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学实录 李仁甫_《劝学》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 2015-11-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教学实录】


                            《劝学》教学实录
                                  孙彩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步骤与方法:
  1.看“预习提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
  2.教师出示应掌握的实词和虚词,让学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明白。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答。
  3.同位(桌)轮流口译课文。翻译不准确的,对方应指出来加以纠正或共同讨论;二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决。
  4.教师提问几个重、难点的语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5.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上课)
  师:同学们,荀况特别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就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请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
  (板书:学不可以已)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一自然段。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君子博不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请问本段论述了什么内容?(学生举手)××同学回答。
  生(1):论述了学习的意义。
  师:运用什么方法论述的?
  生(1):比喻。
  师:很好。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者以青青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板书:青青于蓝,冰寒水)××同学,请你回答。
  生(2):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2):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板书:直木为轮)(学生举手)××同学。
  生(3):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具体些?(学生举手)××同学。
  生(4):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而且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人若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集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请××同学背诵第二自然段。
  生(5):“吾尝终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
  师:很好。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同学回答。
  生(6):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第2、3句为第二层,第4句为第三层。
  师:对。第一层阐明什么内容?××同学。
  生(7):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师:对。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同学。
  生(8):分总关系。
  师:对。第二层是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第三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联系前文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生:(部分)学习。
  师:对。由此看来,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生:(集体)比喻。
  师:用哪几个比喻?××同学。
  生(9):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三段,“积土成山”,开始。
  生:“积土成山……用心躁也。”
  师: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学生举手)××同学回答。
  生(10):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同学。
  生(11):比喻。
  师: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
  生(11):对比关系。
  师:对。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什么好处?××同学,你说说。
  生(12):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师:很好。请同学们拿出纸来,按要求作练习。要求: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学生动笔写,5分钟)。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谁说?(学生举手)××同学。
  生(13):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就会枯竭。
  师:比喻贴切吗?(学生答:“贴切。”)××同学,你怎样写的。
  生(14):空虚的头脑若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使它能恢复生气。
  师:很好。××同学,你说一个。
  生(15):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的远征。
  师:好。××同学。
  生(16):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师:他从反面设喻,也很好。××同学。
  生(17):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东摇西晃,虚度年华。
  师:请同学们推敲一下是否贴切。××同学,说说你的意见。
  生(18):不贴切。“断线的风筝,东摇西晃”主要是说无明确的飞行方向,与“没有知识”无相似之处。
  师:若将本体改动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句,请你改一下。
  生(19):将“知识”改为“志向”。
  师:对。改为“志向”“目标”“理想”等,就是个很生动贴切的比喻。好的比喻必须符合合理、生动、新颖的要求。
  师:再请同学们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学生写,6分钟)
  师:我看同学们基本上作完了,下面分成几个小组交流一下,写得好的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下。(6人一组,交流7分钟)
  师:哪些同学写得不错,请组长推荐一下(第二组组长举手说:××同学),请××同学读读。
  生(20):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朗自大。
  师:好。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还有好的吗?(第五组组长站起来说:××同学请××同学读一下。
  生(21):勤奋的人,像一颗明珠,无时不刻不放出光芒;而懒惰的人,像生了锈的铁,毫无用处。
  师:不错。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还有组长举手)(下课铃响)还有好的句子,请课代表收集起来,贴在学习专栏里。今天的作业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论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适当运用比喻论证法。下课。 
  
 

 

[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aoxueshilu/35500.html

  • 方仁工|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三)

    ◆上海/何俊萍整理辩证统一...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生命]《生命,生命》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_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 打开电脑,我选中了...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执教:洛城中学 赵磊 点评:山东省寿光市教研室刘湘玉、首都师大文学院刘占泉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很多的文言文,下面,我说一段文字,请想一想:以前在哪一篇文章中见到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第一课时]《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入 :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根钓鱼杆,同学们钓过鱼吗?(大声说:钓过。)能告诉老师钓鱼有哪些技巧吗? 生1:钓鱼要有耐心。 生2:钓鱼要把握好时机。 生3:钓鱼要选择合适的鱼饵。 师:老师没大家这么有经验,但老师知道一句话“钓钩上悬挂的必然是鱼吃的饵”。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陋室铭》课堂实录观后感]《陋室铭》课堂实录

    泰兴市常周中学 教学目标 :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斑羚飞渡》教学实录

    师:在上课之初,老师想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点击鼠标,flash显示画面,音乐响起。)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背过很多诗词,现在请大家回忆,在我们背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描写月亮或月光的? 生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是谁的诗? 生众:李白的《静夜思》。 生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愁眠” 师:这又是谁的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_第一次真好教学实录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师生相互问好。按常规学生站着大声读今日名言(名言由学生自己写,可以是自己的话,也可以是名人的话,因为本班学生普遍说话声音很小,故学魏书生此法,发现还真有用)。然后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从学生人生的第一次导入 新课,由于没有预习,学生先自读课文,解决三个字词:姊 低回 具体而微,...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成长的烦恼综合性活动]《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

    成长的烦恼师激趣导入 :聪明的同学们一下就会明白,下节体育课我要兑现诺言,带大家去爬山。谁想去请举手。学生们纷纷举手师:不过我有一个条件:我只带我的知心朋友上山去倾诉一下我的心事,我的心事太多了,唉!少年不识愁滋味,你们多好呀,整天无忧无虑的。怎么,我说的不对吗?难道你们也有烦恼吗?生齐:有师:哦...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