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细胞教案_走近细胞

高一生物教案 2015-02-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生物教案】

[背景介绍]

高中生物一个模块结束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认定时需要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而对此没有一个固定模式可借用,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探索和尝试。

[案例描述]

育才中学的学生在进行《生物1:分子与细胞》模块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平时的学习过程评价、模块评价、模块学分认定等过程。

一、平时学习过程评价

主要采取的办法是,由值日班干或者科代表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如实地、及时地做好以下表格的登记工作。

(二)操作说明

1、有关内容的说明

课前准备:按时出勤,准备好学习用具等。

课堂表现:发言的主动性与正确性,行为规范,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

课后探究:主动提问的次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对以前作业改正情况,对布置的课外活动开展情况。

2、评价表格记录的方法

 可采取正负分值记录。例如,无故迟到一次记“-1”分。主动发言一次记“+1”分,疑难问题回答正确 “+1”,一周小结一次。在下周公布结果。

二、模块结束时评价

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三)学习过程评价操作说明

根据我校新课程学分管理制度,学科类学分以模块为单位进行考核。模块考核必须从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过程评价,模块考试成绩三方面综合评定。

1、 对学生模块学习过程进行多元评价,即从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三方面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进行综合评定。

2、 学习目标(指模块学习目标明确,有自己的修习计划并能根据实际进行调整等)、学习态度(指学习兴趣、努力程度、互相帮助的精神等)、学习能力(指学习方法、习惯、质疑、反思、动手、创新、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平时的作业、测验、实验的表现等)的评价应该从模块学习的全过程给予全面的综合评定。

3、 评价的等级统一以“a”、“b”、“c”等级呈现,a为优良,b为合格,c为不合格。

4、 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按项目打出自评等级,并对小组其他同学打出互评等级,由小组长进行统计评定小组成员的等级。科代表和小组长负责监督各小组的评定情况。通过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使每个同学明确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实行“从多”、“从高”、“三者相等取其中”的原则,小组评定结束后交给老师。

5、 老师汇总学生自评互评情况,结合自己的评价,最后确定该学生该模块学习过程评价的等级。

三、学分认定

(一)模块学习学分认定表

(二)说明

课程结业、学分认定应该从考勤、学习过程和模块考核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以等级呈现:a(优良)、b(合格)、c(不合格),三方面评定都在b以上(含b)的才能授予学分。

四、模块考核之笔试

(一)命题理念

《分子与细胞模块》是高一学生学习的第个模块。模块考核必须按课标和教材要求,并结合本校实际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习态度等进行比较全面的检测主要思路如下:

1.突出基础性。不追求太大的的区分度,定位于达标测试。要求紧密结合教材包括相配套练习,考查学生对教材涉及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强调基础性,还有一目的是为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深切感到,只要平时认真按要求去做的都能考出较好的成绩。12345

2.重视能力考查。试题注重了探究性和开放性。例如,由于教材有较大篇幅介绍了有关疾病的情况,并且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这次试题设计了“科技小论文”这道题。大大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是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以及知识面的检测,其中特别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37题的实验分析,是学生没直接做过的,课本上也没有现成的答案,要求他们勇于思考大胆作答,较好地考查了他们的实际思维水平和解决新情境下新问题的能力。备用题,本次未使用,主要是结合已介绍的实验进行拓展探究。

3.兼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教师在评卷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卷面要求,对书写不规范或者不认真的,都要扣去一定的分数。试题尽可能地联系了实验和实际,对促进他们更好关注社会,积极主动参加平时的教学活动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探究性试题举例

[模块考试第37题](8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巴氏小体存在于雌性哺乳动物细胞中,是指在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呈凝缩状态不活动的x染色体(雄性个体的细胞分裂间期无巴氏小体),可作为雌性细胞的标记。某科学家所做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年轻女性体细胞用a表示,老年男性体细胞用b表示)

问题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                。

(2)实验1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年轻女性与老年男性的细胞做实验?

(3)实验2的目的是什么?本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为什么?

(4)本实验能否说明细胞可无限增殖?为什么?

