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1-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感悟与思考
   在时下的电视荧屏上,一幕幕宫廷戏方兴未艾,从汉武大帝到唐太宗,从武则天到康熙、乾隆……,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帝王们或是东征西讨,或是宫廷争斗,或是微服私访,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帝王形象。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上,从秦始皇到清宣统帝,一共产生过320多位皇帝。
  思考与判断:中国的皇帝制度是怎样产生的?你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归纳与运用
【知识归纳】
 一. 至高无上的皇权
1. 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2. 皇帝制度的确立:
(1)皇帝称号的由来:
(2)皇帝制度—— 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1. 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三公九卿”
2. 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相互牵制
三.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郡、县两级官制:
(1)郡: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2)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
四. 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1. 秦的疆域:东西南北四至
2.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1)颁布秦律:
(2)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3)统一文字:
(4)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等:
3. 秦朝灭亡:秦的暴政引发农民起义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知识运用】
1.   对历史人物我们应如何评价?
用正确的唯物史观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坚持“四个一”:一是坚持一个正确的观点,即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伟大动力;二是坚持一个正确的标准,即以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三是坚持一个正确的原则,即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四是坚持一个正确的方法,即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与过。
[例1]如何评价秦始皇?
[解析]评价历史人物一般解题思路:先简要概括,再分别结合史实辩证论证其功过表现与影响(以史为重,史论结合),最后总评。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功过是非都非常鲜明的人物,对其评价可依据什上面的要求作答。
[答案]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其功过是非都对我国历史产生了了深远影响。
功:完成统一,结束割据,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成为封建社会主要的政治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北击匈奴,南伐越族,巩固了国家统一,形成了幅员辽阔的疆域。
过: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严刑峻法;赋税繁重;兵役徭役繁重。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需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但也有明显的弊端: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统治,皇帝个人作用对政局影响大,容易产生腐败和专权,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积极意义日益减少,消极因素逐渐增大。1234
[例2]秦朝确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①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解答此题时可以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的影响等角度思考。是从政治角度,则主要是从经济角度分析的。
[答案]d
 
3.   了解我国古代重要工程及交通事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国家政权的巩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3]古人坐船从位于漓江的桂林直达位于湘江的长沙,这种情形最早只可能发生在(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因为沟通漓江和湘江的运河灵渠是在秦朝时开凿的,所以此题的答案是比较明显的。
[答案]d
 
拓广与探究
[例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论及秦亡时曾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挺谪戍之徒,圜视而合纵,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柳宗元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论证你对这一论点的看法。
[解析]此段材料是柳宗元对秦朝灭亡原因的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首先是要读懂材料,正确理解柳宗元的观点。其次是要结合课本内容,正确分析、评价这一观点。
[答案]①柳宗元的中心论点是秦朝的灭亡是因为其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
②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③因为秦朝为了加强统治,实行严刑峻法,加重赋税,大量征发兵役和徭役,结果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发生。秦朝的统治是被农民起义所推翻,而不是因为地方分裂或者叛乱,所以和郡县制没有关系。
 
[例2]《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录了秦统一六国后群臣进行的一场宫廷辩论: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了解了这场辩论的经过,请你想一想:
①      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② 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他采取“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1234
[解析]此段材料主要讲述的是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实行何种政治制度的问题。结合课本内容,到秦朝为止,还只出现过两种地方制度,即分封制和郡县制,结合材料中两人的观点,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① 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在秦朝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
      ②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他采取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
 
巩固与测评
【基础练习】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秦国    d.秦朝
2.秦国能灭掉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
a.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     b.秦国是六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c.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     d.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
3.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一诗中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的“秦王”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
a.公元221年    b.公元220年    c.公元前220年    d.公元前221年
4.以下有关嬴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立志效法古代明君
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5.秦统一后设置的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县令
6.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7.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8.秦朝时期,疆域辽阔,其中西至(   )
a.新疆      b.临洮、羌中    c.巴尔喀什湖   d.里海
9.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当地却没有人认识。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
a、统一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文字
10.电影《英雄》中,无名(刺客)对战长空(刺客)时,给一旁抚琴的老者一把钱币,钱币有刀状、铲状等各种形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的封建社会最为广泛流通的货币一直是(   )
a.秦半两钱  b.五铢钱  c.圆形方孔钱  d.银锭
11.有人曾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
a.社会治安混乱            b.刑法严酷,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处治
c.人们的法制观念淡漠      d.国民素质不高
 
【综合运用】
12. 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出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百姓犬入禁苑中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田律》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1234
a.战国秦汉时期的法律非常严酷
b.封建君主力图把山林湖泊占为己有
c.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d.《田律》中的规定是不科学的,说明人们还不尊重客观规律
13 周武王主张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是
a 都是片面的   b 都是相对进步的   c 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 有利于封建统治
 
【开放创新】
14.右图是秦朝统一使用的秦半两钱。从它的样式等方面来看,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再想一想,这种形制的货币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哪些影子?
(点拨:仔细观察,可以从铸造、使用、影响等方面来思考,言之有理均可。)
第2课参考答案
 
思考与判断: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秦王嬴政自称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了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力的制度和方法,创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主要由三点组成,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皇帝制度不仅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它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皇权的至高无上很容易导致暴君、昏君的出现,皇帝的个人品质对国家和社会将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
巩固与测评:
1、c   2、b   3、d   4、b   5、a   6、b   7、d   8、b   9、d   10、c   11、b
12、c   13、b   
14、信息:式样简单,便于大量铸造,满足流通全国的需要;中间有孔,可以穿绳,便于携带,有利于流通;后来的王朝都模仿这种铸币样式,影响深远等等。影子:我国当今银行的行徽都是圆形方孔为蓝本;我们今天的硬币虽然中间没有方孔,但仍是圆形,部分承袭了古代的货币形式;文学上描写一个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往往说“钻到钱眼里去了”;漫画上把贪官的两只眼球常画成圆形方孔状,等等。
15、(点拨:此题实际上是要你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我颁布了秦律;我北逐匈奴,进占百越,开拓了疆域;我修筑长城,修建驰道;我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和车轨,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我是千古一帝。
秦朝人民的诉状:你修长城,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徭役繁重;一人犯法,诛连家族和邻里,刑法残酷;你要我们将收获物的2∕3交给你,赋税沉重;你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你是一个暴君。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606.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