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用工业_第10课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第10课  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课程标准解读
张謇,江苏南通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人物,是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代表人物。他16岁中秀才,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那一年中了状元,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深深地刺痛了他。他放弃了官职,遂致力于事业和教育。他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家产,积极兴办实业。先后建成了大生纱厂及盐业、榨油、面粉、冶铁、轮船等企业,形成了大生资本集团。学习“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明确以下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识记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企业,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及步履维艰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图文材料,进行情景再现。
●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评价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洋务运动汲取先进思想的态度,务实创新。
自主学习精要
一、洋务运动:
  1、背景:
19世纪50-60年代,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锋镝指向江南,英法联军的侵略魔爪伸向京畿,清政府内外交困,陷入严重的政治统治危机。在同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发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概况:
   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在安庆内军械所问世,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所官办军用企业。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存在很多弊端,严重的制约着它的发展。
   在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了“寓强于富”的口号,开始创办民用工业。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所垄断。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它还给附近地区提供了廉价燃料,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尽管洋务企业在兴办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也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洋务运动的内容(表一)
 口号 内容 主要成就 备注
前期  创办军事工业  
    
后期  兴办民用企业  
  筹划海防  
  培养人才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民用工业(表二)
类型 创办时间 创办人 企业名称 标志意义
军事工业    
    
