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英雄写作指导及范文]材料作文“根与花”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作文材料及要求】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景象:几乎所有的树根、花根都不艳丽,但长出地面的枝、叶、花却大都是美丽的……这些景象给了你哪些联想或启示?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例文展示】花儿绽放的背后……我曾听过这样两则对话:花儿对根说:根,我想以最完美的姿态绽放。根对花儿说:我的花儿呀,请相信我,我一定会源源不断地为你提供绽放的养分,即便我只能埋藏在土层里终日不见阳光,我也会选择一块最肥沃的土地,为你提供充足的养分,让你接受最灿烂的阳光。在花儿与根的不远处,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想以我的方式成长。母亲深情地望着孩子说:我的孩子呀,请相信妈妈,在你的生长路上,妈妈是你最坚强的后盾,苦了我,累了我没关系,只要你能健康快乐成长便是我最大的心愿。是的,在我们的生命中,父母就像源源不断为花儿提供生命养分的根,他们努力地汲取着“土壤中”的每一丝养分,再将养分以爱的形式供给他们的孩子。像花儿得以绽放一样,孩子获得了生命的动力,也成了健康快乐的宝贝。然而在关注孩子成功的同时,我们又太少去关注父母的汗水与辛劳,太少思考他们的两鬃为何多了许多白发,他们的身形为何日渐消瘦?他们是将毕生奉献给了孩子。“桌球神童”丁俊晖缘何年仅18岁就战胜了蝉联7次世界冠军的头号种子?其实,获得成功自然与他的天赋与勤奋有很大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父亲坚持不懈对他的支持。为了让小丁有个更好的练球环境,父亲卖掉了经营多年的副食厂,买了7张桌球台开个小店。即便生意再忙,他定会留出一张桌给小丁练球。为了让小丁有更好的练习机会,父亲不辞辛劳多次搬家。丁俊晖的成功不是偶然,是他父亲为他提供了生长的养分。凤凰卫视名主持胡一虎的成功,也是源于父亲对他的支持。胡一虎出生在台湾的贫民窟,他父亲为不能给一虎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感深深自责,他痛下决心自己一定要省吃俭用,把钱留给一虎上最好的学校。受了最好的教育,才有了胡一虎今天的成功。在看到丁俊晖与胡一虎光环的同时,也应该为他们的成功做出贡献的父母投去敬佩的目光。是他们给予了孩子源源不断的养分、精神与物质动力。你要问我,为何花儿很美根却很丑?我要告诉你,花儿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汲取了根源源不断的氧分,而根将自己最美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花儿,才使花儿得以绽放。它没有享受阳光的机会,便将自己的美一并传输给了花儿。因此,花儿的绽放要感激根。孩子的成长要感恩父母。【点评】作者选取的是材料作文。材料概述了一种日常生活现象——扎入地下的树根、花根形状不美,长出地面的枝叶、花朵姿态美丽。要正确理解树根花根与枝叶花朵的关系:首先是因果关系,树根花根孕育了枝叶花朵,有树根花根才有枝叶花朵。其次是对比关系,根的丑陋和花的美丽……作者从花和根的关系,想到了孩子与妈妈,这是从因果关系上联想,并以丁俊辉、胡一虎为例,水到渠成地得出观点:花儿的绽放要感激根,孩子的成长要感恩父母,读后深感亲切。启示:文章之美,不止在辞藻,更在于开阔的视野和高深的认识。1234其实花根更美丽(52分)有这样一个寓言:有一天,地面上的玫瑰花抬着娇妍的头颅,骄傲地对地底下的花根说:“丑陋的根啊,为何你要依附在我美丽的身体上?”花根听完,沉默许久,只说了一句:“因为你的美,需要我辛苦地向上输送养份。”正是因为有了花根输送的营养,玫瑰才可骄傲地抬着头,也正因为不辞辛苦地向花儿输送营养,才使得花根变得粗糙难看。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也可以看见这些辛苦的“花根”。城市中的农民工,就是“花根”之一。中国经济腾飞,大城市中高楼一座比一座高。城市人的生活就如同那美丽的玫瑰花一样,富足而幸福。可你知道是什么支撑起了城市人美丽的生活吗?是那日夜劳作,疲惫不堪的民工啊!农民工们拿着微薄的薪水,却干着超负荷的工作。城市的道路在他们的脚下一条比一条更平坦、更宽广;城市的高楼在他们的手中一座比一座更宏伟、更现代。可是农民工们的生活有像城市一样变美丽了吗?我们看不到。我们只在茶余饭后才会想想农民工,关注一下农民工生存的状况。作为支撑起城市这朵大花的花根,农民工辛苦了,但他们的奉献也让我们敬佩,让我们感叹在他们身上这种美丽的奉献精神。还有这样一个人,他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向一朵又一朵的花输送了更多的营养,而自己却不图任何回报。这个人就是袁隆平。袁隆平所支撑的“花儿”数以万计,他研发的杂交水稻解决了全球性的饥饿问题,使得世界2%的人口只需中国7%的土地便可满足。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国家想给袁隆平一笔资助费,可袁隆平却一口回绝。“我只做了我该做的事。”袁隆平说道。