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_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九年级历史教案 2016-02-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巴以冲突是整个中东和平进程的中心,民族争端靠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宽容才能真正挽回和平。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在交通、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国际社会在中东地区和平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探讨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量图片、史料,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中东地区的特点。

第一组同学介绍巴勒斯坦的地形、宗教、资源、民族等情况。

第二组同学介绍巴勒斯坦的形成,教师补充资料。

引导学生思考“中东局面为何错综复杂”。

组织学生探究“解决中东危机的渠道是什么”。

重点与难点

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后频仍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中东地区地形图、巴勒斯坦难民营图片、巴以冲突场面、相关人物的图片(如阿拉法特、拉宾等)。

学生准备:阅读教材。

搜集有关巴勒斯坦、以色列、中东战争问题的相关文字、图片等资料。

--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通过阅读地图知识,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

巴勒斯坦问题的形成是历史遗留问题。教师讲述时应让学生理清脉络,以便认清巴以争端长达百年的根源是什么。

关于巴勒斯坦分治问题,点明“分治”是受大国操纵造成的,有其存在的问题和领土、资源的不合理性,这是引发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直接原因。

本目主要介绍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之间发生的四次中东战争,发生时交战的双方、争夺目标以及发生的后果。

讲述每一次战争发生时,运用中东形势图,将战争进程标注在图上,以加深印象。通过讲述,让学生了解中东战火频仍和局势动荡的情况,从而体会到中东地区和平进程的艰难性。

四次中东战争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如“巴勒斯坦难民营”,“苦难中生活的孤儿”,“失去孩子的母亲的痛苦表情”……

二战结束后,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动荡的原因是各个历史时期列强从各自利益出发,长期角逐、介入,使这里的矛盾更加复杂。

讲述时强调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既有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结下的恶果,也有两个民族之间的宗教、文化差异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矛盾。这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问题。

录像中介绍了中东地区的民族、宗教及阿拉伯国家的风俗习惯。与前一个关于中东问题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前后呼应,使学生对中东地区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异有进一步的认识。

向同学们介绍几位长期以来为中东问题和平解决做出贡献的人物。

教师应补充介绍,激起学生对这些献身于世界和平的勇士的敬仰。

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关注时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说明靠武力解决不了民族争端。

同学们根据自己查找到的资料,介绍一下中东所处的地理位置(包括国家以及城市、海峡及运河)。

理清以下线索: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形成。一战后,巴勒斯坦由英国“委任统治”。19世纪,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

了解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国建立的抵制。

看《联合国大会关于阿以分治的决议划定的巴勒斯坦版图》。了解分治后阿拉伯国家的领土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的地区,所以阿拉伯人不能接受。犹太人的领土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处于沿海地带,土地肥沃,犹太人欣然接受。让学生明白巴以争端之初,摩擦仅仅是围绕土地、草场等生活习俗上的非政治性的问题。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123

阅读教材,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中东战争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主要争夺的目标是土地、运河的主权、水源等。

看地图。

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观看图片,体会战争给巴以双方人民带来的危害。

看录像《中东》。

要求学生看过后思考: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由哪些因素构成,并理清以下线索:

1.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

2.战略地位

3.石油资源之争

4.水资源之争

5.宗教之争

回答:中东地区有哪些民族?有哪些宗教信仰?阿拉伯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分析中东为石油而战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制软件:

1.阿拉法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高呼:

“用土地换和平。”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2.沙龙

(以色列领导人)

“用和平换和平。”

3.拉宾(以色列国总理)

“我梦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地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4.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和解(阿拉法特和拉宾手握在一起,巴以和平出现曙光)。

5.拉宾被刺杀情景。

6.巴以冲突的场面。

讨论:你认为世界各国之间出现的矛盾,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解决?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1.地理位置

“中东”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等国家。

2.巴勒斯坦问题的形成

巴勒斯坦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这一地区曾是古代犹太人的栖息之地。公元1世纪,在外族侵入和迫害下,犹太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7世纪,阿拉伯帝国占领巴勒斯坦,逐渐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一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区。19世纪,“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大规模兴起,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定居,从此形成了阿犹两族长达百年的土地争夺大战。

二战后,在英、美、苏等国的操纵下,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结束了英国在巴勒斯坦的统治,并撤出军队,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了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犹太国。

巴勒斯坦问题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成为当今世界上矛盾焦点之一。

巴以间争端从较小规模争斗演变成了流血冲突。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冤仇越积越深,巴以争端成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最为复杂的争端。由于以色列统治集团坚持其扩张政策,由于美、英、苏等大国出于不同利益在此进行的干涉,使得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终于酿成了四次中东战争的发生。

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一些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国的建立,对它发动攻击。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天战争):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

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丧失的土地而进攻以色列,美苏两国向双方提供武器。

中东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威胁了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导致中东地区长期成为东西方经济、政治及军事利益冲突焦点的原因。

