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原理月相成因|《月相的变化成因及其观测》网络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 2015-01-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

(1)知识目标

①掌握月相的概念,月相产生的原因。

②学会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并掌握其变化的规律性。

③联系实际,分析月相变化的应用意义。

④学会根据不同的月相形状,判断时间、日期、方向。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运用“月相成因图”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即探究图示反映规律性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③通过对月相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诗词的理解水平。

④通过模拟望远镜的使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逐步形成自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在展示自我时注重科学性。

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情感。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1)学习任务

①抓住晴天机会,安排学生在农历月初的傍晚开始连续观察月相,并坚持绘图记录,掌握规律。

②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形象地介绍月相产生的原理,培养空间的想象能力。

③望远镜的使用和调节

(2)学习要求

①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以月相的成因、变化及其观测为中心,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语言交流和在线讨论方式)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②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运用发现、探究、协作、讨论学习方法,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③注重本课网页素材和相关网站的学习资源利用,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等)

1.学习特点

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对天文学科和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不一,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较低。

2.学习习惯

高一学生知识面较狭隘,习惯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己动手操作能力。

3.学习交往

高一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交往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打√)

(1)web教室(√)  (2)局域网     (3)城域网

(4)校园网     (5)internet(√)  (6)其它

2.学习资源类型(打√)

(1)课件(网络课件)(√) (2)工具    (3)专题学习网站(√)

(4)多媒体资源库      (5)案例库   (6)题库

(7)网络课程(√)     (8)其它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等)

◆《天文教材资源》:月相的成因、变化及其观测等,其文本资源整理在学校网络系统的虚拟天文网站(ip:192.168.66.250)。

◆《天文媒体资源》:月相的成因、变化及其观测等的动态视频文件;与教材有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等,收集于学校网络系统的虚拟天文网站。(ip:192.168.66.250)。

◆《各种虚拟动画》:虚拟望远镜等观测月相的工具以及虚拟月相运动以及变化的flash收集在专题学习网站中。

四、学习情境创设

1.学习情境类型(打√)

(1)真实性情境(√)  (2)问题性情境(√)12

(3)虚拟性情境(√)  (4)其它

2.学习情境设计

(1)真实性情境:实拍的观测太阳黑子的视频以及自己拍摄的月球照片。

(2)问题性情境:月相的成因、月相的变化规律、如何去观测月相、如何操作望远镜等问题。

五、学习活动的组织

1.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1)抛锚式(√)

相应内容:月相的成因及其变化规律。

使用资源:地理课本、媒体资源及其月相相关学习网站。

学生活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整理;问题发现与解答。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学习资源获取路径的指导;问题解答咨询。

2.协作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1)伙伴(√)

相应内容:如何操作望远镜?如何进行观测等。

使用资源:地理教材;媒体资源;相关网站。

分组情况:全班分18小组、每3位学生为小组协同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问题并发表论述。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作品反馈学习问题

类型:(2)协同(√)

相应内容:共同商量探讨解决本节提供的在线测试。

使用资源:地理教材;媒体资源;相关网站。

分组情况:全班分18小组、每组3位学生、全班协同讨论。 通过协作讨论区对学习问题发表论述。 归纳概括整理得出结论。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通过观看“明月几时有”flash mtv导入让学生先有“月球”的概念;通过学生自己观看“月球介绍”视频,自己对比两张图片,分析月球的表面上到底有些什么;通过观看“月相的成因”视频和观看“月相变化”flash让学生自己分析出月相变化的真正原因;之后,通过“模拟望远镜“等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操作望远镜的能力;由学生通过自己平常的观测来向大家展示“月相的变化规律”;通过一首唐诗,让学生逐步学习月相变化与唐诗的关系,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在线测试,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师生互动,掌握月相的作用;最后通过观看“杨利伟太空游”视频,增加同学们的爱国情感。

六、学习评价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1)堂上提问(√)     (2)书面练习    (3)达标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5)合作完成作品  (6)其它

2.测试内容

李白“静夜思”中的月相等5题月相题目、望远镜快速操作、月相如何应用于实际等。

七、教学板书设计

1.2 月相的成因、变化及其观测

一、月面缆胜

二、月相的成因
   1.新月
   2.上弦月
   3.满月
   4.下弦月

三、月相的观测
   1.肉眼
   2.双筒望远镜
   3.虚拟天文望远镜

四、月相的变化规律

五、月相与诗词

六、月相的利用

七、登月计划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dilijiaoan/26112.html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