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框架结构图|破课本框架 实施跨单元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2015-07-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

xx年9月,江苏省正式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全面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口号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但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而言,由于受软、硬件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学生的水平差异比较明显,因而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制定时,考虑了高中学生的不同起点水平,留下了一定的弹性空间,以利于各地在“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同时鼓励信息技术老师在具体教学及其评价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苏州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软、硬件建设起步较早,小学、初中都已全面开设相应课程。通过对所教高一学生的口头调查,他们已经较熟练地掌握了操作系统使用、因特网信息获取、文字处理等相关知识、技能。针对这一现状,我开始尝试对所用教材中模块化的内容从纵向加以重组,把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育科学出版社)中第二章“信息获取”与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的主要内容、及其他章节部分知识点结合起来,采用webquest方式进行跨单元统一教学。

教学分析及设计思路

一、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在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已掌握了部分网络应用知识与操作;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能够自主独立完成较高要求的学习任务;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有能力对一些社会现象加以分析判断。

结合任务驱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与自学辅导的教学活动方式,更适于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更能以内隐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

二、教学需求分析

利用现代信息交流工具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首先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在学习、探索、制作过程中以各种方式相互协作、交流,培养学生信息交流能力与互相协作能力。

其次确定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与自身较相关的主题,学生自主地根据主题从因特网、报刊杂志上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素材,通过自我选择及组内成员共同的分析加以重组,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与判断分析能力。

最后选择自己小组的网站制作、发布工具,通过自学与教师适时的指导,制作完成一个较成功的网站并加以发布,培养学生信息集成能力与发布交流能力。

三、教学(目标—内容)分析表

知识

技能

1.理解信息获取、加工、集成与交流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

2.能有技巧地使用搜索引擎,熟练掌握网站制作、发布的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

过程

方法

1.能通过问题分析,归纳与确定信息需求;

2.能根据任务要求,有选择性地对信息进行采集、评价、加工、存储与管理;

3.能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4.能有计划地对信息进行创造性加工与探索,完成信息作品

5.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并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123

2.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3.能对信息及相关活动进行分析、判断,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

互联网传递信息的方便快捷,绝非仅仅是一种媒介传播介质的革命,更使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从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进一步成为传播者。在这个平台之上,每一个人,都可以对全世界发言。互联网是我们新的生存空间、是我们的梦想,张扬个性是个人网站的成功之道。

二、任务

在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为网站主题,制作站点并发布到因特网上,具体要求如下:

1.由五至六人为单位,构成网站制作小组;

2.站点至少由四个栏目组成,超链接至少两层;

3.使用搜索引擎、参考书刊杂志获取相关信息及素材;

4.讨论使用相应信息处理软件及信息集成软件构建小组网站;

5.讨论使用相应信息发布软件,将制作的站点发布到因特网上的免费空间或学校提供的服务器上;

6.展开小组自评、组间互评与教师评价,对网站进行评分。

三、过程与步骤

(一)活动指南

本项目设计活动为时8周,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分组、选题立意(1课时);

第二阶段:规划内容结构、收集加工素材(5课时);

第三阶段:选择工具、实际制作、发布站点(9课时);

第四阶段:评价修正(1课时)。

(本活动除在上课时集中进行,也可充分利用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对数据加以采集、处理及站点制作。)

(二)活动内容

1.第一阶段

a.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分组,明确组长及组员任务,并将名单上报老师;

b.在高一化学、地理课中的“保护环境”、“家乡风光”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作为站点主题。

2.第二阶段

a.第一次信息获取(2课时)

自学教材第三章,使用搜索引擎、参考书刊杂志获取相关信息及素材,然后组内讨论、选择、分类。

b.教师指导(1课时)

教师对搜索引擎使用技巧、信息下载方面采用演示方式加以指导。

c.第二次信息获取、加工(2课时)

在掌握一定技巧后再次进行信息获取,并充分体会与实践所学内容,然后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

参考站点:

http://www.zhb.gov.cn/

http://www.ep.net.cn/

http://www.cs-travel.cn/

http://www.cscts.com/cs08.asp

3.第三阶段

a.网站初步制作(2课时)

自学教材第六章,选用frontpage或dreamweaver软件制作站点主体框架、主页模型。

b.教师指导(1课时)

对学生在制作站点时出现的问题加以指导,重点介绍表格、超链接的使用。

c.网站完善(4课时)

组内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站点制作(发现不能在组内解决的问题请教老师)。

d.站点发布(2课时)

在网上寻找合适的免费空间(考虑速度、大小),选取合适的发布软件,最终将站点上传至因特网;

调试、管理站点,避免无效链接或网页打不开等问题。

参考站点:

http://edutech.xmu.edu.cn/hongen/pc/oa/fp2k/fp2k.htm

http://www.hongen.com/pc/homepage/dreamweaver/dw0101.htm

http://www.fm365bbs.com/read_elite.asp?articleid=2695

4.第四阶段

展开小组自评、组间互评与教师评价,对网站进行评分。

(三)评价方式

1.填写组内自评表(40分)

项目

得分

评论

作品制作准备了非常详细的计划(5)

选择了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并能正确、熟练地使用(15)123

能及时完成全部(5)

作品有创造性、创新性(10)

组内成员团结协作,完成各自任务(5)

2.开展组间互评(40分)

项目

得分

评论

切合主题、内容丰富(10)

页面布局有美感(10)

栏目设置合理、结构完整(10)

文字、图片链接有效(10)

3.教师综合评价(20分)

项目

得分

评论

学生信息技术的使用合理、准确(10)

有创新性(10)

自我评论

本篇webquest的亮点在于从教学对象的特点出发,把教材中模块化的内容从纵向加以重组,结合任务驱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与自学辅导的教学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其主体作用。以建构主义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按自身的需求从外界获取信息并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最后形成自身的知识结构并加以实践与理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艺主编,《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育科学出版社,xx年6月

[2]李艺主编,《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师教学用书》,教育科学出版社,xx年7月

[3]杨威等编著,《信息技术教学导论》,电子工业出版社,xx年3月

[4]王吉庆著,《信息技术课程论》,河北大学出版社,xx年6月

[5]李艺主、李冬梅编,《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9月

[6]顾建军主编,《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xx年2月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zhongxinxijishujiaoan/3190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