民用企业    
 思维激活
说一说  洋务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概况如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做一做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1234567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d.使中国产生了一批无产阶级
答案:b
二、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下,民间出现了以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工业。
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于19xx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由此,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涌现出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一批实业家。
为了反抗帝国主义掠夺路矿利权,中国人民掀起了收回利权运动,引发了振兴实业的又一个高潮。棉纺织业作为传统工业部门,发展尤为迅速。
    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鸦片战争后,列强利用他们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政府征收高昂厘金、各级官员敲诈勒索等因素,又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是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民族工业在发展过程中,还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
思维激活
说一说  民族工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表现怎样?有何特点?
做一做  小明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这家公司的性质是
a.洋务企业               b.外商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答案:c
核心问题突破
1、考点一:中国近代化
学法指要:要注意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思维开放线  中国近代化,也称为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基本内容包括:
(1)在政治上,民主和法制逐渐取代封建专制独裁;(2)在经济上,从生产方式来看,机器大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从性质上来看,商品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在思想文化上,近代的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封建的思想文化。其核心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上的工业化。在中国近代,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
案例拓展园: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概念,其“近代”的实质含义是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不是手工劳动而是机器生产
c.受外国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诱导而兴起
d.完全由民间私人投资兴办
答案:b
解析  近代并不是仅指一个时间段,它的含义是采用西方技术生产即机器大生产,是指在经济上,从生产方式来看,机器大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
2、考点二: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达到“自强”“求富”的原因
学法指要:注意从洋务运动的推行过程和影响上来理解作为地主阶级的清王朝推行的根本目的,然后分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没有能够救中国的原因。1234567
思维开放线  (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中国无法真正掌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一些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牟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
(2)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也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3)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中心,仅凭地方几个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力量分散有限,难成大器。
(4)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就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根本原因。
案例拓展园:郑观应曾批评洋务运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是指
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          
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
答案: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全面认识。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就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根本原因。
3、考点三:中国早期民族工业的特点
学法指要:关于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的特点要注意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进行分析。可以从民族企业的产生、工业部门的结构、工业的区域分布、经营管理进行具体分析。
思维开放线  (1)从企业的产生来看,中国民族资本走过一条独特的创立道路,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
  (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上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
  (3)从工业分布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原因是这些地区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较早,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和商品发展的程度较高,同时,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
  (4)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看,中国民族企业是很落后的。
(5)从企业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来看,中国民族企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这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性又有依赖性,这正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点。
案例拓展园:民族工业在发展中依赖外国或封建主义庇护的根本原因:
a.民族资本薄弱    b.封建势力的强大
c资本主义的强大    d中国的社会性质
答案:d
解析  民族工业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不仅遭到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由于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市场小,又要与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发生联系。。
 4、考点四: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其在学习西方方面对今天的借鉴
学法指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的洋务运动虽然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主要目的,但对近代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给当今中国的建设提供了一些借鉴。注意与现实社会相结合。
思维开放线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培养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促进了本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1234567
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还要借鉴西方先进的经营管理题体制,重视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克服洋务企业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案例拓展园:兴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a.发展官办工业                
b.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c.实现自强、求富                
d.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答案:c
解析   清政府任用洋务派大臣并推行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维护自身统治,他们提出的口号,在前期是“自强”,后期成为“求富”。但是最终没有达到其目的。
高考经典感悟
例1 (xx年,江苏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总理衙门是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b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近代工业
      c海军重要舰船由中国自己制造
      d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答案  c
解析  洋务运动中筹划海防时,主要战舰是从英国和德国购买的,因此c项表述不正确。
例2 (xx年,江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镇压太平天国
      c抵抗外国侵略           d维护清朝统治
答案   d
解析  a项和洋务派的阶级属性不吻合,b、c两项是其目的,但根本目的还在于维护清王朝统治。
例3  (xx年,北京)由私人投资创办的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戊戌变法运动期间            d清末“新政”期间
答案   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时间的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于19世纪60-70年代,而洋务运动则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
例4  (xx年,广东)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江南制造总局是军事工业,与民族资本家无关,其工人主要来源于中国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故a、c、d都不符合题意。清政府重视军事工业,所以江南制造总局内的工人工资比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相对较高。1234567
同步优化训练
一、选择题
中国的近代企业是从洋务派的官办企业开始的。请回答1~3题。
1.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与传统的官办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在于(    )①政府对盐、铁、生产工具等实行专营专卖②采用机器大生产  ③采用雇佣劳动方式  ④部分实行成本核算
 a.①    b.②③①    c.②③   d.①②③④
2.中国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开平煤矿        d.上海发昌机器厂
3.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企业与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开展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请回答4~6题。
4.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的根本目的是(    )
a.镇压农民起义          b.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c.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d.挽救民族危亡
5.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许多民用工业,这表明洋务派(    )
a.聚敛财富,搜刮人民的本性   
b.增加税收,增强国力的愿望
c.认识深化,弥补军工的不足   
d.目标转移,与洋人分利
6.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主要依据是(    )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b.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吸取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近代新生产力的代表,它产生并逐步发展。请回答7~8题。
7.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的直接目的是(    )
a.反抗外国掠夺路矿利权    b.振兴实业
c.发展资本主义            d.挽救民族危亡
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兴起实业救国的内部原因有  ①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收回利权运动  ③外国的资本输出  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官督商办)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举办近代新式企业的组织形式之一。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政府委派官员经营管理。起初是为了适应“求富”的目的……可是清政府财力拮据,不能拨出巨款直接投资,也不愿负担亏损,遂选派富商、买办或退职官吏出面募集私人股本,兴办企业。……但企业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官款可坐收“官利”。……(后来)连最初积极参与官督商办企业活动的郑观应也认为“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
    ——陈旭麓等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
材料二 (这些官督商办的企业)既有督办,又有总办,又有会办、提调诸名目。岁用正款以数百万计,其中浮支冒领供挥霍者不少,肥私囊者尤多,所以,制成一物,比西洋昂率过半,而又苦无机器,以至窳劣不精,难于销售。由是而论,通商之利宜其独让西人也。1234567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  商民虽然入股,不啻途人,即岁终分利无非仰他人鼻息,而局费之当裁与否,司事之当用与否,皆不得过问。
    ——吴佐清《中国仿行西法纺纱织布应如何筹办俾国家商民俱获利益论》
材料四  旧股中甚有借本易产而买股者,多年官利无着,本剩七折,吃苦已极。总办其事者,反躬自思,勿以人尽可欺耳!
    ——《申报•上海织布局在股含冤同人“公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清朝洋务派官僚实行“官督商办”的目的与主要原因。

