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人口思维导图]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导学稿

高一地理教案 2015-01-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预习练习】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              和             的总和。地域文化则是指在                                                     现象。
一、外国文化与人口
1、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对于人口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像       、         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就很大。 
2、在许多发达国家,晚婚乃至不婚、不育者司空见惯,这显然可以降低                。
3、在许多西方国家,            不够稳定,        较高,        较多。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一般会降低出生率。
4、           教影响下的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出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二、中国文化与人口    
    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         等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                    、
二是                             、三是                                      、
四是                                       。中国传统人口文化中的一些        被逐渐革除,代表                                的优秀文化得到发扬光大。1234

【课内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能使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因素有
①婚姻关系稳定 ②有宗教信仰 ③初婚年龄高 ④离婚率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形成多育多子的传统生育观的根源是
a.“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       b.劳动力增值能增加家庭财富
c.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底下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xx年元月6日,是我国大陆“13亿人口日”,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会,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据此回答3---5题。
3.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人口基数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人口死亡率低                         d.国外人口迁入
4.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
 a.养老保险制度较为完善
 b.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d.人口增长模式处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阶段
5.从人口普查资料可以看出,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是
a.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        b.城市环境问题较为严重
c.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          d.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更突出
二、综合题
1.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a.印度       b.埃塞俄比亚        c.法国         d.俄罗斯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为了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对人口问题的特别关注,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xx年底,中国总人口已近13亿。
材料二:目前,我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从总体上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文盲率为6.72%,农村小学教育质量还比较底,初中毕业生能进入高中的只有30%,而高中毕业生进入各类大学的则只有30%左右。我国的大学入学率只有美国和加拿大的1/20.平均每1万人口中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数量,日本是中国的530倍,德国是中国的236倍。尽管我国拥有一批世界上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但数量极少,人口总体的文化程度(12岁及以上人口)1964年为2.3年,1982年为4.6年,1987年为5.1年,1990年上升5.5年,只接近小学水平。1234
(1) 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人口面临着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无关系?

(2)你认为目前我国民众的人口观、婚育观与传统观念相比有了哪些变化?

【课后作业】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
a.16.7%    b.14.3%    c.0.9%    d.1.2%
2.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3.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4.地域文化是指
a.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b.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形象
c.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
d.一个国家所包括的所有物质财富
5.与婚姻的稳定程度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比较稳定                b.我国离婚率正逐年提高
c.发展中国家生活贫困,不稳定      d.美国再婚率比较低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文化发展到今天,人们的婚育观念已基本相同了
b.德国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所以人口增长率较低,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c.婚姻关系的不稳定使人口的出生率居高不下
d.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大都不反对人口的增殖
二、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历史上,美国出现过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既有大量的欧亚移民,也有血腥的奴隶贸易,还有西进运动的国内移民。
(1)19世纪欧亚移民对美国经济发展起到哪些促进作用?

(2)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逐渐增加,xx年全国人口流动超过1.2亿,读下图回答问题。
 
xx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
 
xx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①xx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的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②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果。
 

【课内练习】
选择题:ccabd
综合题
1.(1)人口老龄化;(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3)c。
2.(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口数量过多,二是人口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还很底。这些问题的形成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如早婚早育、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亲上加亲、“学而犹则仕”、安土重迁等有很大关系。
(2)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从“学而犹则仕”到“全民皆商”,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课后作业】
选择题:acdbbd
综合题答案:(1)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带来了必要的技术和经验。1234
(2)①c
②主要原因:人口流入地区收入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就业机会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直接结果: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和流出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dilijiaoan/26146.html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