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小城第二课时课堂实录|《阿Q正传》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教学实录 2015-11-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教学实录】

上课。
   师:先提一个问题。上学期我们学了《祝福》这一课,主人公祥林嫂,究竟姓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甲:姓卫。
   师:为什么?
   生甲:因为她是卫老婆子介绍到鲁四老爷家来的,而卫老婆子的娘家是卫家山,和她家是邻居,所以祥林嫂该姓卫。课本上也是这么说的。
   师:很好,看书看得很仔细。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乙:我认为她姓祥,不然怎么叫她祥林嫂?
   师:她是生来就姓祥,还是出嫁后改姓祥,和丈夫一个姓?
   生乙:不知道。
   师:我想,鲁迅先生在这里很可能是搞错了。卫老婆子从卫家山嫁到鲁镇来,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她该从丈夫一个姓才行。当然,丈夫也有可能姓卫,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况且,在封建社会,同姓的男女一般是不能结亲的。(表兄妹却可以,因为他们不同姓。)
   生乙:也就是卫老婆子不该叫“卫老婆子”,而应该叫“鲁老婆子”或别的什么?
   师:对,反应灵敏。你的说法有道理,祥林嫂该姓祥才对。
   生甲:但祥林嫂生来又姓什么,该不会也姓祥吧?
   升乙:当然不会姓祥,刚才老师刚才说了,同姓的男女一般是不能结亲的。
   生甲:那又姓什么?我认为还是应该姓卫。
   师:姓卫肯定不对,因为卫家山是她的婆家而不是娘家。我猜她应该姓林。
   生(一起):为什么?
   生丙:我知道老师的意思。香港有个陈方安生,女士,陈是她丈夫的姓,她本人姓方。
   师:很好!很会联想。的确,陈方安生是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个名字,但听着却象是日本名字。
   生丙:陈方是姓,安生是名,加起来就是四个字。但中国古时候的妇女是没有名字的,所以人们只叫“祥林嫂”而不叫“祥林安生”了。
   生丁:可是林黛玉不是有名有姓吗,还有王熙凤,薛宝钗.....王熙凤出嫁了不是还叫“王熙凤”吗?该改叫“贾西凤”才行啊。
   师:林黛玉薛宝钗她们都是四大家族的成员,是上流社会的女性,所以精贵些,分别有了自己的名字。其实只有名而无字,在《林黛玉进贾府》里,贾宝玉要给林黛玉取一个字,叫什么?
   生丁:颦颦。
   师:对,记忆力真好。这个细节表明贾宝玉很顽皮,但更表明贾宝玉思想上尊重女性,认为男性有的权利女性也应该有,哪怕是姓名后面的“字”。
   生丙:可实际情况是男尊女卑,林黛玉她们算幸运的,而绝大多数妇女都没有名字。张氏,王氏,就是她们的名字,翻开四大名著,都是这样。
   师:有一个相声,不知大家听过没有。旧社会有个姓马的女人嫁给了姓牛的,辛劳一生,死后墓碑上刻着她的名字——“牛马氏”。“牛马氏”三个字几乎可以说明一切。
   生戊:所以您认为祥林嫂应该姓林。可是她第二次到鲁镇来,鲁镇上的人还是喊她祥林嫂啊,她已经改嫁给贺老六了,该叫“贺林嫂”才对呀?
   师:鲁镇上的人对她的第二次婚姻认同还是不认同?
   生戊:不认同。
   师:对啊。如果认同,大家对她的态度就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就没有柳妈讲的那个可怕的故事了。所以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生己:老师,我觉得您的话题扯远了,我们是在上《阿Q正传》呢。
   师:对不起,是扯远了点。阿Q为什么没有名字,哪位同学能回答?
   生己:因为阿Q孤身一人,没有父母亲戚,搞不清楚他的名字。大家都喊他阿Quei,但又不知道是哪个Quei字,于是鲁迅先生就用一个Q代替了。
   生庚:我觉得“Q”用得不对。因为“桂”或“贵”的声母为“G”,阿Q应该叫阿G才对!
   师:很好,敢于怀疑权威,而且很有道理,向你学习!我想,可能是方言造成的吧,江浙一带,“桂”或“贵”的声母读成“Q”。况且,“Q”还具有象形意味呢,像什么?
   生己:一个人的脑袋,后面拖着根小辫子。
   师:对!象征着大清国的子民,“东亚病夫”的形象。而这正是鲁迅要批判的,阿Q就是其中的典型。
   生甲:老师,未庄的人为什么不姓“未”呢?
   师:是啊,卫家山的卫老婆子姓“卫”,未庄的人为什么不姓“未”呢?哪位同学能回答?
   生庚:未庄很大,有姓赵的,还有姓钱的,还有王胡姓王,吴妈姓吴,所以.....
   师:在阿Q所处的年代,江浙一带的农业经济较发达,农村相对于落后地区(特别是山区)较开放,所以一个村庄共一个姓的现象不多见。但未庄还是以姓赵和姓钱的居多,赵太爷和钱太爷是未庄的实际统治者,两家之间也是明争暗斗的。
   生丁:那地保是什么人,是干什么的?
   师:地保是封建政权的基层干部,相当于现在的村长。
   生丁:地保的官大还是赵太爷的官大?怎么地保老是听赵太爷差遣呢?
   师:赵太爷是族长。在封建社会的农村,族长的权力很大,几乎一手遮天。建议你课后读一读陕西作家陈中实的《白鹿原》,里面完整而又真实反映了中国的宗族文化。
   生丁:赵太爷的权力的确够大,一个嘴巴就把阿Q的姓打掉了。
   师: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卑微,一般没有名字,只有姓氏。男人则姓名字齐全,有的还有号。譬如苏东坡,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弟弟叫苏辙,有谁知道兄弟俩名字的来历?
   生申:我知道,来自《曹刿论战》,“登轼而望之,见其辙”。
   师:聪明!谢谢。名和字也是有联系的,苏轼字子瞻,瞻不就是“望之”吗?还有韩愈,字退之;愈是“前进”的意思,与“退之”刚好相反,大家说有不有趣?鲁迅,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其实他最初的字是“豫山”,因为江浙方言里“豫山”读起来像“雨伞”,于是鲁迅小时候有一个绰号叫“雨伞”,长大后鲁迅就把“豫山”改成“豫才”了。
   生申:古人的名字也可以随便改吗?
   师:古人字可以改,号可以改,但是姓和名决不能乱改。姓代表的是宗族血统,是身世身份;名是父母郑重给取的,代表的是父母之命。有一句俗语叫“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乡间的男人和他人赌咒时常说:“如果...我就不姓*!”拿自己的姓当赌注,这是最高的赌注了。阿Q因为从小没有父母,地位又卑微,所以搞不清楚他的名字,他自己也“渺茫”。他原本姓赵,可是赵太爷用暴力剥夺了他姓赵的权利,阿Q在未庄也就彻底成了孤魂野鬼。吴妈有姓,而阿Q没姓,阿Q又如何配得上吴妈?阿Q此后的悲惨命运,也就成了必然的了。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aoxueshilu/35510.html

