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三大众传媒的作用_必修2第18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学习目标】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梳理】
 
1.报刊业走向繁荣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________》《万国公报》等。②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有维新派、革命派和________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________》《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________》等报刊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
 
(3)建国后:有《________》《红旗》等党报党刊,还有《________》《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
 
(4)改革开放以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①19xx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________》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②建国初,工农生活如________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2)电视:①1958年,________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②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③普及原因:技术进步,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村村通”工程;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3.互联网
 
(1)兴起: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介入________,发展迅猛。
 
(2)特点:迅速传递信息;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高度互动,________。
 
(3)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________,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基础练习】
 
1.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xx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2.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xx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123
 
3.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聋发聩权力大,万般提创总有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经成为清政府的喉舌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互动探究】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阶段 时间 内容 社会影响
产生     
 
发展     
    
    
繁荣     
 
合作探究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合作探究2: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合作探究3:改革开放后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主要原因有哪些?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目前,发展报刊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阶段 内容
起步 
发展 
辉煌 
 
合作探究4:阅读p74【学思之窗】,请回答,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
 
 
三、互联网的兴起
 
合作探究5: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那么,网络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何启示?
 
 
【效果测试】
 
1.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聋发聩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2.“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3.“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   )
 
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 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 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123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xx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xx年
报纸总印数(亿份) 246.8 211.3 263.3 318.4 329.3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280799 647762 2332164 2931682 3381466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38056 91572 383513 526483 585007
互联网用户(户)     7213 3014518 9021717
 
对以上表格反映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报纸业发展缓慢,呈现被其他大众传媒取代的趋势
 
b.广播业发展最快,广受观众欢迎
 
c.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d.互联网集前三者的优势于一身,但费用昂贵,因此发展受到制约
 
5.民国初年,生活在上海的某君能够享受到(   )
 
①打电话与女友约会   ②坐小汽车逛街   ③穿着中山装看电影   ④喝着咖啡读《新华日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b 2.a 3.d
 
【效果检测】
 
1.d 2.d 3.b 4.c 5.d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711.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