答案:(1)衰老的原因(或增殖的原因)(2)比较年轻细胞与年老细胞增殖的情况;便于标记和区别不同细胞(3)探究衰老细胞的物质究竟在哪里。 不能,并不知道衰老的物质在哪里,因为用到细胞核时也同时用了同一个体细胞的细胞质;(或者:能,因为有年轻个体细胞核存在时就能增加分裂次数)。(注:仅答“能”或“不能”,未答原因的一律不给分)

(4)不能。 因为年老细胞的增殖是有限的。(本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模块考试第38题]科技小论文:结合所学内容,列举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简要分析其原因(8分)。

要求:1.字数不少于300;

2.要紧密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生活实际;

3.层次清晰,语言流畅。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三)学生答卷及点评

《科技小论文》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回答的空间。但解答时要求他们结合教材和生活实例展开,也就说进行了一定限制。江苏版教材关于健康的话题主要在第一章和最后一章。因为学生未学遗传内容,对遗传因素以及设计到遗传机理的知识评卷时不做要求。下面选取了部分样卷,并就有关评价问题进行有重点的进行简要点评,欢迎读者讨论批评。

样卷一(作者:辛 雨)

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1.大气污染是当今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生物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有氧呼吸。被污染的大气在呼吸过程中进入到人体,这对健康的危害很严重,易导致肺癌等疾病的发生。

2.癌症也时常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它因抑癌因子失效,原癌因子过度活跃而导致细胞组织癌变。它与人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为预防癌症,有规律地合理地作息,科学的饮食都是十分重要的。12345

3.农药过多地残留在人体是十分不利的。其主要原因是农作物生长中过多使用农药以及在清洗中未洗净有关。残留的化学农药很可能引发人体细胞癌变或中毒。

4.水质污染,臭氧层破坏,滥用抗生素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为生物无时无刻都需要水,大量的紫外线照射可能引起紫外线和皮肤癌,白内障;乱用抗生素使病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大。

 [点评]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能结合生活和部分教材实际或实例,但观点不够全面和准确。本文给了6分。

样卷二 (作者:吕盛盛)

蓝天白云,红花绿叶,大自然每天都用它最美好的一面迎接太阳的升起。在这美丽的伊甸园中,人类正在忙碌地挖着陷阱,让自己跌落的陷阱。

首当其冲的罪行便是无数无知的人类对树木的乱砍滥伐。树是多么神圣的灵魂啊,它们是人类最知心的朋友。也是干活干得最多,却一直默默无闻的圣人。人们啊,你忍心吗?当你很心杀害这千万条生命后,你们终将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人类健康迟早会因为这绿色的消失而遭到威胁,甚至随绿色一起消失。若是光合作用不再,太阳也会因此逊色几分。

人们,你们还记得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祖先吗?达尔文的进化论早已老少皆知,可为什么你们对待自己的同胞仍是如此残酷呢?果子狸是无辜的,禽类们是无辜的,牛和羊何罪之有?是人类过分的贪婪造成了sars的蔓延,禽流感,疯牛症的风波,是人类用双手陷紧了自己的脖子,自己愚蠢的行为威胁了自身的健康。

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它们为人类造就能量,而树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为呼吸提供氧气。那善良的人们,就手下留情饶过一颗小树吧;人类每天都要进食,可怜的动物们已经成了餐桌上的牺牲品,那善良的人们,就不要再责备它们了,饶它们一命吧。

人们不要再干“坏事”了,否则海啸将代表大自然再次冲上大陆。

[点评]语言流畅,字里行间包含情感,有感染力。但未能联系本模块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中有关健康的实例,观点不全。本文得4分。

样卷三 (作者:李欢蓓)

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主要有射线和创伤。许多有害射线会引起人体细胞癌变,如血癌,皮肤癌等。

化学因素是指一些有害物质进入人体,造成人体疾病,甚至死亡。如,一氧化碳进入肺部,会迅速与血红蛋白结合,以致体细胞不能正常呼吸,造成死亡。亚硝酸根离子进入人体会致癌,腌制的,烤的,炸的东西以及生有黄曲霉菌的东西有亚硝酸根离子(编者注:此处有误)我们一定要少吃,不吃;还有,如碘离子摄入过少,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要提倡在食用加碘盐。

生物因素更是非常多。如感冒病毒会引起感冒,hiv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引起艾滋病;还有肺结核,痢疾等是由细菌引起的;蛔虫在腹中引起腹痛等。

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保护环境,有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点评]既联系了生活实际,也联系了教材实例,既讲到各因素,也分析了其原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本文得7分。

样卷四 (作者:钟琳)

当心威胁你健康的因素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人类的健康问题又浮出了水面,越来越多的新疾病不断出现,危害到人的生命,同时还有各种因素也同样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我认为存在着外因和内因。12345

一、外因

1.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的严重,大量的的废水和废气导致饮用水受到污染,人们一旦吸入有毒有害的气体或饮用了有毒有害的水,就会危及人类健康,一些传染病也会因此被到处传播。

2.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有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谋私利,在食品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剂,生产劣质产品。或是大量使用危害人类自身健康的原料,不注重卫生,人们吃了这些食品,想不得病也很难。

