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_地球的内部圈层导学案2

高一地理教案 2015-01-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学习目标  说出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1)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成分
作用




氮气
构成有机体的重要元素
氧气
一切生物①________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对地面有②______作用
臭氧
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水汽
影响③__________的重要因素
 
 

(2)垂直分层
ⅰ.依据:垂直方向上大气的物理性质和④__________发生变化。
ⅱ.分层:a为⑤________,b为⑥________,c为高层大气。
ⅲ.分层特征
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⑦______,原因在于⑧______是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因而空气的对流运动十分显著。
b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⑨__________。原因是该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该层大气上部⑩____下部?____,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ⅳ.与人类的关系
2.水圈
(1)组成
(2)作用:水分和热量的不同组合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类型。水溶解岩石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满足生物需要。水循环可以调节?__________,净化大气。水几乎伴随一切自然地理过程,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
3.生物圈
(1)组成:由地球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圈层。
(2)特征:生物圈分别存在于?______、?________下层和地壳上层,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______的圈层。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 地球的外部圈层
读下图,完成1~2题。

1.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
读下图,回答3~5题。

3.b圈层的主体是(  )
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海洋
4.a、b、c、d四圈层中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的是(  )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5.c圈层中的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大气          b.水           c.土壤         d.生物
6.读“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为(  )
                      123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方法技巧练                   
方法 图示法记忆大气圈各层次的大气运动状况
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问题。

(1)a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__。
(2)b层________部冷________部热,气流以____________运动为主。
(3)在a、b、c三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层。现代飞机多在________层飞行,因为该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中有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________层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复杂的天气现象发生在________层。(填字母)
方法技巧 

(1)对流层

(2)平流层

教材p28 思考
本思考题旨在使同学们认识到同人类关系密切的淡水以及人们接触最多的河水所占比例的微小,增强珍惜水资源的观念,并能审视自己的行为,养成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材p29 思考
耗资巨大、举世瞩目的“生物圈2号”实验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其失败的原因很复杂,但根本的一点在于人工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由于缺乏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只要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由于土壤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部分二氧化碳与建筑“生物圈2号”所用的混凝土中的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氧气含量的下降,以及由于没有调节好内部气候而导致的粮食歉收,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生物圈2号”实验尽管没有获得成功,但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向世人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的、可以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应当努力保护它,而不是破坏它。
教材p29 复习题
1.地壳和地幔之间存在一个莫霍面,地幔和地核之间存在一个古登堡面。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壳中主要的化学元素有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的厚度不一,一般来说,大洋地壳较薄,主要由玄武岩之类密度大的岩石组成,大陆地壳较厚,表层主要由花岗岩之类密度较小的岩石组成。与地壳相比,地幔的化学组成变化不大,但其温度、压力随深度增加变化较为显著。地幔又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其中,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处于熔融状态的软流层。地核的化学组成主要是铁和镍。地核又可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外地核呈熔融状态,内地核为固体金属球。总体来看,各层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到地核,温度已增高到2 000℃~5 000℃,与太阳表面的温度差不多。
2.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氩等。依据温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可将大气圈分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对航空飞行十分有利。高层大气的密度非常小,且在该层中存在电离层,它能够反射无线电波。
3.水圈的主体是地球上的海洋,另外还包括陆地上的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沼泽水等。
4.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空间,而是存在于水圈的全部、大气圈下层和地壳上层。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生命活动 ②保温 ③天气变化 ④运动状况 ⑤对流层 ⑥平流层 ⑦降低 ⑧地面 ⑨递增趋势 ⑩热?冷 ?天气现象 ?平稳 ?反射无线电波 ?湖泊水 ?冰川水 ?自然带和自然景观 ?气候 ?水圈?大气圈 活跃123
基础达标练
1.c 2.b [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该景观的主体是瀑布,属于水圈。]
3.d 4.b 5.d [通过读图可以看出,a为岩石圈,b为水圈,c为生物圈,d为大气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其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水量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水圈中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在生物圈各组成因素中,生物是最活跃的因素。]
6.d [地球上的不同圈层具有不同特征,其中的生物圈在其他各个圈层中都有渗透,与图中的①符合,水圈存在岩石圈之上,据此可知②为水圈,③为岩石圈。]
方法技巧练
(1)地面 (2)下 上 水平 (3)a b 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大气平衡 b c a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的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高度,a、b、c表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各层的曲线反映了气温变化的特点。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dilijiaoan/26160.html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