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浮力教学实录|浮力教学实录

九年级物理教案 2016-03-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物理教案】

第五节
  【设计理念】
  1.从生活中浮力现象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2.在研究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方法探究,提倡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发现者”“创立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思考、讨论、实验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浮力方向
2.  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3.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4.  知道物体的浮沉知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
2.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能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  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教学方法 1.  透镜式教学
2.  边观察、边实验、边讨论的启发式教学
教具和媒体 皮球、铝块、弹簧秤、溢水杯、小筒、橡皮泥、砂石、饮料桶、水桶

【教学过程实录】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师:演示实验
  ①将一个皮球从空中自由释放。
  ②将一个皮球放在桌面上。
  根据我们学过知识,讨论在两次实验中,皮球运动状态为什么不同?
  生(学生分小组讨论,解释现象,组内交流。)
  师:(引导猜想)根据这两种现象大家猜想,将皮球按入水中,皮球将会怎样运动?为什么?(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生(讨论,大胆猜想,积极发言。)
  师:请同学们思考这种研究问题方法是哪种方法?
  生:类比法。
  二、进行新课
  师:我们把皮球浮在水面这类现象称为浮力现象,大家讨论一下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现象?
  生:(分小组讨论后,交流。)鸭子在水中游泳,轮船水上航行……
  师:针对浮力这种常见现象,你想知道哪些有关浮力知识呢?
  生(展开想象,分组交流、讨论,各抒已见,提出一系列问题。)
  1.浮力有方向吗?方向向哪儿?
  2.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才受浮力?水中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
  3.浮力大小等于什么?
  4.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在黑板一侧板书学生提的问题。)刚才这几位同学提得问题非常好!下面我们大家先讨论一下浮力有无方向,方向向哪?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分小组讨论交流,从不同角度阐述理由。)
  师:(板书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家知道皮球漂在水面上受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呢?讨论一下看如何用简单实验来说明这一个问题?
  生(分组讨论,利用学具实验探讨。)
  师(巡回指导,发现做实验好的学生典型。)
  生:(学生到讲台上演示实验)用弹簧秤测铝块在空气中重力,再将铝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铝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123
  师:(给学生点评鼓励)(板书一切浸入液体中物体都受浮力)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能否归纳得出测量浮力的方法?将答案写在纸上。
  生(思考后,将结论写在纸上。)
  师:(投影多名学生写的结论,评价、鼓励学生)(板书f浮=g-f)这种测浮力方法是采用物理学法中哪一种?
  生:等效转换法。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作货物,看一看,谁做的船载的货物多?
  (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生(积极参与造船,气氛热烈。)
  师(巡回指导,找到载货最多的船与载货最少的船。)
  生(学生拿着这两只小船在全班展示。)
  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大家根据这两只船在水中载货的多少不同,分组讨论交流,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呢?
  生(观察两只船的差异,分组讨论,大胆猜想,交流争论。)
  师:接下来做第二个实验,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的过程中,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
  生(分组做实验,观察、体会、讨论、猜想。)
  师:(让学生到讲台上做实验)将水桶中装满水,再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中,体会浮力大小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溢出水的多少)进一步猜想浮力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实验者面向全体同学谈体会,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组讨论、猜想、回答。)
  师:到底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实验是检验猜想是否正确的标准)以铝块为例,讨论如何探究铝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关系?
  生(讨论、交流实验方案,选取最好的方案。)
  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表格。)
  生(培养发散思维设计实验表格。)
师:(选取表格投影、点评,确定合适表格。)
 1 2 3
铝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铝块在水中的重力   
铝块在水中受的浮力   
排开水重力   

师:同学们自选器材、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得出结论。(投影)
课  题 
器  材 
猜  想 
实验步骤 
分析论证 
评  估 
合作与交流 

生(分组动手做实验,讨论交流,归纳结论。)师:(板书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根据这个结论我们可以看出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物体在气体中也受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对于气体也适合。
  生(投影练习,学生巩固知识)
  师:(投影)讨论题浸入液体中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但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物体要下沉,这是为什么?
  生(分组讨论、交流)
  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浮沉状况)
  (板书)
  当f浮>g时,物体上浮,最终结果是漂浮f浮=g
  当f浮=g时,物体悬浮;
  (当f浮<g时,物体下沉。)
  通过这节课学习,大家讨论归纳一下我们都可以用哪些方法测量浮力?
  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交流)
  师:现在,同学们来自学潜水艇、密度计、气球和飞艇知识,自学过程中不懂问题,可以查阅各种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123
  生(查阅资料,讨论自学)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投影)
  1.三国时期,曹操想测大象质量,大臣们手足无策,但年仅七岁曹冲却称出了大象的质量,假如你是曹冲,你会测吗?请说明测量方法与理由。
  2.利用量筒、水、橡皮泥,你能测出橡皮泥的密度吗?
  3.写出你在厨房做饭过程中,利用到浮力知识的场景。
  4.盐水选种是我国农民创造的选种方法。配制适当密度的盐水,利用浮力来区分好坏种子,请说明理由。生(分组讨论,交流答案。)
  师(引导学生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生(通过动手实验、学生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感到通过自己努力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体验成功喜悦。)
  四、评估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五、反馈检测(投影)
  六、归纳小结
  1.本节课采用物理学方法有:类比法、等效转换法。
  2.本节课采用学习程序:
  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评估──交流合作
  3.归纳测量浮力的多种方法。
  七、作业布置
  将弹簧秤改造成一个可以直接测浮力大小的装置。(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板书设计】

三、浮力
1.浮力方向:竖直方向
2.条件: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浮力
3.f浮=g-f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5.物体浮沉
当f浮>g时,上浮,最终结果是漂浮 f浮=g
当f浮=g时,物体悬浮
当f浮<g时,物体下沉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wulijiaoan/39227.html

  • sbs第一册_第一册质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浙江省内能活动吗]“内能”探究活动

    想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能力目标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情感目标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了内能是怎样使用的,并指出了利用内能来加热,列举实例说明了很多利用内能的例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电子书]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

    第十三章 热和能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学习难...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答案】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导学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物体的惯性。3、通过实验体会阻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科学。【导学重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理解。2、对惯性的理解。【导学难点】对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改变或不变的正确理解。【学法提示】思考“物体的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sbs第一册|第一册浮力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节(p141~p14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颈椎|第二节质量(1)

    第二节 质量(1)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学会正确使用天平4、学习天平的调节和使用。5、学会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6、学会利用天平进行一些特殊测量。二、学习内容:1.质量(1)物体与物质的区别环顾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如:楼房、桌椅...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中考物理机械能练习题集合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题包含17小题)1.(04青海)下列物体中: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b.被拉开的弹簧门;c.空中飞行的小鸟;d.在冰场上滑行的运动员;e.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f.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只具有动能的是...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_功和机械能

    [中考目标聚焦]课表解读考点盘点命题预测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功率的概念。 3 功、功率的计算。 4 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及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2、知道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实...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2018年广东物理中考题及答案】2018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运动和力

    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2) 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 (3) 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4)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5)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 [高中物理第一节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运动的描述(5)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5)从容说课机械运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了许多机械运动的例子,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通过分析思考...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