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第15课辛亥革命教学案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1-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与改良派的论战;武装起义;武昌起义;中国民国的成立;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一、重点分析
同盟会建立的条件和性质的分析是重点。
(一)建立条件:
1、经济基础:20世纪出,民族资本主义的比较迅速的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4、组织基础: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建立。
(二)同盟会的性质:它是在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的基础上组成的,但它不同于以上各团体,从其组织形式、组成人员成分、政治纲领和章程上看,它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二、难点分析
武昌起义的条件是重点。
1、经济基础:汉口的自然经济解体早,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早,此外这一地区,交通便利,煤铁资源丰富,也便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随着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形成了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这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
3、群众基础:武汉地区帝国主义入侵较早,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这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4、起义准备: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长期的起义准备。5、熊秉坤、金兆龙等人的革命主动精神。
自主探究
通过阅读教材预习掌握这些问题,上课时由教师或各小组进行预习检测。
1、辛亥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有哪些?(阅读课本第一目第一段找出两点,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其性质和目标是什么?(第一目第一段大字和小字)
3、中国同盟会的性质、宗旨、机关刊物。(第一目第二大字)
4、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内容和评价。(第一目第二段小字)
5、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和影响。
6、广州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7、武昌起义爆发于何时?起义胜利后采取了哪些措施?起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材第二目)
8、中华民国建立的概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地位和性质。
9、作为清政府大官僚的袁世凯为什么能当时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讲授学案
[重难探究]
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搅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什么?这具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对防止、限制袁世凯专权有何规定?

二、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请就上述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1234

跟踪练习
1.19xx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
①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  ③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  ④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d、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4、(xx上海历史,a组8)“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5、中华民族在近代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其中为近代中国民主政体的建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6、辛亥革命失败给中国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
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最凶恶的敌人②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③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  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是行不通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课堂小结]
 
检测学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是
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清政府内外交困 ③清政府拒绝任何形式的改革 ④戊戌变法的失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含义是
a.反对民族压迫          b.反对满族统治        
c.反清复明              d.反对清朝封建统治1234
3.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4.三民主义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主要矛盾?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的矛盾         d.中国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5.孙中山盛赞黄花岗起义“与武昌起义并寿”。主要是指
a.这次起义的规模巨大                b.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c.反映了革命党人的英勇气慨          d.推动了国内革命形式的发展
6.武昌起义得以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a.革命党人在其他地区的起义打击了清王朝      b.武昌地区革命形势高涨
c.危急时刻革命党人的革命主动精神            d.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7.19xx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提高了国民的地位
c.在中国建立了民主共和的国家       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9. 19xx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是指
a.中华民国成立        b.《临时约法》的颁布    
c.清帝下诏退位        d.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0.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 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制度   b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 给予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 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11.辛亥革命爆发后,江苏在宣告独立时,仅"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都督。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主要现象是
   a.辛亥革命迅速扩展                      b.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旧官僚投机革命                        d.民族资产阶级软弱1234
12.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失败,这在根本上是因为
a.中国 广大民众觉悟程度太低        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
c.帝国主义的干扰和破坏             d.中国自然经济残余的影响
13.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 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d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14.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是指它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的依靠力量
  c.动摇了封建制度根基          d.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二、非选择题
15. 阅读下列材料
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xx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xx的专制阶级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xx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摘自《孙中山选集》第587页
请回答,
(1)孙中山在上文中指出的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除孙中山总结的原因外,造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

(3)谈谈你对孙中山上述讲话的认识。

参考答案:
[重难探究]
一、(1)原则:主权在民;政体:“三权分立” 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意义:否定了君主专制
(2)规定临时大总统在国务员辅佐下行使行政权,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二、提示:
成功方面:推翻了中国xx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方面: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检测学案
15、①革命派向xx势力及帝国主义妥协。革命派急于求成。缺乏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坚强的革命政党。国内各种xx势力联合并与帝国主义勾结。革命党人当时没有认清袁世凯的反动本质而拱手将政权交给袁世凯。②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并以军事威胁、经济封锁、外交孤立等手段对革命派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③孙中山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不断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以利于下一步的革命斗争,表现了他不屈不挠坚持民主革命斗争的崇高精神。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604.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