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_积极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高三政治教案 2015-0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背景资料:
材料一:XX年12月,江西、甘肃、浙江等省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纷纷正式启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新疆、福建、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等省(市、区)的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这样,亿万农民将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沿袭几千年的农民“养儿防老”传统,将逐渐被具有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的新农保制度所取代。
材料二:XX年8月19日,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德江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开展新农保试点的重大决策,严格遵循基本原则,认真落实政策措施,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张德江指出,开展新农保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惠农政策,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领会、贯彻落实xx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建立新农保制度的极端重要性,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新农保试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张德江强调,开展新农保试点,要正确把握和严格遵循“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确保政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新农保基金安全,绝不允许挤占挪用。各省(区、市)要科学选择不同类型的试点,使试点县(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为在全国逐步推广探索经验、奠定基础。 张德江要求,新农保试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群众性强的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要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试点顺利实施。要加强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相互支持,形成合力。要加强督促检查,指导政策落实,督促资金到位,及时解决试点问题,及时掌握试点进度。要加强舆论宣传,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大力宣传开展新农保试点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使广大农民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好接受,自愿踊跃参加新农保。
材料三:XX年6月24日,xx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XX年起,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XX年在全国选择10%的县(市、区)试点新的农民社会养老计划。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只要“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农保”。据人保部有关人士透露,中央财政XX年拟安排30亿元,对东、中、西部的各试点省份,给予不同比例的补助。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参加“新农保”的农民,只要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均可领取基本养老金。这意味着“新农保”养老金的领取时点,已统一为60周岁。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而“新农保”应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具体而言,“新农保”有四个要点:“一是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适应;二是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三是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参保;四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新农保”新在增加了对农民养老的“财政补贴”。人保部相关人士指出,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补贴,主要是参照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计算。中央财政对西部省份将按照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80%给予补助,对中部地区,该比例为60%,而对东部发达省份,补助的比例逐省确定。123456
材料四:XX年8月4日,国新办召开了今年上半年中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试点将在“十一”前启动。过去的老农保主要都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知识精析:
(一)经济生活:
1.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纷纷启动,使亿万农民将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沿袭几千年的农民“养儿防老”传统,将逐渐被具有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的新农保制度所取代。
2.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3.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启动,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社会很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农民长期处于低福利、无国家养老的状态。在以往的几十年里,国家积累了工业建设资金,单独建立了城市社保体系。  
4.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启动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在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出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的重大举措。农民享受养老保障后,许多原来自我限制的基本支出,现在就可以放心地去消费了。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5.科学发展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启动,符合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  
6.财政的重大作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启动,体现了财政的作用。中央财政XX年安排了30亿元,对东、中、西部的各试点省份,给予不同比例的补助,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制度在农村实施体现了财政积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的作用。  
(二)政治生活
1. 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正确行使国家职能,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这说明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正确履行了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对人民负责原则。我国国家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制度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农民的殷切关怀。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国家普惠式养老金的出台,是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惠农政策,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         123456
(三)生活与哲学
 1.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适应。我国的社会保障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把基点放在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上。这体现了立足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2.坚持矛盾的观点。我国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劳动者应在履行规定义务的前提下,去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权利,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我国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遵循了从个性到共性再到个性的认识规律。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创新精练:
XX年在全国选择了10%的县(市、区)试点新的农民社会养老计划。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只要“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农保”。回答1-2题
1、上述举措从政治生活角度体现了我国政府
①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③履行组织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④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新农保”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
a.社会救济 b.社会优抚  c.社会福利  d.社会保险
3、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各省(区、市)要科学选择不同类型的试点,使试点县(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为在全国逐步推广探索经验、奠定基础。这体现了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4、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央财政XX年安排30亿元,对东、中、西部的各试点省份,给予不同比例的补助。这属于国民收入
 a.积累中的扩大再生产            b.积累中的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c.消费中的公共消费              d.公共消费中的社会保障
 5、中央财政对西部省份将按照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80%给予补助,对中部地区,该比例为60%,而对东部发达省份,补助的比例逐省确定。材料体现了
 a.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b.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d.矛盾具有特殊性 123456
 6、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参加“新农保”的农民,只要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均可领取基本养老金。这意味着“新农保”养老金的领取时点,已统一为60周岁。从政治生活角度,材料体现了我国政府  
 ①在履行组织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②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③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这说明财政
 a.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b.是解决物价周期性波动的物质基础
 c.是实现收入完全公平分配的物质保证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活问题
 8、只要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均可领取基本养老金。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①表明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③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                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 ①④
 9、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领会、贯彻落实xx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建立新农保制度的极端重要性,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新农保试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这表明
 a.意识对事物发展有推动作用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10、国家加大力度建立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改变许多老人“有钱不敢花”的状况,使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变成消费能力。许多老人“有钱不敢花”的原因是
 a.消费受收入的影响                             b.消费受物价变动的影响
 c.消费受风险预期的影响                      d.消费受消费品供给的影响123456
 11、中国共产党在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又推出了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这一重大惠农政策。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                          b.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
 c.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                          d.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
 12、XX年8月19日,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开展新农保试点的重大决策,严格遵循基本原则,认真落实政策措施,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确保开好局、起好步。国务院这样做是因为  
  a.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扩大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
  b.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c.完善的社保障制度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重要支撑
 d.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提高基本生活水平
 13、国家普惠式养老金的出台,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解决了一系列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是  
①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③经济活动的参加者 ④人民利益的执行者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国家在农村推行普惠式养老金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正致力于        
a.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15、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惠农政策,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建立新农保制度主要靠
a.发挥市场的作用            b.加强宏观调控  
c.发挥计划的作用            d.加大财政和税收力度
16、材料一:XX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XX年安排了30亿元,对东、中、西部的农村推行普惠式养老金制度各试点省份,给予了不同比例的补助;分别按月人均15元和10元的标准,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低保补助资金……。
(1)结合材料一,请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的责任和职能。123456
材料二:我国中部某地区城乡参加新型社会养老保险人数统计表
 
