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_2020届高考语文综合复习:标点符号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讲座
第一讲:标点符号使用的“常见病”及其“快速诊断”
湖北省天门实验高中  傅新华
技法点拨
高考中,对考生标点符号使用能力的考查,其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其考查重点是考生对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判定能力。从本质上说,就是要求考生快速准确地发现标点符号使用的常见毛病。
标点符号有两大类:
a.标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和间隔号。
b.点号:
a. 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b. 句内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
一、句末点号使用的常见毛病
(一) 应用此句末点号,却误用了彼句末点号。
应根据不同的语气使用不同的句末点号。
陈述句和一般的祈使句的末尾应使用句号。如:
今天是星期天。(陈述句)
你把黑板擦干净。(祈使句)
感叹句和感情强烈的祈使句的末尾应使用感叹号。
忘不了你啊,黄山!(感叹句)
同志们,冲啊!(祈使句)
疑问句的末尾使用问号。
但是,有的却致句子的语气于不顾,错误地使用句末点号。
非疑问句误用了问号。
①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 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条路谁能走通”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问号。)
②请你去问问他在哪儿工作?(这是一个祈使句,“他在哪儿工作”是“问问”的宾语,句末应用句号)
    有些句子虽然用了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哪里”等,或有疑问语气词“吗”“呢”等,但全句不是疑问句,末尾就不能用问号。
(二) 应用句内点号却误用了句末点号。
句末点号,应放在句子的末尾,有的却错误地用在中间。
①“今天能不能完成任务?同志。”厂长严肃地说。(引号中的句子是个疑问语气的倒装句,“任务”后应改为逗号,“同志”后的句号应改为问号。)
    ②多么雄伟啊!黄鹤楼。(“多么雄伟啊”,是“黄鹤楼”的谓语。应把句中的感叹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感叹号)
③我们伟大的祖国呀!将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呀”是全句的主语,它虽然后面用了“呀”表示停顿,但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句子,只能用逗号,不能用感叹号。感叹号应用在句末。)
    ④他是临场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呢?(“是……还是”构成选择关系的复句,第一个问号都应改为逗号。)
在选择问句中,问号应放在句末,中间用逗号。因为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二、分号与顿号使用的常见毛病
(一)分号使用不当。
    1.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①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上句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将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将分号改为句号。
    2.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123456
②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应将分号改为逗号)
再看下面的例子:
③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并列关系的复句,分句内部没有使用逗号,分句之间使用逗号。)
④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并列关系的复句,分句内部已经使用了逗号,分句之间使用分号。)
第③句的分句之间如果使用分号即为误用。
(二)顿号使用不当。
    1.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①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是第二个分句,“奋发”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2.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②这台文艺晚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局主办、江西凤凰光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局”是一个层次,属小并列,其间能使用顿号;“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局主办”和“江西凤凰光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是上位层次,属大并列,它们之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3.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③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连词“或”的前面不应使用顿号。)
无论是连词“或”,还是连词“和”“及”“与”,其前面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句子的实际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4.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概数,却误用了顿号。
    ④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应将顿号删掉)
    “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因为概数无须停顿,一加顿号就变成“十七”“八岁”。
5.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简略语,应用顿号却没有用。
⑤春节期间,省委领导看望了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在“二”“三”之间应加上顿号)
“退居二三线”,是“退居二线”“退居三线”的简略说法,应为“退居二、三线”。
6.约定俗成作为一个词使用的并列词语之间误用了顿号。
    ⑥未婚职工探亲,父、母分居两地者,只能报销去一地的车费。
    在交际习惯中,“父母”已作为一个词使用了,中间不能用顿号分隔。类似的还有:夫妇、中小学生、大中专院校等。
三、 冒号、引号、括号与书名号使用的常见毛病
(一)冒号的误用。
    1.冒号后面管辖的范围不清。
    ①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我”前的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冒号提示的范围,至少因关涉到第一个句号的前面。此句中的冒号是对“毛泽东有两句诗”内容的提示,但是,“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不属于毛泽东的诗句。因而,此句中的冒号为误用。
    2.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②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123456
“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
    3.没有提示或总括作用的地方误用了冒号。
    ③这件事,班主任对他一说:他立即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出了毛病,应该认真检查原因。
    冒号起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而上句中的“说”没有任何提示作用,即“说”后面的话不是“班主任”说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二)引号与相关标点的误用
   1.是间接引语却用了引号。
    ①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家就在附近,每天她都会看到月亮湾,看到月亮湾的珠玑,看到无数来自外地采撷珠宝的客人们。”
    引号内显然不是“小姑娘告诉我”的原话,而是转述小姑娘的话,所以引号应去掉。
2.引号与相邻标点的误用。
②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句子的一个部分。上句李白诗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放在后引号内。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名言,也是他自身的写照。
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后引号前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外面。
④他看着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暗下了决心。
引文只是句子的一个成分,并且引文后又没有停顿,后引号前的逗号应删掉。
    ⑤“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提示下文。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如果“某某说”在前,引语在后,“某某说”后用冒号;如果引语在前,“某某说”在后,则“说”后用句号。