1.地理位置

“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60%以上。123

近代,中东地区受到欧洲殖民者的重视,成为他们加强对东方殖民地控制最便捷的纽带,建立殖民帝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基地。二战后,大国在这里的争霸更是变本加厉。

2.宗教、历史、种族

中东地区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是伊斯兰教文化核心地带以及阿拉伯人聚居区,而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土地之争、宗教之争由来已久,愈演愈烈,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3.水资源之争

1948年,以色列在此建国,不断扩张领土,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家园。对水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

4.石油资源之争

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使中东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

三、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长期以来,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为中东问题的解决,进行了长期努力,20世纪90年代中东和平出现转机。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巴以冲突仍时有加剧,成为国际社会担忧和关注的焦点。

巴勒斯坦地区各国间的矛盾不能用武力解决,只有恢复安全与和平谈判才能得以解决。对话而不是对抗,以民族的宽容真正地挽回和平。

背景资料

中东问题的历史回顾

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约公元前19xx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据《圣经》记载,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马仪,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

三次流散。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王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太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到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三次大流散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

四次战争。1948年5月14日,英国宣布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犹太人根据分治决议当日即宣布成立以色列国。次日,即5月15日,阿拉伯国家对以宣战,约旦、伊拉克、埃及、叙利亚、黎巴嫩、沙特均派军队参战,战争持续到1949年7月,阿方失败,以色列占领了按“分治决议”划给阿方的5 000多平方公里土地,约70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这是第一次中东战争。1956年7月,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英、法资本收归国有。10月29日,英、法、以联合进攻埃及,在埃及人民的奋勇抵抗下,在包括苏、美在内的国际社会强烈反对下,入侵者于11月7日停火。此为第二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约旦、叙利亚发动突然袭击,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6万平方千米、约旦控制的约旦河西岸5 800平方千米和耶路撒冷及叙利亚的戈兰高地1 150平方千米,所占领土面积数倍于以色列本土面积。战争于6月11日结束,故又称“六天战争”。这次战争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著名的第242号决议,要求以方撤出其在这次战争中占领的土地。此为第三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6日,为了收复失地并重振阿拉伯军队的士气,埃、叙军队同时向以色列突然发起进攻,埃及收回了纵深约10~15千米的西奈半岛土地,叙则收复了大部分戈兰高地。以军于10日展开反击后,不但收回了失去的戈兰高地,又占领了叙方770平方千米的土地;并越过苏伊士运河,包围了埃及的苏伊士城,切断了埃军前后方联系。后双方达成了停火协议。这是中东的第四次战争,史称“十月战争”,因发生于伊斯兰教的斋月和犹太教的赎罪日,故又称“斋月战争”或“赎罪日战争”。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lishijiaoan/38056.html

  • 【历史七下复习提纲】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慕尼黑阴谋,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之后,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又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当时英国和法国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说课|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要使学生认识:通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列表、制作示意图,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第14课冷战的缘起_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点击::第一范文1 第一范文2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邢成以及美苏争霸。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务以及全面正确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也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辛亥革命学案(课前)_辛亥革命学案

    xx学年历史学案8 《 第8课 辛亥革命》 姓名: 班级 : 学号: 【课程标准】1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2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精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自主学习】一、知识提纲一、背景:...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上册历史活动课|九年级上册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活动内容围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主题,收集、整理相关的历史、地理资料,举行一次追访历史新闻活动。活动目标1.体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相关历史、地理材料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整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能够与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创造性地再现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和...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中国近代史综合复习提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工业化的起步1、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到1957年,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建成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无缝钢管厂。3、《...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历史七下复习提纲_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血醒的资本积累1、黑奴贸易:在美洲,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土地种植甘蔗、棉花和烟草等作物,需要大量劳动力。由于当地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奴役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于是殖民者从非洲大量购买黑人,当作奴隶使用。欧洲一些人看到黑奴贸易有利可图,纷纷加入罪恶的黑奴贸易行列。2、在贩卖黑奴的...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_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2

    板书:(以上条目)主题活动: 马可波罗东游寻踪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马可波罗东游的活动,具体了解古代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友好交往的史实,进一步巩固所学有关马可波罗东游的历史知识,树立交流与融合是世界文明发展主旋律的意识。 2.掌握当时西方人获取、认识和了解中国信息的重要途径,理解中国走向...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解放天性课|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导学案

    第10课 解放者的风采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三角贸易的背景,知道三角贸易的路线与贸易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2 掌握玻利瓦尔在拉美独立运动中的主要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和争取独立、自由的精神。二、 本课重、难点: 1.重点:...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发展_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课 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课程目标】 知识和能力: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的必然趋势,引导学生树立对外开放意识。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印巴分治、巴勒斯坦...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