年 份
(年) 城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万人) 占城市职工比例(%) 农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占农村人口比例(%)
1989 35.65 34.5 23.54 5.4
1999 57.88 57.4 27.83 6.8
XX 88.23 86.3 46.15 10.8
 
 
 
 
 
 
 

注:在过去的十多年,该地区车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财政支出中,社保支出的比例年均增长2%.
(2)分析材料二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材料三:XX年12月,江西、甘肃、浙江等省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纷纷启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新疆、福建、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等省(市、区)的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这样,亿万农民将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沿袭几千年的农民“养儿防老”传统,将逐渐被具有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的新农保制度所取代。
(3)结合材料三,谈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②是经济生活;材料没有体现依法行政,④不选。
2、d    新农保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社会保险。
3、c   “试点”、“推广”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4、d   财政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属于公共消费中的社会保障。
5、d   补助的比例逐地区、逐省确定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6、a   ③没有体现;④是哲学。
7、a   b材料不能体现;c、d片面。
8、b    ①④说法有误。
9、c   a否定了双重性;b、d没有体现。
10、c   材料直接体现了消费受风险预期的影响  。
11、d   惠农政策体现执政为民。
12、c   a、b错误;d没有体现。
13、c   ①③明显错误。
14、a   注意关键词“农村”。
15、b   抓住“主要”这个题眼。
16、(1)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加大对普惠式养老金等民生的财政投入,注重经济的平稳增长,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②政府通过经济调节、经济服务等履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关注普惠式养老制度、“三农”、提供社会保障、增加扶贫资金等是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随着经济的发展,中部某地区城乡社保事业都有较大发展。但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投入增幅有待加强。
(3)①建立新农保制度,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的稳定。②建立新农保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③建立新农保制度,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④建立新农保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⑤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惠农政策,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716.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