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讲组成还是构成_第10讲《物质的构成》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2016-01-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化学教案】

第10讲 物质的构成 考点内容 年份 题型 题号 分值 考查方式 1 分子的性质及应用 XX 选择题 9 2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用分子性质解释相关现象 XX 选择题 9 2 结合教材实验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分子的不断运动 XX 选择题 11 2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 2 原子构成、性质及应用 XX 选择题 2 2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原子数目的表示方法 3 核外电子排布、离子 XX 选择题 4 0.5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3个铁离子的表示方法 XX 选择题 6(c) 0.5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查有关离子的分析推理 选择题 6(d) 0.5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本讲内容我省在考查时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占试卷分值约为3分,预计在XX年我省中考会继续以考查分子的性质与应用,原子、离子等知识为重点。  分子和原子 分子 原子 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 相同 点 ①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____; ②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____; ③分子、原子之间都有____; ④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____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____再分 联系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是由____构成的  原子的构成、性质及应用 1.原子是可以再分的,但由于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在________中不可以再分。 2.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________(带正电)、________(不带电)、________(带负电)。(注意特例:一般的氢原子无________)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____________,电性________,因此整个原子________。 3.在原子中:________数=________数=________数,但是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原子核很小,相对于原子核来说核外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这是因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质量几乎相等,而一个电子的质量只相当于一个质子质量的1/1 836。 6.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________(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__________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如果用算式表示,可以表示为: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则发现: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数+________数。  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通常用________表明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________层,最多的有________层,最外层电子最多不超过________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 2.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性质 金属元素 ____个 原子易____电子 非金属元素 ____个 原子易____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 ____个(氦2个) 不易得、失电子,稳定 结论 ____________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离子 1.带电的____________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________,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________。 2.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温馨提示】①在原子中: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②在离子中: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原子和离子的关系 粒子结构 电性 粒子 名称 符号 结构示意图 原子 核电荷数_____核外电子数 电中性 氖原子 _____ 离 子 阳 离 子 核电荷数_____核外电子数 带正电 钠离子 _____ 阴 离 子 核电荷数_____核外电子数 带负电 氯离子 _____ 原子 与离 子的 联系 相互转化:   4.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相 同 点 ①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②都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论个数; ③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且质量、体积都很小; ④都在不停地运动,粒子间都有一定间隔; ⑤同种粒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的性质不同 相 异 点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②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也可构成分子; ③分子、原子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 ④原子和离子可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 转 化 关 系 原子                     命题点1 分子的性质及应用  (XX·河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b.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 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d.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思路点拨:水结成冰,是分子间间隔改变,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本题考查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需要认识微粒的主要性质(以分子为例):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间有作用力。另外,要熟记一些微粒典型的宏观表现的例子,以便于区分它们。                    1.(XX·河北)如图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  )      a.闻到气味   b.气体混合      c.刻出划痕   d.品红溶解 2.(XX·河北)登山时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  )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少 c.间隔变小 d.体积减小 3.(XX·石家庄一模)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液氧是淡蓝色的——氧气分子是淡蓝色的 b.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构成物质的分子可以再分 c.水结冰后不能流动——水分子在0 ℃以下将不再运动 d.5 ml水与5 ml食醋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 命题点2 原子的构成、性质及应用  (XX·北京)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 b.26 c.30 d.56 思路点拨: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弄清原子中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4.(XX·台州)如图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为电子,内圈为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模型表示一种碳原子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 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2个电子上 d.该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5.(XX·荆州)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中子 b.质子c.电子 d.质子和中子 6.(XX·杭州)考古学上常用碳-14原子测定文物年代,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中子数不同,它们的原子质量之比是________。 命题点3 核外电子排布、离子  (XX·成都)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na和na+,其中相同的是(  ) a.电子数     b.质子数c.电子层数 d.所带电荷数 思路点拨: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每一部分所表示的含义进行解答,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                    7.(XX·苏州)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铜 b.二氧化碳c.金刚石 d.氯化钠 8.(XX·菏泽)下列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微粒①易得到电子 b.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c.微粒③易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 d.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9.(XX·菏泽)有a、b、c、d四种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如下: (1)d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d元素与上图中________(填字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元素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 (2)a、b、c三种元素能形成一种化合物,其水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3)a、b两种元素的原子以1∶1的比例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写化学式),其中b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 第10讲 物质的构成                     一、选择题 1.(XX·襄阳)“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  )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XX·云南)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3.(XX·绵阳)下列各种粒子,不带电的是(  )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4.(XX·汕尾)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水 b.铝 c.金刚石 d.氯化钠 5.(XX·温州)最近某科研小组证实了117号元素的存在,其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7个质子和176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59 b.117 c.176 d.293 6.(XX·石家庄二模)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做饭时炊烟袅袅,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b.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没有间隙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d.房间里喷洒香水后满屋飘香,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7.(XX·荆州)下面所列各项中,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的核电荷数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8. (XX·阜新)某离子核内所含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该粒子一定是(  ) a.原子 b.分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9.(XX·广州)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0.(XX·石家庄市内四区毕业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d.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二、填空及简答题 11.(XX·株洲)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x =______;a粒子的化学式是 ______。 (2)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粒子的名称是________。 (3)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离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12.(XX·重庆a卷)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填字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3.(XX·荆州)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中n≠0),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的最大值为________。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其对应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由+6价的该元素形成的常见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若m-n=10,则该粒子对应的常见金属元素有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14.(XX·绥化)把握微观世界,了解构成物质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1)反应物中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通过该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第10讲 物质的构成考点解读考点1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很小 运动 间隔 可以 不能 原子考点2 1.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3.核电荷 质子 核外电子 不一定 5.原子核 质子 中子 6.碳原子 原子的质量 原子实际质量/碳-12原子质量的1/12 质子 中子考点3 1.(1)电子层 (2)1 7 8 2.(1)质子数 电子层 原子核 该电子层的电子数 (2)<4 失 ≥4 得 8 最外层电子数考点4 1.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 阴离子 2.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个镁离子 3.= ne > na+ < cl各个击破例1 a 例2 b 例3 b 例4 题组训练 1.c 2.c 3.d 4.d 5.b 6.7∶6 7.d 8.b 9.(1)硫 b s- (2)> (3)h -1整合集训 2.a 3.c 4.a 5.b 6.d 7.d 8.c 9.d 10.c(1)2 s- (2)铝原子 (3)ad(1)氯化钠(或nacl) (2)失去 (3)d(1)8 (2)s- h (3)na、mg、al(1)o2 4nh+3o2n2+6h 置换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或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氨气和氧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产氮气和水)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huaxuejiaoan/37230.html

