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珍贵的衬衫原文|一件珍贵的衬衫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4-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周总理热爱人民的崇高品质,体会人民热爱周总理真挚感情。

2.掌握记叙的要素,了解倒叙的有关知识,理解重点词语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记叙的要素,了解倒叙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

理解重点词语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方法:学生自读,练习为主,教师提示,讲解为辅。

教时:1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旧课作业 ;

2.导入  新课;

3.指导自读;

4.教师小结;

5.学生练习。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旧课作业 

二.导入  新课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不幸于1976年1月8日与世长辞。他的光辉形象一直活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他的崇高品质和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一直鼓舞着亿万人民继续前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北京低压电器厂工人刘秀新同志,在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为缅怀总理,根据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激动人心的往事的口述,刘宗明记录整理而写成的。

提问:题目中关键词语是什么?

“珍贵”。

“珍贵”有两个意思:1、因价值大而宝贵;2、因有特殊意义而宝贵。

提问:题目中的“珍贵”属于哪种意思?衬衫是普普通通的东西,说“价值大而宝贵”不确实,只能说这件衬衫有特殊的意义。

有什么特殊意义呢?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三.指导自读

1.出示自读要点(幻灯片)

(1)查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珍藏(cáng)刹车(shā)着重(zhuó)

宝藏(zàng)刹那(chà)凝聚着(zhe)

(2)解释下列加点字。

百感交集(交织);

日理万机(指国家大事)

微乎其微(细小,轻微)

平易近人(接近,亲近)

(1)(2)先遮,后揭。

(3)摘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语句。

(4)说说一件珍贵衬衫的由来。课文是从哪一节到哪一节写这件事的?

(5)主体部分是按事情起因、发展、结局三个层次记叙的,应怎样划分?记叙的顺叙是什么?

(6)“我”在叙述这次事故发生的经过时,心情怎样?课文中哪些词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2.学生自读课文,同时解答“要点”中提出的问题。

3.组织讨论,逐条明确:

(1)、(2)、(3)略。

(4)1972年8月3日晚,“我”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留神插进了快行线,迫使后面开来的“红旗”轿车紧急刹车,紧贴“我”身体左侧;“我”被汽车剐破了衣衫,后背蹭破了一点皮,周总理“唰”地拉开了窗帘,亲切地注视,派司机下车询问,派工作人员察看现场,派轿车送我去医院检查。在医院里,周总理亲自打电话来了解“我”的伤情和检查情况。在交通队派人给“我”送来一件崭新的白色的确良衬衫。

课文从第2节~7节写这件事。

(5)
(1)“我”被汽车剐破了衣衫,周总理拉开窗帘,亲切地注视,表现了总理对我的关切、爱护之情,使“我”百感交集,思潮翻滚。

(2)周总理派人送“我”到医院里检查并打电话来询问伤情和检查情况,使“我”心里十分激动。

(3)在交通队,总理派人给“我”送来一件崭新的白色的确良衬衫,“我”心里激动极了。

这部分是按时间推进、地点转移的顺序记叙的。这样的顺序记叙事情的经过,突出了周总理热爱人民,人民也热爱周总理这一中心思想,又使文章的条理十分清楚。

提问:这一部分已经把事情讲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开头和结尾两段呢?(分别写了什么)这两段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呢?

讨论,归纳:

课题为“”,开头一段自然要交代自己所珍藏的是一件什么样的衬衫,因为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阶级的深情,很自然地引出这衬衫所以珍贵的原因,提示全文中心。

结尾一段交代衬衫现在的情况,抒发感想与开头呼应,进一步揭示周总理平易近人,深切关怀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使“我”永远难忘这激动人心的一幕,所以一直精心收藏着这件衬衫,表现对周总理无限热爱和深切怀念的真挚感情。这样首尾呼应,使文章的中心思想得到进一步深化。

提问:首尾两部分是如何与中间回忆往事部分衔接起来的?请找出过渡句来说明。

讨论、归纳:

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表明下文要追述往事。

最后一段的开头两句:“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年多了。但是,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像这样先写珍藏衬衫,然后再写这件衬衫的由来的写法,叫做倒叙。即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事件的结局先写出来,然后再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一种是提到前面叙述的并不是事情的结局,而只是后面发生的事情,叙述由“倒”转“顺”后,并不是叙述到开头写的那件事情为止,而且可以发展下去写更多的事情。

由于倒叙改变了记叙的自然程序,运用时,要把时间关系交代清楚,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在开始追述的时候,要用三言两语表明以下是在追述往事了,这样才能使读者易于理解;二是追述部分仍要按时间顺序写,才不至于使时间关系发生混乱。

四、练习

做练习三。

后记:学生在寻找事件起因时,容易割裂开,此时要提醒学生事件发展过程中地点的变化。

板书设计 :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021.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