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教学实录|“机械效率”教学实录

九年级物理教案 2016-03-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物理教案】

【设计理念】

  1.本节课首先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在此基础上理解机械效率,并通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加深机械效率的认识。

  2。通过对机械效率的学习,让学生对效率问题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有个初步的概念,使学生把物理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具有于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  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过程与方法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教学重点1.  理解机构效率2.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教具和媒体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棉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实录】

  一、引入新课

  师: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一单元二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二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

  生:小组讨论后自由回答

  (把沙子装入桶中,用动滑轮把沙子拉到楼上;在地面与楼面之间搭上木板,将沙子装入袋子沿着木板推到楼上……)

  二、进行新课

  师: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媒体显示)。

  生:观察思考。

  师: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

  生:对沙子做的功。

  师:(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生:提桶所做的功,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

  师:(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师:(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用斜面推沙子(媒体显示),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各是多少?

  生:(计算回答)

  师: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媒体显示),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生: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

  师: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

  生:

  师: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生:计算回答。

  师:观察计算结果,对“机械效率”,你能发现什么?

  生:讨论回答。(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媒体显示)。

12

  生:观察思考。

  师: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出问题。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师: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

  生:做出猜想。

  (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在斜面的长、高一定时,斜面越光滑,机械效率越大。)

  师:请同学们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每一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

  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进行实验。

  生: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师: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小组回答。

  师:回想实验的过程,影响实验的误差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

  三、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思考回答。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四、动动脑

  师: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生:讨论回答。

  五、布置作业

  设计实验,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板书设计

  四.机械效率

  1.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额外功: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公式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3.探究:斜面的

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评估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wulijiaoan/38708.html

  • sbs第一册_第一册质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浙江省内能活动吗]“内能”探究活动

    想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能力目标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情感目标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了内能是怎样使用的,并指出了利用内能来加热,列举实例说明了很多利用内能的例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电子书]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

    第十三章 热和能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学习难...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答案】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导学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物体的惯性。3、通过实验体会阻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科学。【导学重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理解。2、对惯性的理解。【导学难点】对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改变或不变的正确理解。【学法提示】思考“物体的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sbs第一册|第一册浮力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节(p141~p14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颈椎|第二节质量(1)

    第二节 质量(1)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学会正确使用天平4、学习天平的调节和使用。5、学会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6、学会利用天平进行一些特殊测量。二、学习内容:1.质量(1)物体与物质的区别环顾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如:楼房、桌椅...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中考物理机械能练习题集合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题包含17小题)1.(04青海)下列物体中: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b.被拉开的弹簧门;c.空中飞行的小鸟;d.在冰场上滑行的运动员;e.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f.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只具有动能的是...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_功和机械能

    [中考目标聚焦]课表解读考点盘点命题预测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功率的概念。 3 功、功率的计算。 4 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及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2、知道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实...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2018年广东物理中考题及答案】2018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运动和力

    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2) 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 (3) 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4)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5)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 [高中物理第一节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运动的描述(5)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5)从容说课机械运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了许多机械运动的例子,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通过分析思考...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