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_第六章第三节其他节肢动物 教学设计

九年级生物教案 2016-02-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识记沼虾、河蟹、园蛛、蜈蚣的形态结构特点。

(2)知道沼虾、河蟹的经济意义以及园蛛、蜈蚣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方面

通过比较沼虾和蟹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通过对四种动物的学习,使学生归纳出节肢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学习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树立如何合理地利用动物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自然界中节肢动物的多样性,增强保护有益动物,防除有害动物的观念。

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四种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及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是对代表动物的学习,最终归纳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几种代表动物在外部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别,它们却都属于节肢动物,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也缺少办法找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只有在学生明确它们各自的特点的同时,才能逐步找出它们共同的特点,进而归纳总结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具准备

蝗虫、沼虾、河蟹(雌、雄)、园蛛、蜈蚣的活体和挂图、实物投影。(除河蟹外,其他分别放在不同的培养皿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实物导入  设疑启动引出课题

观察沼虾、河蟹、园蛛、蜈蚣识记其形态结构的特点,

列表归纳比较

展示蝗虫、沼虾、园蛛、蜈蚣的挂图,归纳总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明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过程 说明:

(1)导言的设计。

表扬上节课学生制作的昆虫标本,不但种类全、而且质量好。请学生观察通过实物投影(投影仪)展示出来的沼虾、河蟹、园蛛、蜈蚣的活体标本(投影片)或挂图。问学生:这些动物也是昆虫吗?不是,这些是其他节肢动物。这样就把本章开头前几幅图移到此处来讲解,既节省了第一节的时间。又解决了本节课的导言。

(2)关于沼虾、河蟹、园蛛、蜈蚣的形态结构特点,根据蝗虫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教师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指导,边归纳。每个动物的各部分的形态结构特点,然后教师再比较每个动物各部分的结构的不同点。最后再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总结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特性到共性,再由共性来判断特性。同时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做学法指导,教会学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会学”比“学会”更有价值。

关于沼虾的教学,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往往感到和自己平时吃到的虾不一样,因为平时吃到的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对虾,而沼虾(青虾)是生活在淡水中的,这一点要向学生讲清楚。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沼虾的活体或标本或者用沼虾的挂图,在大屏幕上出示观察提纲:沼虾的身体分几部分?各部分有哪些结构特点?沼虾生活在水中,一般它应该用什么呼吸?怎样才能找到它的呼吸器官?雌沼虾的卵直接产在水里吗?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沼虾,回答以上问题,同时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指导,师生共同完成板书上的表格。 关于蟹的教学,用河蟹、海蟹都可以,城市和农村的学生都有感性认识,只用一只蟹在实物投影上演示即可,但应说明是河蟹还是海蟹。

关于园蛛的教学,可以指导学生在采集园蛛标本时,注意留心观察园蛛吐丝、结网和捕食昆虫的情况,并写出观察报告,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观察报告,不当之处,教师应给予纠正。通过汇报,教师问:蜘蛛都结网吗?蜘蛛很像昆虫,但它是昆虫吗?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活的园蛛,弄清园蛛的形态结构,师生归纳完成板书表格,重点讲解园蛛的纺绩器的结构,园蛛是怎样结网捕虫的?对农业生产有什么益处?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下列计算:有人统计每666.7平方米(即1亩)稻田内约有蜘蛛3万至8万只,如果按每个蜘蛛每天消灭5~8只农业害虫来计算,那么每666.7平方米稻田的蜘蛛每天大约能消灭多少只农业害虫?由此可见蜘蛛可以防治农业害虫,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这就是生物防治的意义。历史上确有其人——威灵顿将军,由于连打败仗躺在茅草屋内很沮丧,看到蜘蛛一次又一次的结网,从失败到成功,自己终于很受启发振作起来,打了一次大胜仗。也可以把这段小故事安排在讲解园蛛时作为导言。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蜘蛛比较感兴趣,有很多关于蜘蛛的趣闻,可以课后阅读。

