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论_历史唯物论

高三政治教案 2015-0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专题十】
(知识再现+考点扫描+考题训练)
一、知识再现
                                  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
                             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注意两重性)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反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决定、反作用           社会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
                           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历史唯物论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这一趋势通过不断解决人类
           社会基本矛盾解决。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
           社会历史的    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主体   
方法论:树立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人民群众)         坚持群众观点  123
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意义
                                            
二、考点扫描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正确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考题训练
1、读表:《问候语的变迁》
上世纪7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 上世纪90年代 XX年 XX年
吃了吗 下海了吗 跳槽了吗 买股票了吗 买房子了吗
语言是一种味道,人们依靠它传情达意;语言更是一面镜子,人们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的身影。问候语的变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是变化发展的

2、XX年5月,第41届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开幕。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从西雅图的“太空时代的人类”,到日本爱知的“自然的睿智”,再到上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历届世博会的主题,反映的都是当时人类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表明: (    )
 ①社会存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社会意识能够反映社会存在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许多家庭不愿意自己宝宝属羊,认为生肖属羊的人命运不好。生肖决定人的命运,这是一种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这种思维却依然存在,这主要说明 (    )
 a.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迫切需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表明: (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要适应上层建筑状况
 c.生产关系变化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d.改革医药卫生体制就能实现共同富裕
5、XX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123
         (    )
 ①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xx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这体现了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    )
 a.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b.改革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改革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7、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样做的依据是:    (    )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c.经济基础要适应上层建筑的状况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材料二:XX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于XX年1月1日实施。《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历时两年,共收到各方面提出的意见191849件,经全国人大常委会4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这部重要法律合理地规范了劳动关系,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又一典范,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说明制定《劳动合同法》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

1—7 dadabdd
8、参考答案: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我国现实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客观上需要法律保护,《劳动合同法》制定有其客观必然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实施有利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法》合理地规范了劳动关系,有利于巩固和完善经济基础。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劳动合同法》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706.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