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 2015-01-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一、课程描述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内容有两个主线,一个是气候资源的特点,包括作为资源的共性以及自身的特性,二是气候资源的利用,具体围绕农业和建筑两个部门展开分析。我们说自然界存在客观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和改变,人类要对自然资源加以利用,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资源自身的客观规律,即掌握并遵循气候资源的一些规律和特征,才谈得上正确、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才能获得最大、最优的社会、经济效益。所以先要讲清气候资源的共性和特性,在此基础上,就人类的各个生产活动(部门)重点探究如何正确、合理的利用气候资源。

--思路:由于本课内容十分接近生活,而且桐庐中学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较完善、面较广、综合素质相对优秀,故选择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教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较为合理,并适当提供学生展现主体地位的天地,运用贴近生活的感性直观教法,从学生生活入手来化难为易,并重点突破气候资源在各个部门(特别是农业和建筑业方面)的利用。这对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有较大的帮助。

教学主要手段: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冬季来了,天气是越来越冷了,同学们学习累了一天,晚上回到家最希望的是什么?要是睡觉以前能洗个澡、而且是热水澡那就更好了!或者用热水洗个脚也是蛮舒服的。那同学们想想看,你会用什么方法加热冷水?哪种方式最经济实惠、方便而且环保?

图片设疑:出示“自动跟踪式太阳能热水器”图,问:这是什么装置?这个太阳能热水器与我们通常看到的太阳能热水器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回答:是通过两个凹面镜反射聚焦加热的,而且是可以转动的,想必可以自动的跟踪太阳以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能,因为垂直照射情况下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最多。

(一)气候资源的性质

1.气候资源的共性

教师承转:观察的非常仔细,这就是自动跟踪式的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辐射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看到更多类似的利用方式。

图片展示:人类利用气候资源的各类图片──太阳能汽车、放飞风筝、风力发电、降水在农业种植方面的利用等。最后综合展示四种主要气候资源典型利用的图片资料,使学生初步对气候资源的利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教师补充归纳: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都被我们人类广泛利用,我们把他们统称为气候资源,他们都能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以满足人类的需要,这就是作为资源的共性。当然我们对资源的利用,不是直接拿来就可以了,而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才能更好的利用。

2.气候资源的特性

过渡:既然气候资源能为我们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我们要对气候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那么首先我们要了解气候资源的特点,即气候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较有什么特别之处。

图片展示: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与中国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图

教师提问:前者是气候资源,后者属于矿产资源,这两种资源在分布形态上有何不同?

引导学生回答并小结:面状分布与点状分布的区别,并得出结论──气候资源具有普遍存在的特点,差别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123

资料展示:棉花对热量的要求:发芽10.5℃~12℃,现蕾19℃~20℃,吐絮20℃~30℃,整个生育期≥10℃的积温至少为3000℃,否则就不能正常生长。教师提问:这反映出什么?

学生回答:植物的生长需要满足一定的热量条件才能进行,反映出气候资源只有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才具有资源价值,即气候资源具有数值特征。

图文资料展示设问:由于我国季风活动有强有弱,降雨的年际变化比较大,如98年在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洪灾与旱灾对比照片各一张。这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降水是变化的,也就是说,气候资源是一种变化中的资源,有较大的变率。

引导学生小结:气候资源具有三大特性──普遍存在性、数值特性、较大变率性。

(二)气候资源与农业

教师承转:我们了解了这些规律,那就可以为更好的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

视频链结:气候资源与农业

教师提问:从刚才的录像中我们了解到哪些信息?

表格分析:我国三个不同的地区气候资源与种植制度比较表格。

教师引导小结:从中我们了解到气候条件(光、热等方面尤其突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结合刚才的录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源数量和结构不同导致不同的种植制度,即一个地区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该地的种植制度。

引导提问归纳:既然不同地区其气候资源不同,我们在开发利用的时候应采取的原则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因地制宜”。

教师承转:富春江什么时候是丰水期?什么时候是枯水期?我们能否把丰水期的水留下来在枯水期时用?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归纳小结:正是由于气候资源具有较大的变率,所以我们在开发利用时要因时制宜。

黄瓜图片悬疑:照片中所示何物?它一般在什么时候成熟上市?

教师引导追问:正是由于我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黄瓜,都不知道它究竟应该是什么时候成熟的了,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呢?

教师补充小结:除了大棚种植外,还有温室种植、地膜覆盖等农业生产措施,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数值范围要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先进的生产措施,我们才能“四季鲜花开不败,常年都有好瓜菜”,而且种出来的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异,获得的经济效益也很高。

(三)气候资源与建筑

1.光照与建筑

图片展示:桐庐中学新校区效果图

引导提问:体育场有何特点?为何要如此设计?学校周边街道走向如何?又是为什么?

鼓励归纳:要保证建筑物四面都有比较好的光照条件,比较合适的是其走向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即街道规划上可以考虑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2.风向与工业布局

引导提问:(1)在一个常年盛行一种风向的地区,我们把可能对大气造成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哪里比较好一点?
              (2)在季风区,又如何布局较合理?
              (3)在风向多变区呢?

示意归纳:某地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那么一般把工厂布局在该风向的下风向处;如该地盛行季风,那么工厂一般布局在冬夏风向垂直线的市区郊外;而在风向多变区,则要布局在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123

教师设问:那我们桐庐呢?给出桐庐市区示意图,以及一些条件──居民区、绿化带、化工厂等,问:我们桐庐如何布局比较合理?

学生活动:做家乡的小规划设计师

指导学生课堂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在市区示意底图上画出图示,然后相互交流、修改,最后请学生代表拿着讨论成果上讲台向大家展示(实物投影),并讲解如此布局的原因。教师鼓励并给出参考意见(在多媒体课件上动态展示),指出关键点:桐庐位于季风区,化工厂要布局在冬夏风向垂直线的市区郊外。

课后延伸:让学生课后去了解实际布局是否如此。

(四)气候资源与交通

时事资料过渡(图文):美国东部遭遇严重暴风雪袭击,海陆空交通大受影响。道路出现积雪,引发多起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芝加哥、伊利诺伊州及华盛顿的机场航班出现延误,大批旅客滞留机场。

归纳小结:交通部门与气候也有密切的关联,所以我们进行海陆空交通设计时,要尽量避开气象灾害的多发区,以保证运行的安全和较大的经济效益。

(五)气候资源与其他部门

教师承转:除了在农业、建筑、交通等部门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外,国民经济的其它各部门也在充分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源,为我们服务:

图片展示:旅游方面──雾淞、冰雕……

医疗方面──疗养院、避暑山庄……

体育方面、商业方面……

(六)板书投影总结:

按照教师以下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本的结构和内容。

(七)提高练习

桐庐纬度位置约为29°48`n,如果要在市区建筑两幢住宅楼,楼高设为h,楼的走向如何布局较合理?如果楼的走向为正东西向,且一南一北布局,那么两幢楼之间的间距至少达到怎样的要求才能满足北楼底层居民的日照条件?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dilijiaoan/25972.html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