关于蜈蚣的教学,教师出示蜈蚣的标本和观察提纲,师生整合,完成板书表格。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一下,每种动物的每一个部分有什么不同点,并用彩色粉笔画出不同点。把蝗虫、沼虾、园蛛、蜈蚣的活体在实物投影仪上同时展示出来(或者把四种代表动物的挂图展示出来),摸一摸标本,它们的身体表面有什么?看一看,它们的身体是否都分部?身体是否由体节构成的?足和触角是不是分节的?想一想;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完成板书。

最后让学生讨论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节肢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节肢动物是自然界中最大的动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了解节肢动物,合理地利用节肢动物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是我们学习本章内容的最终目的。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shengwujiaoan/38182.html

  • 第二节生态系统概述|第三章第二节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通过对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4.在对有关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认识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重点、难点分析 1.生态...

    发布于:2016-02-22

    详细阅读
  • [第一节细菌教学反思]第一章第一节细菌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从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营养方式、对自然界的意义、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讲述了有关细菌的基础知识。 在知识方面,细菌的形态、结构只涉及到显微结构;生理只包括分裂、腐生、寄生三个概念,教材还讲了物质循环、生物固氮这两个土壤微生物学的重要主题;在知识的价值方面描述了这些知识在生产...

    发布于:2016-02-22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上册生物植物的生长_初三生物上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知识点

    初三生物上册知识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今天我们给大家详细的介绍这样这方面的知识点。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基本结构:  双子叶植物:具有两片子叶植物(花生、白菜、向日葵、豌豆、芒果)  单子叶植物:只有一片子叶植物(小麦、水稻、甘蔗)  2 种子成分:⑴ 无机物:水、无机盐;⑵...

    发布于:2016-02-22

    详细阅读
  • 初中生物有关细胞结构的知识点|初中生物点击细胞结构的思维误区

    误区一:没有叶绿体或中央液泡的细胞是动物细胞①有叶绿体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的根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叶绿体。②有中央液泡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中央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也没有中央液泡。③有中心体的细胞可能是动物或低等植物的细胞,没有中心体...

    发布于:2016-02-22

    详细阅读
  • [放的第一章]第一章第二节放线菌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放线菌结构特点及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 :放线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及对自然界的重要作用。设计思想:学生对放线菌的了解并不是很多,本节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放线菌的主要特征,同时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放线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便加深对放线菌的认识。手段: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教...

    发布于:2016-02-22

    详细阅读
  • 【高一生物第一章第二节】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的变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了解遗传现象的基础上,了解生物变异的现象及其普遍性。2.通过对具体变异现象的分析,了解变异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变异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对遗传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的作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遗传与变异的相互关系进行辩证观点的教育。3.了解变异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实践意义。...

    发布于:2016-02-22

    详细阅读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教学建议

    本章的引言部分十分重要,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学中可以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两幅插图进行认真的观察,再由教师或学生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然后由学生回答引言中提出的两个问题,导出本章课题,并且引出第一节的内容。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可以结合挂图或模型,并且用列表(见本节知识结构)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

    发布于:2016-02-22

    详细阅读
  •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题精选】初中生物浅析探究实验的解题思路

    这几年的考试几乎每次都有探究题,对于这类题目。很多学生束手无策。还有的学生甚至索性不做,把它看成一个庞然大物,被吓倒了。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这几年的考试情况,我想谈一下自己的见解。答题方法:(1)实验题目包括三个方面:①研究对象;②研究现象③作用于对象的因素。如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发布于:2016-02-22

    详细阅读
  • 初中生物被子植物的一生|初中生物被子植物的起源

    被子植物是现代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植物类群,目前已知有300—400科,20—30万种,这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所有其他植物类群种数之和。被子植物的起源问题被达尔文称为“讨厌之迷”,已经被研究、争论了一个多世纪。与之有关的假说、理论层出不穷。近30年以来,相关的研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许多涉及被子植物起源的讨...

    发布于:2016-02-22

    详细阅读
  • 【高一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第二章第一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的基本观点,并通过对比对生命起源认识的不同观点,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生命观的教育,自觉抵制非科学的观点。 2.在了解动物、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基础上,归纳总结、初步认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3.了解人类进化的历程,认识人类的生物学地位。 4.在学习动物...

    发布于:2016-02-2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