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全国卷语文文言文解析|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1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第一编  第一部分  必修一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  )
a.诸郎中执兵       b.秋毫不敢有所近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解析】 古今义都是指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a.“郎中”,古义指宫廷的侍卫;今义为〈方〉中医医生。c.“穷困”,古义指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指生活贫穷,经济困难。d.“行李”,古义指出使的人;今义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答案】 b
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以乱易整,不武   武:符合武德
b.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击,投击
c.竖子不足与谋  竖子:不肖之子
d.越国以鄙远  鄙:边邑,句中用作动词,把……当做边邑
【解析】 c.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文中指项羽。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解析】 d.地位低下,卑贱。a、b、c三项义为“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答案】 d
4.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①吾其还也②君知其难也
c.①荆轲和而歌②泉涓涓而始流
d.①若属皆且为所虏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解析】 c.两个“而”均为表修饰关系的连词。a.①句末语气词,不译;②疑问代词,哪里。b.①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②代词,代“这件事”。d.①介词,表被动;②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里。
【答案】 c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c.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不如因善遇之
【解析】 a项“因”释为“依靠”,其他三项中的“因”均释为“趁机”。
【答案】 a
6.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道芷阳间行        b.使使以闻大王
c.令将军与臣有郤     d.太子迟之
【解析】 a项“道”名词作动词,“取道”;“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b项“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d项“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认为……迟”。
【答案】 c
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1234
【解析】 c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为定语后置句;b项为被动句;d项为判断句。
【答案】 c
二、默写翻译
8.名句默写。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君图之。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其还也。
(3)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
(4)良曰:“甚急!________________,其意常在沛公也。”
(5)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如今人方为刀俎,__________,何辞为?”
(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________________,天下皆叛之。
【答案】 (1)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 (2)失其所与 不知 以乱易整 不武 (3)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今者项庄拔剑舞 (5)大礼不辞小让 我为鱼肉 (6)刑人如恐不胜
9.典句翻译。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2)太子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3)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捉威逼你(订立盟约),一定要得到契约来回报太子啊。
(4)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就可以占领秦地而称王了。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1234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驻军,驻扎
b.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疾:弊病,弊端
c.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使:让
d.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病:忧虑,担心
【解析】 c.使:假如,如果。
【答案】 c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乃设九宾礼于廷
b.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c.譬使仁者而必信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
d.纲而纪之,统而理之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解析】 b.动词,认为/介词,凭借;c.顺承连词,就/转折连词,却;d.代词,指代“道”/助词,的。
【答案】 a
12.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孔子被困陈蔡的窘况的一组是   (  )[来源:学①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②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③不得行,绝粮 ④从者病,莫能兴 ⑤君子亦有穷乎 ⑥弟子有愠心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解析】 ①是说陈蔡大夫派人围困孔子,还没有谈及“窘况”;②是说孔子遭围困却依然讲诵弦歌不断,表明他的乐观;⑤只是子路的问话。
【答案】 c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人手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野外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人家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能显示出君子的修养。颜回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世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
d.孔子与三个弟子的对话,反映了人物各自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子路的小心谨慎、讲求务实,子贡的坦诚直率、敢于质疑,颜回的信念坚定、能言善辩,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析】 “子路”和“子贡”位置颠倒了,应该是“子路的坦诚直率,敢于质疑,子贡的小心谨慎、讲求务实”。
【答案】 d
1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1234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被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
(2)(如果)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很修明却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
【参考译文】
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打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交界的地方,楚昭王就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能的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他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被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就共同调发人手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都站不起来了。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毫不间断。子路很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窘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安于困厄,但小人困窘就胡作非为了。”
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啊,你认为我是个博闻强识的人吗?”
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用一种思想贯穿于全部学说的。”
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恨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道:“《诗》中说‘既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也许是我们还不够仁爱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也许是我们还没有达到智吧!所以人家不让我们通行。”孔子说:“有这些原因吗?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之死)呢?假如智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剖心的事)呢?”
子路出去,子贡进来相见。孔子说:“赐啊,《诗》中说‘既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 老师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它,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为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要求被世人容纳。赐,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子贡出去,颜回进来相见。孔子说:“回啊,《诗》中说‘既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并实行它,不被容纳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纳,才显出君子本色!(如果)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很修明却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纳,才显出君子本色!”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于是孔子派子贡到楚国去(求救)。楚昭王派兵迎接孔子,这样孔子得以脱身。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223.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