(2)简要分析产生的弊端及原因。

(3)简要分析官督商办企业的性质、影响。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4年江海关道丁日昌密查:“内地商人买雇洋商火轮夹板船只,写立笔据,多托洋行出面.赴领事衙门呈报更名入册,领取船牌行驶,从未赴地方官报明立案。……缘洋商之货,进出只须完税,并无捐项,华商之货,进出既应完税,又须报捐。华商避捐,因托洋行。洋商图利,愿为代报。”
                 ——《海防档》
材料二  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是不过商人图借洋船之便利,而洋人之稽查防范,不使内地商人窃擅其技,已可概见”。
                 ——《海防档》
请回答:
(1)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形式出现?

(2)从中国轮船航运业艰难兴起的史实中,可以反映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些规律性东西?

阅读思考视窗
   洋务运动是清王朝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采取的所谓“自救”运动。两次鸦片战争的严重失败,又有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的强大风暴,使清朝统治者处于风雨飘摇的困境。在这种形势下,一部分封建官僚感到面临着千古未曾有过的变局。祖宗走惯的老路已远远不能应付新的局面,必须探索新的出路,寻求新的对策,方能维持统治。
出路何在?他们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拥有比中国旧式武器厉害得多的“坚船利炮”,外国军队的训练有素,也远胜于中国的绿营、八旗。他们在同外国侵略者的实际接触中,还感到这些外国人与历史上“入主中原”的“夷狄”不同,并不准备推翻清朝统治而取而代之。因此,他们主张在承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力保中外“和局”的条件下,换取列强的支持,引进洋枪洋炮和西方某些先进技艺,求得“自强”,确保清朝统治。
请思考:洋务运动的出路怎样?你从这种结果中得到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1.b  ①是传统的官办的特点,而官办运动的企业是利用西方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的近代企业。
2.b  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和上海发昌机器厂分别是洋务派最大军用企业和民族工业企业。3.d前者是民族工业,产品投入市场销售。后者是军事工业,产品不投入市场,仅用于军事。
4.b  洋务派具有地主阶级的阶级属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即清朝的统治。1234567
5.c  洋务运动后期的求富也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目标并没有转变。当时兴办民用企业达到了为军事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用。
6.c  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了工业、国防、文化的近代化。顺应了当时世界近代文明的发展。
7.a为了反抗外中国掠夺路矿利权,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引发了振兴实业的高潮。
8.a  ③④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客观原因。①②能鼓励商人投资,发展实业。
二、非选择题
9.答案:(1)目的:“求富”;解决军事工业的 一些困难。原因:清政府财政困难,资金短缺,力图让民间资本分担官办企业的经营风险。
(2)弊端:封建衙门式的管理;官吏贪污、挪用企业资财;机器陈旧、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官府倚仗权势欺压股民。原因:洋务运动必办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洋务企业只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没有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方式;清朝统治十分腐败,官吏贪污受贿;没有与近代工业相适应的法律体系。
(3)性质: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带有资本主义近代企业色彩的生产组织。影响: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的基础进一步扩大;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解析:(1)问结合材料很容易找出目的和原因。(2)问读懂材料一、二、三,概括出要点。(3)问要理解其含义,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但要注意其积极的影响。
10.答案:(1)早期中国航运业,商人购买洋船后,多托洋行出面,赴领事衙门呈报更名人册,领取船牌行驶。原因:避免报捐。或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与外国人合伙经营。原因是不仅借助洋人的管理和技术,又可购买修葺之料。
(2)从中国轮船业艰难兴起的史实中,可以反映出中国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对他们又有一定的依赖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航运业的产生方式,要阅读材料,找出与之相关的信息。材料一主要是多托洋行出面,材料二是与外国人合伙。规律认识主要从这两种方式实行的原因上得出。
阅读思考视窗参考答案: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学习先进的制度,没有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今天在向西方学习的时候,要自力更生,独立发展。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结果、原因以及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893.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