(三)括号的误用
    1.括号位置不当。
①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②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括号里的内容只是注释或补充说明某词语的,为句内括号,括号应紧跟该词语,其他点号放在后括号的后面;括号内是注释或补充说明整个句子的,为句外括号,括号应用在整个句子之后,括号前面应该使用句末点号。例①中括号内的“云雀”是对前面“叫天子”的注释,该括号是句内括号,因而,“叫天子”后的逗号应移到“忽然”的前面。例②中的括号内的语言是对括号前面整个句子的补充说明,为句外括号,因而,整个括号都应该移到句号的后面。
    2.该用括号而未用。
    ③学校领导决定文科各系,中文系、哲学系、经济系、历史系、外文系,要加强语文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文科各系”和“中文系、哲学系、经济系、历史系、外文系”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因而,后者应该用括号括起来,并去掉“文科各系”后面的逗号。123456
    (四)书名号的误用
     1.不是书名却误用书名号。
    ①紧急动员起来,抗击《非典》。
    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非典”,是专有名词,应用引号。
    2.应用书名号却没有用。
②《“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的作品。
“指南录”是诗集名,应用单书名号。
四、 破折号与省略号使用的常见毛病
    (一)破折号的误用
1.破折号和冒号相混淆。
    ①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②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冒号表示总说和分说的用法极易和破折号表说明或注释的用法相混淆。凡是用破折号表示说明或注释的,如果把说明或注释部分删去,句子的内容和形式仍是完整的;而冒号表示总说和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例①中的破折号应改为冒号。例②中的冒号应改为破折号,并在“造纸术”的后面加上破折号,两个破折号共同表示夹注。
    2.破折号和“是”重复。
    ③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含辛茹苦却毫无怨言。
    表示补充或注释时,破折号相当于一个“是”字。例句中既用了破折号,又用了“是”,属重复,要么去掉“是”字,要么去掉破折号。
(二)省略号的误用
省略号和“等”重复。
    ①他们是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的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利伟……等等。
    在上例中,省略号用来表示不能尽举的人名,和“等等”重复,省略号与“等等”两者只能选其一。
为了快速诊断并根本治理标点符号使用的“常见病”,应准确熟练地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并应学会结合语境进行具体分析。
典例精析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XX年全国高考第一套卷)
    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XX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解析】该题考查了冒号、破折号、引号、书名号、句号的使用能力。a项“表示”具有提示作用,其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是对“三项任务”的补充说明,“任务”后的逗号应改为破折号。b项“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不是书名,而是主题名,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d项尽管用了疑问副词“如何”,但整个句子是个陈述句,应将问号改为句号。c项的“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是对前面两个方面的总结,冒号使用正确;其他标点使用也没有错误。因而,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 。123456
2.表中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XX年辽宁高考卷)  
湖北省江陵县一同志来信反映①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②金钱的多少③表示着人情的轻重④礼品的贵贱⑤显示出关系的亲疏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使用冒号、引号、分号、句号的能力。“金钱的多少,表示着人情的轻重”与“礼品的贵贱,显示出关系的亲疏”共同构成结构整齐的并列关系的复句,因而,第④处必须使用分号,据此即可排除a、b两个选项。“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与后面的句子在结构上不一致,它与“湖北省江陵县一同志来信反映”共同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第②处应为句号。据此,即可排除d项。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项。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你是哪里人?同志。”他亲切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使用问号、冒号、省略号的能力。a句中,引号内是一种称呼语后置的单句,表示句末停顿的问号应放在句子完了的位置上;而倒装的部分与句子主体之间应用逗号隔开,表停顿。c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它隔开的不是两个句子,而是一个单句的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d句中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它隔开的是一个疑问式选择复句的两个分句,而不是两个独立的句子。b句中的“你?”是一个独词句,用问号是表示反问语气,破折号表示下文对上文的解说。此题的答案是b 。
本题灵活地考查了句子结构与标点符合的知识。解答此类题目,考生既要掌握标点符号知识,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实用的语法知识。
训练平台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康示范村”“双文明村”“社会治安六无村”……等荣誉,鲜花般地落在沙沟村的头上。
 b.金属工具和技术推进了农业的发展,促使了脑力、体力劳动分工、城乡分离和贸易的发展。
 c.他还有一种“老大情结”(指在家里排行第一的“老大”),在朋友圈子里,会周到地关心这个,体贴那个。
 d.在第十届发明展览会上,该校的展品:带镜子的安全帽、记事发卡、锄头紧固器……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兴趣。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123456
 a.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b.整治马家沟河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市民非常关心这条河怎么治理?那里的两岸居民将怎么办?
 c.历史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
 d.公诉方认为:被告人叔文秀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3.下列各句中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虑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b.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为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为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c.市领导对复员转业军人的安置工作十分重视,今年首批转业干部刚报到,市委书记就问:“安排工作了吗?这批转业来的同志。”
 d.更令人不解的是——演出后,一些青年人四处探听歌星的下榻之处,并不惜深更半夜在宾馆外等候,请其签字。
4.依次填入下段话中序号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    )
       所谓“诗言志”,实际即是①载道②参阅朱自清《诗言志辨》③记事④参阅《学术月刊》1962年第八期⑤就是说⑥诗⑦本来是一种民族、部落、国家的历史性、政治性、宗教性的文献⑧而非个人的抒情作品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a :“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 ;
d “ ”( )、“ ”, 。 : , ,
参考答案
1.答案为c项。a项删掉省略号或“等”。b项第二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d项冒号应改为破折号。
2.答案为d项。a项“二、三十米”是约数中间不应加顿号。b项后两个疑问句均作“关心”的宾语,成为陈述句,两处问号,前一个变成逗号,后一个变为句号。c项冒号只管到“发生变化”,将“发生变化”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3.答案为b项。a项“虎啸”前的逗号改为句号,三个顿号都改为逗号。c项中“吗”后的问号改为逗号,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d项的破折号应改为冒号。
4.b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288.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