  • 方仁工|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三)

    ◆上海/何俊萍整理辩证统一...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生命]《生命,生命》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_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 打开电脑,我选中了...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执教:洛城中学 赵磊 点评:山东省寿光市教研室刘湘玉、首都师大文学院刘占泉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很多的文言文,下面,我说一段文字,请想一想:以前在哪一篇文章中见到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第一课时]《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入 :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根钓鱼杆,同学们钓过鱼吗?(大声说:钓过。)能告诉老师钓鱼有哪些技巧吗? 生1:钓鱼要有耐心。 生2:钓鱼要把握好时机。 生3:钓鱼要选择合适的鱼饵。 师:老师没大家这么有经验,但老师知道一句话“钓钩上悬挂的必然是鱼吃的饵”。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陋室铭》课堂实录观后感]《陋室铭》课堂实录

    泰兴市常周中学 教学目标 :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斑羚飞渡》教学实录

    师:在上课之初,老师想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点击鼠标,flash显示画面,音乐响起。)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背过很多诗词,现在请大家回忆,在我们背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描写月亮或月光的? 生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是谁的诗? 生众:李白的《静夜思》。 生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愁眠” 师:这又是谁的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_第一次真好教学实录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师生相互问好。按常规学生站着大声读今日名言(名言由学生自己写,可以是自己的话,也可以是名人的话,因为本班学生普遍说话声音很小,故学魏书生此法,发现还真有用)。然后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从学生人生的第一次导入 新课,由于没有预习,学生先自读课文,解决三个字词:姊 低回 具体而微,...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成长的烦恼综合性活动]《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

    成长的烦恼师激趣导入 :聪明的同学们一下就会明白,下节体育课我要兑现诺言,带大家去爬山。谁想去请举手。学生们纷纷举手师:不过我有一个条件:我只带我的知心朋友上山去倾诉一下我的心事,我的心事太多了,唉!少年不识愁滋味,你们多好呀,整天无忧无虑的。怎么,我说的不对吗?难道你们也有烦恼吗?生齐:有师:哦...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