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海南省高考政治|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专题复习:公民的道德生活

高三政治教案 2015-01-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思维互动启迪
考点归纳
考点一、家庭道德
1.家庭道德的含义
调整各种家庭关系的道德就是家庭道德。
2.家庭道德规范的作用
家庭道德规范,作为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交往中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引导、激励家庭成员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对家庭和睦、家人安康、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3.家庭道德的产生
家庭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产生的。
考点二、家庭美德
1.家庭美德的含义
家庭道德中的精华,就是家庭美德。
2.我们所倡导的家庭美德基本规范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3.如何培育
家庭道德是一种亲情道德。培育家庭美德,也就是培育亲情的过程。
(1)亲情的培育,有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
(2)亲情的凝聚和升华,有赖于家庭文化的培育。
(3)邻里友情是亲情的延伸和扩展,是协调邻里关系的情感基础。
考点三、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的含义
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2.职业道德的特点
职业道德规范,往往采取自定章程的形式,从而使这种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强制性。
3.职业道德的作用
职业道德对于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保证各类生产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高,这使职业道德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意义更加显现。
4.职业道德规范
(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也是企业对员工的起码要求。
①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是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②精益求精、勇于创造,才能达到敬业的新境界,是职业道德高尚的表现。
(2)诚实守信
这是一个人立身社会的基本准则,即为人之本。更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
(3)办事公道
是指在各种职业活动中待人处事要公正公平,公道正派,合情合理,这是职业交往中的一项重要原则。
(4)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这是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和集体主义原则在职业道德中的具体体现。每个从业人员都应自觉地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落脚点,把群众最为关心和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把群众意见最大的问题作为工作首先要解决的突破点。同时,在职业活动中要发扬奉献精神,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关系,在全社会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道德风尚。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更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更高境界。
5.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
(1)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首先要端正职业态度。职业态度,本质上是工作态度,这是衡量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
(2)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包括维持个人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和承担社会义务三方面内容。
(3)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还要学习职业道德知识。参加职业培训,不仅要学习职业技能,更要学习职业道德知识。123
(4)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其最终目的在于提升职业生涯中的人生境界。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考点四、社会公德
1.社会公德的含义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社会公德的特点
它有两个特点:第一,社会公德具有普适性,它适用于全体公民,是对所有公民提出的要求。第二,社会公德具有更明显的公共性,它维护的是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
3.社会公德的作用
社会公德的内容涉及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设施等许多方面,对于维护公共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社会,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展,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一个人是否养成了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体现着这个人的文明素养,社会成员能不能普遍遵守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因而,社会公德成为衡量文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4.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
(1)文明礼貌
这是社会公德的首项规范,既反映了现代社会公共交往日益频繁的要求,又体现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它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
(2)助人为乐
它的最大特点是无私的、发自内心地对他人的关怀,他要求人们把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扶危济困、见义勇为作为崇高的道德义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助人为乐包含了对他人的关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3)爱护公物
是我国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
(4)保护环境
是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强保护环境的教育和宣传是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5)遵纪守法
是建立公共秩序的起码道德条件,是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5.如何遵守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遍的行为准则,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规范效力,应该成为每个公民的道德操守。社会公德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普遍树立了公德观念。
(1)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社会公德调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遵守社会公德,既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
(2)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爱心是遵守公德的情感起点和根基。在公共生活中平等对待他人,关心、爱护、尊重他人,越来越重要。奉献爱心,遵守公德,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3)遵守公德,人人有责。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与每个人的行为息息相关,社会公德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待于每个公民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长期坚持。
考点五、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1.道德要求具有层次性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道德榜样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是有层次的。
2.怎样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123
(1)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广泛性要求是先进性要求的前提和基础,先进性要求是广泛性要求的方向和趋势。
(2)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
(3)要积极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积极宣传道德榜样,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考点六、脚踏实地,点滴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学习道德榜样,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找到合适的方法,制定恰当的步骤。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和步骤,都应该重在实践、循序渐进、学会慎独。
1.重在实践
道德学习和道德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人们道德品质的提升,关键是落实在实践中。
2.循序渐进
高尚的道德品质不可能一蹴而就,道德学习和实践,只能按照固有规律,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少及多,由浅入深。伟大和高尚寓于平凡。
3.学会慎独
在道德实践中,要严于自律,始终表里一致。慎独是中国传统道德特别重视的修养方法。越是在个人独处的情况下,越要谨慎,越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无人监督与有人监督一个样。
时政热点链接

山东“双十佳”评选揭晓
XX年2月28日,由山东省济南市妇联、市文明办、市广电局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家庭美德“双十佳”评选结果揭晓:当选“十佳孝老爱亲好儿女”的是:长清区万德镇计生办主任马春梅,济南电视台编导冯菲,天桥区北园街道办事处居民孙朋美,商河县韩庙乡政府检察员杨玉升,历下区经十路社区居委会主任李伟,市中区六里山街道玉函北区社区居民李林英,济南医院公寓管理处副主任张敬伦,济阳县职业中专教师陈昆,章丘市普集镇袭家村农民明春英,济南市润丰农村合作银行职工袁佩颖。
    当选的“十佳环保节约家庭”是:刘丽萍家庭,安守财家庭,李贞寅家庭,李廉恩家庭,陈丽艳家庭,陈香芹家庭,范海燕家庭,姜静家庭,黄杏云家庭,曹传书家庭。
分析点拨
(1)家庭美德就是指家庭道德中的精华。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家庭道德是一种亲情道德。亲情是维护家庭美满幸福的特殊力量。而培育家庭美德,也就是培育亲情的过程。亲情的培育,有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亲情的凝聚和升华,有赖于家庭文化的培育,而培育家庭文化的过程,就是培育家庭亲情、塑造家庭美德的过程。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805.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