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功率教案]第三节功率

九年级物理教案 2016-03-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物理教案】

 第三节    功 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体会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 功率概念及相关计算
②难点: 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采用双主互动、小循环多反馈、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观察教材p111“想想议议”爷爷和孙女爬楼梯,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 做相同的功,怎样比较做功快慢?
2. 用相同的时间,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3. 爷爷和孙女爬相同的楼,谁做功快?

组织学生讨论,对比速度概念的建立,引出功率。

然后布置自学:让学生阅读教材与功率有关的内容,了解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其换算。

[推进新课]

一、功率

1.意义:功率是用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通常用字母“p”表示。
3.公式:p = w / t
    师强调:理解时应注意功率中包含了两个因素,即功和时间。所以要看清做功多的物体不一定做功快,做功时间长的物体不一定做功慢。做功必定要花一定的时间,但花了时间未必做了功。

4. 单位:瓦特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焦耳( j );时间的单位:秒( s );功率的单位:瓦特( w )
1瓦特=1焦/秒,
 功率的单位是瓦( w ),含义是:1秒钟做1焦耳的功,1瓦特=1焦/秒,
另1千瓦=1000瓦特,1kw=1000w
   阅读“小资料” ,了解一些运动物体的功率例如自行车的功率、汽车的功率等等。

[即学即练]    (多媒体展示)

1. 功率70 w 表示什么意思?
2. 一台机器,功率是1.5kw,它表示机器在1 s 内做了多少功?2 s 内做了多少功?
3. 使用机械做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b. 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时间少
c. 功率小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慢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1. 功率70 w 表示机械在1 s 内做了70 j 的功    2.  1.5×103 j 
 3×103  j   3. c

二、功率的计算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并强调解题的思路及注意的问题。

  例1:在20 m 深的矿井里,每分钟冒出地下水6 m3,问应至少选用功率多大的抽水机来抽水,才能使矿井里不会积水?
 已知:h = 20 m  t = 60 s  v = 6 m3  ρ水 = 1.0×103 kg/m3  g = 10 n/kg
    求:p
解:每分钟积水  g = mg =  ρ水v = 1.0×103 kg/m3×6 m3×10 n/kg
                  = 6 ×104  n                                        12
    每分钟应对水做功 w = gh = 6 × 104 n × 20 m  = 1.2 × 106  j

         抽水机功率p = w / t = 1.2 ×106 j / 60 s = 2 × 104  w
答:应选用功率至少为2 × 104  w的抽水机。

  例2:一辆汽车装满货物后重 4.9×104 n ,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5 min ,通过的路程是 4.5 km,这段时间内发动机的功率是 80 kw。
   求:( 1 ) 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 2 ) 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已知:g = 4.9 ×104 n  t = 300 s  s = 4500 m  p = 80000 w
     求:( 1 )  w = ?     ( 2 )  f = ?
     解:( 1 ) 5分钟汽车做功应为
           w = pt = 80000 w × 300 s  =  2.4  × 107  j
         ( 2 )  汽车行驶了4.5 km 做了2.4 × 107 j 的功,所以牵引力为
           f = w / s = 2.4× 107 j  /  4.5  ×103 m  = 5333.3 n
       因为汽车是匀速行驶的,所以在运动方向上受平衡力作用,即
           f  =  f  =5333.3 n
    答:( 1 )  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做了 2.4 ×107  j 的功
        ( 2 )  汽车受到的阻力是5333.3 n

[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1 、3 题

板书设计:
                          三 、功率
          一、功率
          1.意义:功率是用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通常用字母“ p”表示。
          3.公式:p = w / t
          4.单位:瓦特     符号为 w
                 1 w = 1 j / s     1 kw=1000 w
          二、功率的计算

设计点评:
    本节课的设计,重点突出两点:一是通过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到做功存在快慢的问题;二是用类比速度概念的方法得到功率的概念。在整节课的过程中,贯彻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问题的提出、讨论、总结得出结论,提倡学生的自主参与,采用老师引导和学生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穿插例题及练习,加以巩固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wulijiaoan/38836.html

  • sbs第一册_第一册质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浙江省内能活动吗]“内能”探究活动

    想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能力目标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情感目标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了内能是怎样使用的,并指出了利用内能来加热,列举实例说明了很多利用内能的例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电子书]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

    第十三章 热和能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学习难...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答案】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导学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物体的惯性。3、通过实验体会阻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科学。【导学重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理解。2、对惯性的理解。【导学难点】对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改变或不变的正确理解。【学法提示】思考“物体的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sbs第一册|第一册浮力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节(p141~p14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颈椎|第二节质量(1)

    第二节 质量(1)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学会正确使用天平4、学习天平的调节和使用。5、学会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6、学会利用天平进行一些特殊测量。二、学习内容:1.质量(1)物体与物质的区别环顾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如:楼房、桌椅...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中考物理机械能练习题集合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题包含17小题)1.(04青海)下列物体中: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b.被拉开的弹簧门;c.空中飞行的小鸟;d.在冰场上滑行的运动员;e.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f.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只具有动能的是...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_功和机械能

    [中考目标聚焦]课表解读考点盘点命题预测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功率的概念。 3 功、功率的计算。 4 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及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2、知道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实...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2018年广东物理中考题及答案】2018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运动和力

    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2) 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 (3) 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4)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5)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 [高中物理第一节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运动的描述(5)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5)从容说课机械运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了许多机械运动的例子,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通过分析思考...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