  • 燃烧狂少第一节|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的:掌握燃烧,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及燃烧的条件。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的发现教学难点:将燃烧现象与人类生活相联系,谈如何利用有利的,防止发生不利的燃烧。仪器:蒸发皿两只,铁架台(带铁圈),火柴,烧杯,铜片,蜡烛,制氧气装置。药品:酒精、红磷、白磷、石灰石、水。教学过程:复习:比较mg、c、s、p、...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爱护水资源说课稿_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过程和方法:通过调查研究、编写环境时报、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2.学习用...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酸和碱反应生成什么】《酸和碱》知识点归纳

    《酸和碱》知识点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_第五章金属与矿物(沪教)

    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重点难点:重点:1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铁的两种合金。3 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护。4 石灰石的存在和检验;5 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1 铁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启发—研究教学模式在《溶解度》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研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教学形式,它的理论为教学提供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这样一种有序发展的进程,不仅使化学学科知识得到系统完整的传授,也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笔者在启发—研究教学模式理论的指导下,在长...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燃烧与灭火优质课教学设计_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教案 本文作者:news 发表时间:XX-10-21 作者单位:school 联系方式:hdzhang1015@diyifanwen com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共同度过这珍贵的45分钟,我相信我们是最精彩的,最优秀的,相信吗?那么就通过这45分钟来展示我们的魅力吧!我为大家准备了三张图片请看...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课题1 空气命题落点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考查从混合气体中除取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2.对空气组成成分的考查。3.通过某地空气质量日报,考查该地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分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防治措施。4.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考查。课题2 氧气命题落点1 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矿物与冶炼_九年级《金属与矿物》期末复习提纲

    (铁)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2、铁生锈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 10。3、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⑴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⑵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学会人体吸入、呼出空气的有关实验操作 3、通过对实验...

    发布于:2016-02-03

    详细阅读
  • 2019年中考化学及答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优先反应原理的应用

    初中化学中学习了金属与盐的反应性质原理:(1)金属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2)盐必须可溶;还学习了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但在中考中,有很多此类题目超出了此范围,加大了难度。若利用高中的优先反应原理去解,则可简化解题。下面就“金属与盐的优先置换原理”与“酸与碱的优先中和原理”分别说...

    发布于:2016-02-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