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必修三考点】高考政治考点复习必修1政治生活第二单元

高三政治教案 2014-12-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学习要求:了解高考考点
1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2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3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意义  4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5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  6我国政府权威的树立

知识梳理:1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意义:(四个有利于)
要求:(24字)
问题探究: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的关系。
区别: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要求党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依法执政,要求政府依法行政。
2、依法执政首先是指中国共产党是合法的执政党;其次是指党的领导要靠执政来体现,必须不断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是针对党的领导而言的。
3、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依法行政是针对政府部门(行政机关)而言的,是对政府提出的。
联系: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都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政治保证。
2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⑴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 
⑵民主决策 ①民主决策的特征:民主决策要求政府严格按照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②民主决策的重要原则:
易混易错点拨:
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加强立法工作。
3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意义
 ⑴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⑵怎样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关键:建立健全________机制。这个机制一靠____二靠____;建立起全面的_______体系。
⑶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意义。
易混易错点拨: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高考题热身:
⑴(XX海南卷9)在XX年1-3月,国务院19个部委的主要负责人先后深,k14个省区市的基层单位 对“三农”、社保和医改体制等问题进行考察调研,总计45人次。很多部长通过基层调研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并解决了许多问题。这表明政府
    ①高度关注民生问题    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致力于构建服务型政府    ④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a.①②⑧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⑵(XX北京卷38)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xx大报告明确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5)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由。(11分)
4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包括哪些方面?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呢?
高考题热身:
⑶(XX年高考政治海南卷9)近年来,我国政府把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从监督体系上看,对我国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国家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234
a.①③            b. ①④              c.③④                d.②④
⑷(XX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33)XX年,z省人大常委会对 XX 年报备案的省政府规章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了审查意见。z省政府根据审查意见对有关规章进行了修改。这体现出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政府之间具有:()
a.相互分立的关系                                   b.隶属的关系
c.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d.相互制衡的关系
5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 
问题探究:⑴什么是政府权威?⑵什么样的政府才是有权威的政府?⑶政府有无权威的区别是什么?
6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⑴从根本上说,一个政府是否具有权威是由________决定的。⑵政府的权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树立起来的。⑶政府树立权威最根本的是坚持三权威是由决定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题热身:
⑸(XX年高考政治广东卷)38.某镇政府计划为某村招商引资,镇政府向村民详细介绍了该项目情况,并请村民商议。村民会议投票表决,同意在本村引资建厂。几年后,该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深受村民欢迎,镇政府威望也进一步提高。
辨题:政府事事让村民决策,就能增强政府权威。
三、热点追踪
【热点材料】
(新华社北京XX年6月18日电)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全文见第七版),这是国务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县两级政府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处在政府工作的第一线,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执行者。实际工作中,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具体利益的行政行为大多数由市县政府作出,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大多数发生在基层并需要市县政府处理和化解。市县政府能否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进程。
  《决定》从充分认识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提高市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完善市县政府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度、严格行政执法、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加强组织领导等八个方面作了规定。

【思考问题】
  你认为应该出台什么政策措施确保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
巩固训练:1.政府行使权力时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外,应当公开其行政管理的内容,同时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这要求政府依法行政要做到1234
   a.合法行使         b.程序正当         c.高效便民         d.权责
2.权力是把“双刃剑”,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在我国,保证把人民的权力用于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其关键是
a.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b.加强新闻舆论和社会公共监督
c.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d.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3.XX年1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行政监督体系,防止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行政监督体系包括①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的监督  ②人民政协的监督;③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我国《公务员法》规定了引咎辞职制度,规定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这表明
①我国正在完善对政府的法律监督体系    ②完善领导问责制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关键
③我国的政治文明在不断进步             ④依法治国需要维护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某县公安局长为了解决农村报警难的问题,带着民警跑遍全县乡镇,开通了农村"110专线”。为让群众满意,他对个别警员驾警车办私事、接案态度不积极、难为群众等不良现象进行了认真整顿。下列体现该县公安局局长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的有
①深人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工     ②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反对以权谋私,损害人民利益   ④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XX年以来,有200多名政府官员因在重大安全事故中“负有责任”受到追究,形成了一波来势甚猛的“问责风暴”实施“问责风暴”体现了
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施政理念 ②对人民负责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③我国塑造政府的公信力和良好形象的决心    ④依法行政要求权力与责任相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234
7.(以下均为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属于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是()
国务院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自XX年5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信访条例规定,各级政府应当畅通信访渠道,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违反规定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信访
a.是公民实现监督权和一条重要途径   b.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
c.会扰乱社会秩序,妨碍社会的稳定   d.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8.新〈〈信访条例〉〉
a.能更好的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b、能更好的保护公民的监督权
c、有利于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d、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河北省大名县法院对行政诉讼审理全面“提速”,依法判决“民告官”案,件件都当庭宣判,行政机关败诉率竟达到80%以上。这些案件没有一起被上级法院改判。
9.行政机关败诉率较高说明
  a-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    b行政机关的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c.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有待加强      d.行政机关是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10.材料一:现行行政管理观念、体制、方式都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主要表现是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借位现象大量存在。一方面,政府存在着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另一方面,该政府管的事,却没有管住管好;权力与利益挂钩,乱收费、乱罚款屡禁不止;行政机关办事手续烦琐、效率低下。
材料二、XX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快了与行政许可法“对接”的步伐;许多部门继续公布长长的清单,宣布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审批项目;各地政府的领导们纷纷表态,要改变过去“重审批、轻管理:的管理模式,努力转变政府职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2)结合材料二,说明怎样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

(3)结合材料三,谈谈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课 后 作 业 题源:
 

问 题 统 计 与 分 析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672.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