每一个观看影片的人都会深深地沉浸在他们生死相依、无私勇敢而又崇高永恒的爱情之中。

五、动人的情感内涵

面对生死抉择,杰克与罗斯的态度是从容的,是无悔的,是动人的,是充满了生命热力的。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爱,实在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两情相悦,他俩都愿意因为爱而选择死,而与此同时,他们也用爱战胜和超越了死亡。

杰克的放弃与永不放弃:杰克放弃的是自己的生命,是与爱人终身相守的美丽与温馨,还有自己热爱的艺术、美好的前程,以及他所热爱的充满梦幻和机遇的生活本身的变化无穷的魅力。他所热爱和向往的这些,全都无怨无悔地放弃了。但是自始至终有一样东西是他永不放弃的,那就是对罗斯的爱和鼓励,他点燃了罗斯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勇气、兴趣与信心。

罗斯的放弃与永不放弃:罗斯放弃了金钱,放弃了地位,放弃了高贵优雅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放弃了乘坐救生艇逃生的机会,义无反顾地留在了杰克的身边,预备与恋人生死相依。作出这种选择的罗斯几乎让卡尔觉得她不可理喻。那是因为她永不放弃的是对生活中自由与平等的追求、对人性中真诚与美善的追求、对个性中热情与豪迈的追求。所以她接受了杰克的爱的祝愿,决定好好地活下去,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怎样没希望,永远不会放弃。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电影剧本的特点。

2.注意文中男女主人公面对死亡表现了怎样的态度。

3.体会两人诀别时的对话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电影剧本的特点,学会分析一般电影剧本中人物的形象。

(三)情感目标

1.学习主人公面对死亡从容镇定,永不放弃的态度。

2.体会电影剧本的语言之美。

二、学法引导

这是一篇电影剧本的节选,可采用观看电影了解剧情,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请学生朗读,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从而提高欣赏水平。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文中男女主人公面对死亡表现了怎样的态度。

(二)难点

电影剧本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

(三)疑点

和其它的文体不同之处,电影剧本是怎样来塑造男女主人公的性格。

(四)解决方法

抓住关键语句,反复体会,同学展开讨论、交流,再结合全文剖析,解决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录放像机、电影《泰坦尼克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分角色读,深入钻研。

3.跳出课文,综合评价。

4.启迪思维,扩展创新。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同知识教学点。

(二)整体感知

结合自读提示,给学生介绍整个故事的概要和所表现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1.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导入  新课。

2.结合注释,了解文章的背景。

3.作者:卡梅伦(编剧兼导演)。

4.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哪几个场景,几件事?

第一个场景:海洋。

男主人公杰克与女主人公罗斯最后的诀别。

第二个场景:外景、许多救生艇、海洋。

官员洛准备去营救遇难者。

第三个场景:海洋、14号救生艇。

官员络和水手找寻能生还的乘客可一无所获。

第五六七个场景:外景、海洋。

罗斯与死亡作着生死搏斗,并以坚定的信念战胜死亡,被成功营救。

第八个场景:成像室/凯尔迪什号。

老年罗斯回忆往事。

5.课文节选的部分讲述了杰克和罗斯这对年轻恋人在沉船后的生离死别,在文中竭力渲染了这种感情。试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杰克和罗斯两人的对话,让同学仔细揣摩品味。

在这段对话中,杰克以美好的生的祝愿表达对罗斯的爱,罗斯以坚定的生的许诺接受了杰克的爱的祝愿。男女主人公对生的坚定执着感染了每一位观众,震撼着每一位观众的心。

如文中的这样一些语句:

杰克:你会摆脱困境的……你会活下去,你会生儿育女,看着他们长大成人,你会成为老太太后死在暖和的床上。不是这儿。不是今天晚上,明白我说的话吗?

杰克:你必须赏给我这个面子……答应我,你要活下去……你永远不会放弃……无论发

生什么事……无论怎样没希望……现在答应我,永远遵守诺言。

罗斯:我保证。我永远不放弃,杰克。我永远不放弃。

6.如果说塑造人物形象语言描写是重要手段,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对环境的刻画也是非

常成功的。找出这些环境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环境描写的语句:

(l)杰克和罗斯在眨眼的星星下飘浮。海水像玻璃,只有细微的起伏波动。

(2)从小艇的角度拍摄,手电筒的光照亮着漂浮的碎片,令人伤感的残骸余痕:一把小提琴,一个小孩玩的木头兵,一张带镜框的下等舱旅客的家庭合影,丹尼尔·马文的比奥格拉大摄影机。

(3)这些人已经死了,但都没有下沉,是冻死的。有些看样子可能是入睡了。其余的人用冻僵的眼睛望着星星。

(4)我们看见杰克和罗斯在黑水上飘泊。星星在大片水面上反光。这两个人似乎在星际空间飘荡……罗斯抬头凝视苍穹,星辰在她上面旋转。音乐富于穿透力,飘荡……正如长眠笼罩住罗斯。

这一些的环境描写了在杰克、罗斯身边令人恐怖海难的场景,但杰克却能凭着超乎常人生的勇气鼓励罗斯要永不放弃与环境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感到男主人公坚强的意志,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环境的描写为表现人物的性格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7.拓展性讨论: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震撼着二十世纪初人类心灵,为什么在这个世纪末的时代,这种震撼会重新成为流行风气呢?让学生结合课文结合影片来谈谈自己个人的看法。

教师可补充介绍:

这部电影所表达的是“自由”与“负责”的壮丽景观。就女主角罗斯而言,她和男主角的爱情被导演诠释成“心灵的解放和自由”,男主角死后,罗斯答应他要好好活下去,永不放弃任何求生机会。然后电影最后一幕一幕测览整个老罗斯珍藏的照片,我们看到她开飞机、两腿分开像男生一样骑马、演戏……这是一个贵族小姐在遇到平民的杰克后,所表现出的一种超脱释发。

在沉船的不同时间,导演强烈表达一个“负责、尽责”的社会。船员们认真执行“妇孺先上”的原则,面对死亡许多人放弃自己生还的条件让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们,当然其中也不乏自私、胆小、怕死、耍手段的各种人。

作品为我们所展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至高无上纯洁的爱情和面对死亡的条件下船上许多人“勇于负责”的感人的精神。

(四)总结、扩展

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了作者怎样通过电影剧本来展现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并为男女主人公忠贞的爱情和对死亡的“永不放弃”的信心所感染。

八、布置作业 

写一篇阅读《泰坦尼克号》课文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1452.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