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的中国社会|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案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课题: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

【探究与点拨】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949年——1953年)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之初:                             

②1952年底:                                  

③1953年:                                    

2.方针:                                          

3.实施:                                         

4.成就:

初步建立:                                       

初步形成:                                     

全面展开: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底)

1.背景:                                          

2.内容:

①农业:                                        12345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3.结果:                                         

                                                  

4.意义:                                         

                                                   12345

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1956年——1976年)

1.1956年中共八大

①内容: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②意义:                                       

2.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                                       

②提出:                                       

                                               

③影响:                                        

                                                12345

3.1960年八字方针

①背景:                                       

②方针:      、       、       、      

③影响:                                       

4.1956--1966年:                                 

5.1966—1976年:                                  1.“一五”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3.概括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哪些成功的探索,哪些失误?给我们留下什么经验教训?【重难点解析】1.概念解释:国家资本主义①国家资本主义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②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实际上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③在我国历史上,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是封建的、买办的、垄断的国家资本主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由之路”。④现阶段,我国和外国资本家合作经营的企业也属于国家资本主义性质。 2.大跃进对自然环境、国民经济和思想的影响: 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物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③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了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浮躁、浮夸风、假话盛行。【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的表述,错误的是a.我国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为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b.先进行工业化建设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社会主义工业化中优先发展重工业d.“一五计划”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发展2.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①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   ④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3.下列事实违背中共八大精神的有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③八字方针④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4.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a 他是资本家,怎么可能担任我们的厂长 b 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 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 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主要任务是a.加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c.健全党内外民主制度        d.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6.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④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 ②④7. “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xx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生产钢铁的大军,学校、工厂、机关。农村、军队……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日夜苦战。全国城镇到处建小高炉,炉火日夜不熄。为了提供炼钢原料,许多人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  ④经济建设成就瞩目12345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8.“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9.著名导演张艺谋取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你认为这个场景发生的时间应该是在20世纪a.40年代末    b.50年代末   c.60年代末   d.70年代末10.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主要在于  a.过分的强调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b.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超过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c.盲目制度生产的高指标d.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1)根据图一回答:1958—1960年、1960—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展的趋势各是什么?并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1962年1月,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在有7000人参加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书面报告并作讲话。在总结“三年困难”的原因时,他指出,除了自然灾害之外,“还有一条,就是从1958年以来,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你认为,当时刘少奇提到的“缺点”和“错误”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你从工业国民收入的发展变化中得到什么启示? 【总结与反思】

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b

d

b

a

a

c

b

b11.(1)1958-1960年间呈上升趋势。原因:①“一五”计划完成,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②大跃进运动直接推工业增长。1960-1961年间是呈下降趋势。原因:①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党中央开始执行“八字方针”,对工业实行调整。(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的“左”倾错误。(3)启示:应当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848.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