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ppt_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高一生物教案 2015-02-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生物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手段
  有关动物和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照片、实物投影仪、红绿色盲捡测图。
参考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程流程图

1.课的导入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举一名代表将本组开展的有关人或动物性别比例调查
  过程和结果向大家介绍。有条件的学校可放映学生调查的录像带,配合学生介绍,使学生切身感到调查结果的真实可信。
【学生调查示例一】
采用方法:
  ①走访当地街道或派出所;
  ②问寻调查;
  ③设计调查问卷、表格。

天津市某街道1997~xx年出生人口性别调查

年份

出生人数

男性

女性

1997

99

52

47

1998

77

40

37

1999

106

60

46

xx

129

58

71

xx

106

49

57

合计

517

259

258

【学生调查示例二】
采用方法:
  走访当地政府计划生育部门

天津市某区1997~xx年出生人口性别调查

年份

男性

女性

出生总数

1997

1520

1475

2995

1998

1725

1618

3343

1999

1438

1365

2803

xx

1496

1501

2997

xx

1462

1338

2800

总计

7641

7297

14938

【学生调查示例三】
采用方法:
  利用计算机上网查找

xx年天津市各地区总人口与家庭人口性别比

地区

总人口

家庭人口

地区

总人口

家庭人口

全市

104.0

99.9

其他区

105.6

101.0

中心区

102.7

97.2

东厢区

106.7

101.2

和平区

97.1

92.6

西青区

112.4

101.0

河东区

102.2

98.2

津南区

104.4

99.9

河西区

104.4

97.1

北辰区

107.7

101.4

南开区

101.1

97.2

武清区

101.0

101.0

河北区

102.2

97.8

各县

102.9

102.8

红桥区

102.9

97.7

宁河县

103.1

103.1

滨海区

107.1

101.1

静海县

103.6

103.2

塘沽区

109.9

100.5

宝坻县

101.1

102.0

汉沽区

100.8

100.4

蓟县

103.8

103.1

大港区

106.0

102.3

注:性别比是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的男性人口数

【学生调查示例四】
采用方法:
  ①走访养鸡厂问寻每年孵化雏鸡的雌雄数量;
  ②设计调查表格。

年份

孵化雏鸡总数

孵化公鸡数

孵化母鸡数

合计

  另外也可以利用取样调查法调查某养鱼池、某海产养殖厂、某畜牧养殖厂等动物种群当年出生雌雄个体数量。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培养果蝇进行果蝇的性别统计。
(2)组织学生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大多数有性生殖的动物其后代雌雄个体总数之比接近1:1。
(3)学生质疑(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为什么这些动物的后代会出现雌雄个体之比接近1:1?
  ②其他(未调查)的动物后代会出现这样的比例吗?
  ③在植物界中会出现这种现象吗?
2.带着这些疑问,教师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带领他们进入染色体组型的相关内容教学
  (1)分发各组人的男性和女性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放大照片,再将果蝇、鸭、鲫鱼、牛、羊等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放大照片中任选一组雌雄个体,观察染色体数目、形态(这类照片可参考有关教具资料或参考书籍)。
  (2)对照片中的染色体记数、配对、分组粘贴。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①同种动物雌雄个体染色体数相同;
  ②雌雄个体体细胞染色体只有一条不同。
  (4)以人类染色体为例开展核型分析,讲述染色体组型、性染色体、常染色体的概念。
3.关于性别决定的教学
  (1)复习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2)启发学生思考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变化;123
  (3)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写出入的染色体遗传图解;
  (4)教师指导完善遗传图解:

  (5)从理论上请问学解释本组调查结果;
  (6)用鸭和人的染色体图(事先分发了人、鸭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放大图)比较说明zw型性别决定与x y型性别决定的区别:
  (7)说明人的红绿色盲基因、果蝇眼色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4.作业:
  (1)学生分组利用红绿色盲检测图进行检测;
  (2)有条件可以对红绿色盲个体进行追踪调查。

第二课时

课程流程图

1.课的导入
  (1)通过我国男性色盲发病率为7%,女性色盲患者仅为0.5%的事实和如下遗传图谱引出伴性遗传慨念。

  (2)让学生大胆质疑:
  ①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的?
  ②为什么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③为什么同一夫妻的儿子有患病的也有不患病的?
  ④为什么有时父亲有病而所有子女都无病?
  ⑤还有哪些疾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⑥有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的疾病?
2.给学生已知条件请学生写出色盲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分布的几种可能性即:

             

3.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可能的婚配的遗传图解及后代的表现型(略)。
4.针对遗传图解,引导学生总结伴性遗传特点:
  (1)交叉遗传;
  (2)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作业:利用果蝇眼色的遗传设计实验,验证伴性遗传规律。
  1.如何证明果蝇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如何证明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性状?
  3.怎样鉴别一只红眼雌性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四、要点提示
  1.性别比例的社会调查是运用调查法对人群或某一动物种群采用询问和观察的手段获得事实材料的一种方法。
其主要方法有:
  (1)普遍调查法:此法工作量大,须注意善始善终。
  (2)抽样调查法:运用此法要注意取样的随机性和独立性。
  排除取样的主观性,使调查趋于准确。无论那种调查方法都需从以下几方面精心准备:
  ①明确调查目的;
  ②熟悉调查对象;
  ③制订调查计划;
  ④拟订调查提纲或问卷;
  ⑤作好遇到挫折的思想准备。
  由于本节内容课时所限,此项调查宜安排在课前的课余时间或假期进行。
  2.为了使学生能通过特殊个体的规律寻求普遍规律,在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实验中,每组除发给人的雌雄体细胞有丝分裂照片进行比较外,还发给其他某种动物的染色体照片,这与课时安排又相矛盾,可以按课本要求详细分析人的染色体组型,而其他动物体细胞染色体知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雌雄个体只有性染色体不同也就可以了,至于剪贴可安排在课下进行。另外动物体细胞染色体照片各组之间可相互不同,这样说服力会更强。此内容需要教师课前查找相关资料,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3.染色体组型、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的知识是环环相扣逐步深入的。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揭开一个个谜团。教师在此努力发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在同学们思维陷入僵局或相互争执不下时,运用巧妙的语言和设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要直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23
  4.果蝇以其繁殖速度快、相对性状明显被广泛用于遗传科研和教学领域。在本节教学内容的每个环节上都可以利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指导部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作实验,增强本节内容的说服力,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此部分内容与三大遗传规律有密切联系,在练习反馈中,题目千变万化。教师可再安排一节课通过习题总结解题的一些规律,以便学生能掌握和灵活应用此部分知识。
  (1)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关系
  伴性遗传是基因分离规律在性染色体上的具体体现。伴性遗传也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此它也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但是性染色体有同型和异型两种组合形式,因而伴性遗传也有它的特殊性:在xy型性别决定的雄性个体中,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因为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该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在写表现型和统计比例时,也一定要和性别联系起来。
  (2)伴性遗传与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关系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及以上的遗传现象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规律处理,整体上则按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处理。
  (3)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图谱的判断
遗传方式:

区分原则:①一般情况下,先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
     ②再区分显隐关系。

显性

隐性

常染色体

①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②发病率高,代与代之间发病具有连续性,一般患者的双亲之一必患病

①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②发病率低,若双亲正常子女可能患病

x染色体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②发病率高,代与代之间发病具有连续性

③若父亲有病,女儿必患病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②发病率低

③交叉遗传,若母亲有病儿子一定有病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shengwujiaoan/2726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