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天津高考政治】2019届高考政治走进国际社会复习学案

高三政治教案 2014-12-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一、考点解读
1、主权国家
(1)地位:是当代国际社会        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             
(2)构成要素:人口、主权、领土和政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       ,它作为国家                的     权力,是一个国家的       和        。
(3)基本权利:①           ②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              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                  的权利。独立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如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
  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平等权表现在每一个国家在国际会议上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使用本国文字权利等。
(4)义务:①应履行        别国 ②        他国内政 ③以      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2、国际组织
(1)含义: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就是国际组织。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表明了人类交往频繁和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
(2)机构设置、职权、活动程序的依据:以            或        为依据。
(3)分类:           的和            的;        的和         的。
(4)作用:要作具体分析,有的受大国控制。大多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际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联合国
(1)地位: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            的        、         的国际组织。12345
(2)宗旨:维护                   ,促进                     。
(3)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①各会员国        平等;②履行宪章规定的      ;③以     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④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⑤集体协作;⑥       任何国家的内政;⑦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4)中国与联合国关系: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               ,支持联合国            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                             的活动。
(注:不能认为我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行为。因为并不是联合国所有的行动都能完全遵守宪章精神。)
4、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国际关系:含义: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                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国际关系的形式多样,    、     和     是其基本形式。
*(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①国家之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缘等等多种因素            的结果。
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        和        。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      因素。           是合作的基础,而          则是冲突的根源。
(不能认为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但并不能成为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④态度: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
*5、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为什么必须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    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       和        。12345
(注:并不是任何国家的国家利益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一致的。任何国家的国家利益都是与统治阶级的利益相一致的。在资本主义国家,其国家利益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在社会主义国家,其国家利益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2)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包括          ,如国家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利益,如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巩固;     利益,如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等。
(3)态度:在维护自身我国利益的同时,        其他国家        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4)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从国家角度来说,在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主要包括:①增强国家的实力,提升综合国力;②抵制外国干涉我国的内政,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和平与;④努力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⑤坚持和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⑥同时也要尊重别国合理的国家利益等。
从公民角度来说,①我们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荣誉的义务;②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③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④必须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
二、结构体系

三、疑难解析
1、正确理解政权、主权、人权
 含义 内容及侧重点
政权 统治阶级实现其对国家统治的工具,对内行使国家权力,对外代表国家。 侧重于国家的阶级性质,及国家的统治阶级是谁,代表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
主权 一个国家处理国内国际事务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在国际交往中侧重强调这一属性。(注意区别:阶级性是国家根本属性)

人权 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项民主权利 人权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及社会制度分不开,它需要物质、法律、制度上的保证。人权问题具有国际性的一面,但本质上属一国内政。
注:(1)主权与政权有时并不一致。如港澳台都有政权、但没有主权,主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因此他们都不是主权国家,而是地方行政区域。
(2)主权和人权相辅相成,主权是充分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证,因此主权高于人权。主张“人权高于主权”实质是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2、区别国家利益和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制定和执行外交政策的依据,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不同,国家利益不同。国家利益包括多方面,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最高利益。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指不同国家间利益的交汇点,但决不能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各个国家有共同的国家利益,也不能认为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国家间的合作与否,说到底还是取决于是否符合各自的国家利益。12345
3、“和平问题、发展问题”与“和平时时代主题、发展是时代主题”有区别

四、基础训练1、XX年11月xx在访问古巴时强调,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古巴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的正义战争。这体现了(    )
a、主权是国际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      b、主权完整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c、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d、维护主权独立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在国际社会中,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各国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这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
3、XX年3月10日,中国渔政“311”船从广州起程开赴南海执行渔政管理任务,担负我国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护渔护航的任务,并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这是我国在行使主权国家的:(   )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
4、继中日两国领导人“破冰”、“融冰”、“迎春”之旅后,XX年5月xx对日本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暖春”之旅,两国就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这反映了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是(      )
a、国家力量    b、国家利益  c、睦邻关系    d、共同利益
5、XX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宣布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一行动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是因为它符合   (     )
a、我国的国家利益   b、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c、人类的根本利益  d、《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6、XX年,我国外交贯彻“和平发展”、“和谐世界”、“互利共赢”三大理念,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三大理念的提出   (       )
①反映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时代的主题    ②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③是基于世界各国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    ④表明我国对外政策有了重大调整和改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长期以来,俄美关系迂回曲折,摩擦不断,但在反恐问题上却能达成共识,进行合作。这说明(     )
a、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b、国家性质决定国际关系
c、俄美两国的根本利益已经一致         d、国家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8、有人说:“弱国无外交”,你认为这一观点要表达的意思是    (      )
a、增强国家实力才能在国际交往中掌握主动权b、弱国没有军事力量捍卫自己
c、弱国没有经济实力同他国发展外交关系d、在国际社会中,没有平等的实力就没有平等的主权
9、探究题:XX年6月,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有关各方分别在北京、平壤、首尔、板门店等地进行双边或多边磋商,为六方会谈进入下一步弃核阶段做准备。在一系列磋商中传出了不少积极信息,舆论同时认为,因朝核问题特有的复杂性,六方会谈何时能够重启,还有待观察。12345
(1)“朝核”问题这一重大国际事件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同学们打算围绕这一事件,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课题研究,请你帮助他们写出完整的选题:“从‘朝核’问题看                   ”,并简单写出选题的理由。

(2)国际社会对“朝核”问题取得进展表示欢迎,有关各方也对本次会议表示“仅有多个问题悬而待解”表示关注。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为正确解决“朝核”问题提几条建议。

(2)在中国核心利益受到侵犯的情况下,我们对法国产品应否进行抵制?为什么?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cbddb  aaa
9、(1)①选题可以是:从“朝核”问题看国际关系的分离聚合;从“朝核”问题看国际关系中的敏感问题或焦点问题;从“朝核”问题看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前景等。②理由是“朝核”问题关系到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因此了解“朝核”问题对于正确处理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选题的重要性)。
(2)①在联合国的框架内解决“朝核问题”。②以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要积极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制,这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从主体、途径、方式、措施、原则等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0、(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法方的错误行动粗暴干涉了中国内政,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3分)②在当代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3分)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3分)
(2)观点一:应该,任何触及我们底线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因为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观点二:不应该,抵制法货是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观点三: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523.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