3.城市汽车数目增多,所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有毒气体,人长期居住在被毒气包围的环境中,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城市交通事故也威胁着人类生命。

二、内因

1.不良的嗜好,如酗酒,抽烟,喜爱吃腌制的食品等,这些生活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百害而无一利。而且一旦发作起来,那威胁可是不小的。况且抽烟不仅对自身的身体造成影响,也同样危害着他人的健康。

2.都市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劳累导致体力透支,而又缺乏有规律的锻炼,导致身体抵抗力降低,容易生病。

3.来自生活和工作的的压力也危害健康,如果不懂得释怀,为自己减压,总抱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总有一天会崩溃的。这种危害不仅体现在生理上,更体现在精神上的。

[点评]联系了生活中的实际,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影响人类的因素。但对这些因素是如何威胁健康这一问题未做交代。本文得6分。

[建议讨论的问题]

1、如何更好地通过评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如何使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不走过场。

3、如何做好前后模块评价上的连续性

[教学反思]

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评价,评价的质量本身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由于高一学生刚接触到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如何更好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便成为开展评价的重要思路。从我校实验班测试的情况来看,由于学生积极性较高,准备较充分,99%的学生在模块考试中均取得了合格(60分以上),平均分80分。当然,试题中科技论文题目的设置,不仅是考查能力所需要的,也能克服少数学生在考场上出现时间富余的现象。从学生的反映的情况来看,总体上认为试题难度适中,感到生物学的学习很有趣。对他们树立信心,对今后更好地学习有帮助很大。

2、评价过程,既是对他们前一阶段学习的检查,也是促进他们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引导他们自评互评显得非常重要。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自评和互评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1)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评了“a”。这是否说明他们对前一阶段的学习状况都是持肯定态度呢?他们果真都那么自信?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都评“a”呢?某同学平时上课不认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为此老师多次找他谈过话,且学科的模块考试成绩不及格,按理他的自我评价应该是“b”或者“c”才符合事实,但还是将自己评成了“a”。一些表现并不优秀的学生为何也将自己评为“a”?一是“自卫”心理。部分学生担心学分会影响自己未来的升学。从他们获知的信息看,高考会与学分或多或少挂钩,若评价太低,势必是自我“伤害”。二是从众心理。大家都打“a”,为什么我不打呢?三是敷衍心理。认为平时的评价没什么实际用处,将来怎么样还是看高考,因此,随便写上a,也没人来计较你。四是虚荣心理。只有评上较高的等级才能在同学和家长面前有“面子”。五是学校态度使然。学校对各“等级”的人数没有指标限制,没有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组织这样的评价活动。再说,多点儿a,对学生、老师都没什么不好。正因此,间接鼓励了更多学生去选“a”。当然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对自己的认识不到位,而与教师的评价存在反差。此外,获得好的结果是人的基本愿望,只是部分人只重结果不重实际过程而已。12345

(2)如何对待传统价值观?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其中谦虚和诚实,更为历代仁人志士所倡导。然而,部分学生的评价结果中却很难找到它们的“影子”。事实上,也有极少数在模块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将自己的学分打成了“b”。但个别分数很低、学习态度欠佳的反而评了“a”。应该说,敢于给自己评上“b”的同学是有一定勇气。他们有的认为,这次反正没考好,只要不打“c”(不合格)就心满意足了。还有人认为,这次确实比别人差,但会以此为新的起点,力争在下个模块取得好的等级。

不管怎么样,在评价过程所暴露出的部分学生自我认识不到位、不诚实和不谦虚的倾向,令人深感不安。它直接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若对他们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不仅会影响到今后评价工作的开展,更是对他们身上出现的不谦虚和不诚实的直接肯定,而威胁着一些传统美德在后代的发扬光大。事实上,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张扬自我和谦虚诚实的关系问题。在积极鼓励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我很重要”、“我能行”的态度的同时,如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理解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3)学生自我评价过程面临走过场。虽然学生自评的结果并不准确,但若组织到位,其意义仍然不可低估。首先,自我评价过程可以成为生动的自我教育过程,通过在自评、互评活动中的表扬和自我表扬,批评与自我批评过程,可更好地认识自己。其次,评价过程本身能唤起他们进行比较深刻的反思和总结。虽然课改前,部分老师也开展类似总结评比工作,但毕竟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有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再次,评价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要看学习态度和能力等。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这一活动呢?其中关键的措施是,评价时应对每个班的各等级的人数有一定硬性指标限制。例如,至少要限制a(优秀)的人数,“a”的指标数一般不应超过班级总人数的50%,否则,评价的激励价值将会减弱。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shengwujiaoan/2727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