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_国家的本质(第一框题)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2015-0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与国际组织——综述

第一框题  国家的本质
 
一、课程标准:
第一框题  国家的本质
1.1 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的区别,说明政体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1.2 比较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理解国家形式既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又包括国家结构形式。
1.3 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资料,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二、专题导语:
环顾世界,在形形色色的国家中,你能找出两个形式完全相同的国家吗?恐怕很难。要解释这种现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你必须清楚国家的本质是什么,然后,你才能说明:国家性质是怎样划分的?不同性质的国家采取什么样的管理形式?不同国家的结构形式又有什么差异和意义?从各具特色的国家中能够归结出哪些基本形式?为什么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不仅仅是主权国家,还有众多国际组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运用正确的方法,理解和分析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究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三、新课教学:
 第一框题  国家的本质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板书)
1、国家是什么(板书)
(1)、国家的产生(板书)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补充:国家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2)、国家的本质属性(板书)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3)、国家的构成要素(板书)
作为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补充:
人口,即国家定居的居民,指同一个国家统治权管辖下的人口。人口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它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国家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基本出发点。
  ——是国家存在的自然基础
领土,即一个国家居民永久居住,从事社会生产的地域。也即是一个国家主权支配下的特定地域。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没有领土,国家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是国家存在的社会基础
主权,即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主权包括管辖权、独立权和自卫权。管辖权包括国有在其所属的领土内的人和事物或发生的事件,除国际法规定的外交特权与豁免以外,有权按照本国法律实行管辖,而且对在国外的具有本国国籍的人也有管辖权。
——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主权国家具备的最重要的因素。
  政权,即政府组织,国家政权是统治阶级实现其对国家统治的工具,对内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对外代表国家。政权也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政权就不成为国家。
  [总结]: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人口和领土是国家的社会基础和自然基础,是国家存在的前提,政权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和体现,而主权则是国家的灵魂,在诸要素中属于首要地位,即使具备了人口领土和政权机关,如果这个政府,一切受命或依附于外国,而本身却没有自主权,不能独立行使,它仍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123
2、国家的性质(板书)
(1)、含义(板书):
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板书):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历史类型(板书)
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根据国家性质划分的。在奴隶制国家,奴隶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甚至奴隶的人身,奴隶主阶级是统治阶级。在封建制国家,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其基础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产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制度的基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二)专政与民主(板书)
1、国家的含义(板书)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2、国家职能(板书)
(1)、政治统治职能——专政
①政治职能是国家的根本职能
②什么是专政
③专政工具
(2)、社会管理职能(板书)
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如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等。
3、民主(板书)
(1)、民主的含义
则是指一种国家制度。是指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2)、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板书)
从民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主实质上是一种对国家进行管理的制度。在阶级社会里,管理国家的权力,从来就是统治阶级的事,被统治阶级是不可能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哪个阶级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就表明哪个阶级在国家的阶级关系中处于统治地位。所以,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世界上不存在着超阶级的民主。我们说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就是从这个角度上说的,真正享有管理国家权力的,只是统治阶级。民主,只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下面,我们再谈谈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补充:民主只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世界上不存在着超阶级的民主。
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补充: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互相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相互依耐,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同时两者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5、两种不同性质的国家(板书)
(1)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
(2)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专政的区别
①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专政的对象也不同。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②人民民主专政是对极少数人的专政
③人民民主专政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
(三)、国体与政体(板书)
1、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板书)
2、政体(板书)
①含义: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②政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a、行使职能            b、维护其根本利益123
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为实现政治统治、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必然要采取某种形式组织政权机关。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用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板书)
(1)、政体的多样性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补充:政体由国体决定并反映国体,国体是主要的方面。但是,政体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影响它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影响等。
②专政政体国体与政体,即是国家制度中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
(3)从国体、政体两个方面看民主制国家
补充:专政即是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它与民主相对立,属于国体的范畴,而专制则与法制相对立,属于政体的范畴。
(4)、民主政体与专政政体(板书)
①实行专政政体的国家历史类型
②全面看待资本主义专政政体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体的优越性
小结:
第一框题  国家的本质
三个主要概念:国家、国体、政体
两对主要关系: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一个区别: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与资产阶级专政政体的区别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723.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