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区别]7.6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 2015-01-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商业中心的形成、兴起、职能、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2.了解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的因素。

能力目标

1.读图分析:能够读图说明商业中心形成和分布的特点。

2.读图分析:能够读图说明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分布特点。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深入生活、勤于思考的习惯,并提高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商业中心形成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商业网点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的方法。

2.商业网点分布的制约因素分析。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提问:

1.信息时代的电信通信指的是什么?

2.电子通信带来的社会变革是什么?

【引入新课】

电子通信带来了社会变革,也给商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商业活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加侧重商业活动的分布与联系,而商业中心是怎样形成的,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是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

一、商业中心

1.商业中心的概念

广义:主要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           

狭义:城市中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2.商业中心的作用:商业中心是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

3.商业中心的形成: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一定的场合进行。某个地点进行商业活动的人多了,商品交换的数量、品种多了,就逐渐发展为市场,成为商业中心。

在许多国家,商业中心往往是以寺庙、教堂、行政中心、广场或居民密集点为中心自发形成的,而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4.商业中心的分类:根据商店的数目、规模、商品的种类及服务范围等方面,可把商业中心分为商业街和商业小区。

5.商业中心的区位:学生读“西安市主要商业街”和“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服装市场”图,回答:“西安市主要商业街”和“西柳服装市场”的布局符合什么原则?(布局原则:商业街布局在城区中心位置──市场最优;商业小区布局在城区外围──交通最优)

学生回答:“西安市主要商业街”布局在人口密集和市场广阔的城市中心地带,符合市场最优原则;“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服装市场”布局在交通便利、地价便宜的城市外围地区,符合交通最优原则。商业小区多建在居民小区中,如粮店、小型综合商店、副食杂货店。

二、商业网点

1.商业中心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商品的地区差异有关。

2.商业中心的密度: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社会、经济共同影响和制约商业网点的分布。

学生思考:商业网点是不是越密越好?(合理分布)。

3.商业网点的效益:近的效益好,远的效益降低。

4.组织形式:读“山区的商业网点示意图”和“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示意图”回答组织形式的差异和原因?(人口稀少地区:流动服务的灵活组织形式,如货郎担和大蓬车。人口稠密地区:交通方便,形式固定,如商业街、商业小区)      

提问:电子计算机给组织形式带来什么变化?(电子计算机带来的变化:电视、网上购物、电子商务)

提问:读“山区的商业网点示意图”和“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示意图”,分析商业网点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1)地势崎岖的崇山峻岭地区,高寒的高原地区,往往人烟稀少,交通极其闭塞,商品流通网络难以伸展到那里。平原地区一般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商业网点设置可采用相应规模的固定布局。(2)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可为商业提供庞大的市场,商业网点布局的地区范围广、密度大。由于商品(如农产品)存在地区或季节差异,要求组织合理而又便捷的商品流通。(3)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我国经济东部发达,西部较落后,且人口东密西疏,因此我国商业经济活动呈现东强西弱的特征。(4)商业网点的布局,多集中于城市,广大农村的商业网点分布比较稀疏且规模也小。12

【巩固新课】

[典题分析]

读图回答

(1)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填入相应的空格。城市:a    ;b    ;c    ;d    。湖泊:e    。

(2)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芝加哥成为商业中心的原因。

[答案](1)a纽约;b费城;c匹兹堡;d底特律;e密歇根湖。(2)芝加哥地处密歇根湖南端,中央大平原以北,地势平坦,水陆交通极为方便,商品集散的优良的地理位置;芝加哥为美国中部最大城市和机械冶金、肉类加工等工业中心,拥有很强的商品生产能力,中部平原及五大湖的经济腹地广阔。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总结解题的关键:

1.熟悉地理分布,有很强的空间概念;2.熟悉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3.能够熟练掌握美国的工农业的分布。

[课堂训练]

1.下列关于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几个较大规模的商业网点
    b.人口稀少的地区,不便设置商业网点
    c.商业网点都应该设置在经济发达地区
    d.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只受人口分布和交通条件的影响

[答案]a。

2.沃尔玛购物广场和部分超市分布在城市的边缘地区,其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高等院校云集    b.劳动力廉价且丰富    c.交通方便    d.附近居民购买力强

[答案]c。

3.读我国重要商业中心图,回答:

(1)我国的商业中心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的东部地区,在地形上以    为主,属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2)大型商场大多分布在    、    或    沿线。其中南方商业中心多分布在    沿线,北方商业中心多靠    分布。(3)与东部相比,西部地区商业    中心城市较少,分析其原因。

[答案](1)交通便利;平原和盆地;三。(2)沿海;沿江;铁路;河流;铁路。(3)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商品生产能力弱,人口少,消费量少。

【板书设计】

一、商业中心

1.商业中心的概念
    2.商业中心的作用
    3.商业中心的形成
    4.商业中心的分类
    5.商业中心的区位

二、商业网点影响因素

1.商业中心的形成
    2.商业中心的密度
    3.商业网点的效益
    4.组织形式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dilijiaoan/26115.html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