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教学设计|简介《浮力》的探究性学习

九年级物理教案 2016-03-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物理教案】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上海市为了了解《新课标》的实施情况,开展区级的评优课活动,其中在课堂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占参赛的主流。下面是位获奖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望能给老师和同学以启示。

1 案例片断一(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请看屏幕。

[学生]:观察。

[教师]:用夸张的动作,向水中投入泡沫塑料块、乒乓球、木块。

[教师]:同学们请考虑:

1.万吨巨轮,在水中为什么不会下沉?

2.放飞的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

3.泡沫塑料块、乒乓球、木块为什么能浮在水面呢?

[学生猜测回答]:它们受到浮力作用。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有浮力作用?你知道什么是浮力吗?

[学生]:不知道。

[教师]:既然你们不知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样的力是浮力?评析具有吸引力的真实情境的创设,能激起同学的疑惑、矛盾感、好奇心,形成探究的动机,使同学始终保持一种最佳的探究学习心理状态,为顺利进入探究问题的核心,奠定动力基础。

2 案例片段2(体验、感悟什么是浮力?)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将泡沫塑料块按压入中水,看看有什么感觉?

[学生]:(学生多次操作,并认真观察)

[教师]:请说说你的感觉和理由。

[学生]:乒乓球、木块、船能浮在水面上,也是因为它们浸在水里时都受到水的向上托的力。

[教师]:那么,你能试着说一说“什么是浮力吗”?

[学生]:物体浸在水里时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教师]:请同学们将石块、金属块、钩码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学生]:它们都沉底了。

[教师]:浮在液面的物体是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石块、金属块、钩码等一放入水中就下沉,它还受不受水的浮力呢?

[学生猜测回答]:(1)受到浮力作用;(2)不受浮力作用。

[教师]:你的猜测正确吗?下面请同学们自选器材,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设计实验来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的作用。

[学生活动]:(各桌、组进行实验)

[教师]:(请不同方式学生交流)请你讲讲你探究的结果。

[学生]:还是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教师]:请你讲讲你的做法和理由。

[学生]:重物挂在弹簧秤下,重物进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变小了。变小原因是受到水向上托的力,即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教师]:很好、请坐。下沉的物体浸在水中也受水的浮力。

[教师]:这些物体浸在其它液体中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

[学生]:将重物浸在酒精中,也是受到酒精的浮力作用。

[教师]:浮力方向怎样?为什么?

[学生]: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提示分析重物的受力情况)

[板书]: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教师]: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我们能测量浮力的大小吗?请同学们讨论方法。

[学生]:(讨论)

[学生交流]:(1)重物挂在弹簧秤下,物体在浸入水中之前,弹簧秤的示数f1;(2)重物进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f2。(3)减少的力的数目就是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

[学生]:所以,f浮=f1-f2。

[师生小结]:(cai展示)这告诉我们可以用弹簧秤间接地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板书]:用弹簧秤测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1-f2。

[学生]:真的是这样?请同学们试试测量出钩码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12

[学生操作]:(实验)评析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同学们提供了自主去探究、去感悟,充分留给学生探究思维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自我发展机会。可能有成功,也有失败的,但是为他们创造了一个体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能丰富他们的感知,以利在结果交流时能展示自己的成果。

3 案例片断3(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过渡]:物体浸在水中是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受到水有浮力作用呢?

[学生猜测回答]:是。

[教师]:真的是这样吗?请看下面实验。

[教师]:去掉瓶底,将瓶口向下,乒乓球先放入瓶口,再倒入水,请同学们猜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猜测回答]:乒乓球一定会上浮。

[教师]:真的是这样吗?请看下面实验。

[教师演示]:去掉瓶底,将瓶口向下,乒乓球先放入瓶口,再倒入水,“乒乓球在水中不能上浮”现象。

[学生]:(诧异、惊奇)

[教师]:请考虑此时乒乓球不能上浮原因出在哪里?

[学生讨论]:

[学生]:乒乓球下面没有水,上面有水压着乒乓球,所以不上浮。

[教师]:有水就能上浮吗?看看是不是这样。

[学生]:请学生前来用手盖住瓶子口,不让水流出,使乒乓球下面有水。乒乓球立即上浮。

[教师]:还有其它方法?

[学生]:(沉默片刻,有学生前来用手在下面用力向上顶乒乓,乒乓球立即上浮。)

[教师]:这是为什么?两种做法的效果一样能解释吗?

[学生讨论]:……

评析 创设能够引起强烈心理反差的真实惊奇情景,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去丰富感性认识;由于学生在探究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所以说感知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亲身感受,在学习中有一个体验、感悟、建构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让积极情感形成,为今后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思考《新的课标》的主要思想为:培养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基本的动手操作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应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本节的教学只是落实新的《课程标准》的赏试。要真正落实《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目标,还需要充分发掘课堂教学潜力,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同学提供探究性学习的机会

原载《物理教学探讨》2006.6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wulijiaoan/38712.html

  • sbs第一册_第一册质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浙江省内能活动吗]“内能”探究活动

    想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能力目标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情感目标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了内能是怎样使用的,并指出了利用内能来加热,列举实例说明了很多利用内能的例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电子书]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

    第十三章 热和能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学习难...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答案】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导学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物体的惯性。3、通过实验体会阻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科学。【导学重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理解。2、对惯性的理解。【导学难点】对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改变或不变的正确理解。【学法提示】思考“物体的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sbs第一册|第一册浮力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节(p141~p14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颈椎|第二节质量(1)

    第二节 质量(1)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学会正确使用天平4、学习天平的调节和使用。5、学会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6、学会利用天平进行一些特殊测量。二、学习内容:1.质量(1)物体与物质的区别环顾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如:楼房、桌椅...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中考物理机械能练习题集合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题包含17小题)1.(04青海)下列物体中: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b.被拉开的弹簧门;c.空中飞行的小鸟;d.在冰场上滑行的运动员;e.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f.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只具有动能的是...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_功和机械能

    [中考目标聚焦]课表解读考点盘点命题预测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功率的概念。 3 功、功率的计算。 4 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及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2、知道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实...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2018年广东物理中考题及答案】2018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运动和力

    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2) 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 (3) 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4)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5)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 [高中物理第一节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运动的描述(5)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5)从容说课机械运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了许多机械运动的例子,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通过分析思考...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