千千万万朵“花儿”在袁隆平这棵“花根”下日益茁壮,越发美丽,而“花根”袁隆平却仍只是默默无闻做着自己该做的事,过自己朴素的日子。“花根”的精神在袁隆平的身上得到了更有意义的诠释。如同生活中常常可见的景象,花儿都比花根美丽。但正因为花根的支持,才使得花儿的美丽更加有生机,更加真实,难道你能否认,玫瑰花的花根比玫瑰花更美丽吗?【点评】这也是一篇从因果关系进行联想的作文。作者由花根联想到城市的农民工,联想到袁隆平,正是他们的努力,才使城市得以发展,使饥饿问题得以缓解。作文素材切近生活,这样的选材角度很值得人学习。启示:古人有“情者文之经”之说,为文一定要选有真实感受的材料。美丽的背后(55分)树根、花根以丑陋的姿态在土壤中延伸,吮吸着点点营养,由于摩擦等因素,根变得粗糙,不堪入目。但花根却在黑暗的土地中支撑起枝、叶、花的美丽,让它们迎着太阳,在阳光下摇曳地展示着它们的婀娜。四季轮回。既然有春天的葱茏,也就有秋天的落叶;既然有夏天的热烈,也就有冬天的风雪。美丽的背后,总有无数的努力,过程却总是被忽略。没有根,哪有花的妖艳;没有多次的摔倒,哪有展翅高飞傲视生灵的雄鹰;没有每一块石头的积累,哪有气势宏伟的金字塔;没有科学家不懈地努力,哪有杨利伟等登上太空的悸动。罗映珍,熟悉的名字,感动着人们的心。她用一个中国传统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人们看到的是久卧病床的丈夫终于在她不懈的呼唤下从魔鬼的手中挣脱,苏醒,却不知罗映珍为此付出的青春而眼泪。是生命的奇迹,还是心灵的力量?这背后一定蕴藏了她无尽的辛酸。1234刘翔,人们心中的英雄。他成功的背后,有教练为他度身设计的几十套训练方案;他成功的背后,又包含了多少人的心血呢!当他训练完休息的时候,工作人员就要把收集的数据整理出来(加以)分析,然后制定出第二天的训练任务。就为了在第二天清晨教练可以拿到数据,工作人员顾不上休息,基至连晚餐都会忘记。美丽的背后,总少不了默默的奉献者。也许,所有的艰难险阻都是走向人生成功驿站的铺路石;也许,每一阵雷电霹雳都是响彻于青春岁月的爵士乐。世界上没有不弯的路,也没有一步登天的成功,当别人成功时,我们要看到他背后的努力,当自己成功时,要时时回望背后,虽然那些努力都不值一提,但是它们也在背后美丽着,欢呼着。秋天的金黄,金灿灿地闪烁着,在满足时我们要时常想起春天,那破冻而出的勇气造就了生命,同时也献上一抹春意;要想起夏天,积蓄着营养,在烈日下依旧矗立,伴着雨水茁壮挺拔。美丽,包含太多的期待。努力,承载许多的辛酸。【点评】这也是一篇从因果角度进行说理的文章。根是罗映珍,花是她的丈夫;根是刘翔的教练和工作人员,花是刘翔……“也许,艰难险阻都是走向人生成功驿站的铺路石;也许,每一阵雷电霹雳都是响彻于青春岁月的爵士乐”,充满文采的比喻中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再有,作者的点题技巧,值得学习。启示:才具器识,当以器识为先,才具为后。等待花开(52分)丑陋的玫瑰花根其实一直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嘲笑过它的暗流会在地面上看到它妖艳欲滴的花朵,看到丑陋所延伸的美丽……丑陋的花根一直相信这个梦想,因为他知道,只要相信,总会花开。不只花根,几乎我们所有人都有这样一个“花根”时期“花开”的信念,也正是因为这份信念,我们才会暗暗蕴积能量时微笑,我们才能鄙夷和嘲讽中坚强的等待。只要我们相信花一定会盛开!德摩斯提尼就是一个丑陋的花根,从小有口吃的他却妄想成为一名演说家,嘲讽与歧视扑天盖地。他沉默得像一个花根,每天含着石子折磨着舌头,终于有一天,他刻苦的积淀爆发出惊人的绚丽的光芒。王勃同样是这样一个丑陋的花根,满腹才情却无人赏识,一直落魄不得志,但他不信,他知道总有一天他会大放光彩,《滕王阁序》成就了这个才子不朽的传奇!坚定地相信梦想,梦想就总有一天会开花,但在生活中又有几人能够真正懂得做花根的意义?能够真正把握做花根的时期呢?庸庸碌碌的是你,是我,还是他?在别人的嘲讽中一蹶不振的是谁?在自身条件恶劣时自暴自弃的是谁?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半途而废的是谁?是你吗?如果是,请你记住:没有做一个花根的勇气,就永远不会收获花开的喜悦,没有等待花开的坚定信念,你就永远只能是一个丑陋的花根。一个人要有这样坚定的信念,一个民族也同样需要这样的信念。日本在二战后一片废墟,却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挺入世界经济第二大国,花开的背后在日本全民对美国的隐忍是天天鼓励自己的“加油”,是咬紧牙坚持下去的痛楚。日本,怀揣着铁石般的信念,成功地从丑陋地花根延伸出夺目的民族复兴之花。朋友们,当我们还只是一个丑陋的花根的时候,一定要相信未来的美丽,现在就请你默默地忍耐,暗暗地蓄集,静静地等待……总有一天,如今的痛楚与艰辛会延伸出绚烂的花!等待,你的花开。1234【点评】此文从材料的对比角度进行联想:每个人的一生,包括每个民族的发展都有从花根到花开的过程,中心突出,主题明确。此文情感深沉,作者精选事例,灵犀共启,层层推进,将“根”与“花”的关系阐释得非常明晰。本文的内容丰富、语言典雅、情感浓烈,实在是一篇耐读的优美散文。启示:在一篇考场作文中,如果用例超过两个,就应当学习此文的构思和技巧。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221.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