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_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的结构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36)

 
 文章的结构,实际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不过,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一、分析结构的目标
 目标主要有两点:
 1.分清层次
 分清层次,既包括分清全文的层次,也包括某一部分的层次(或说段内层次),前者通常称为划分成几个部分,后者通常称为分析小层次。
 因为段内层次的分析与全文层次分析的原理是相同的,这里只说段内层次分析。
 段内层次分析的途径主要是辨类型、归意群、找标志。
 (1)分辨段的类型
 段的类型从表达方式上说,分为叙述段、描写段、说明段和议论段这四类。强调分辨段的类型,是因为段的类型不同,其写作思路,结构特点也不相同。一般说来,说明段、议论段往往有中心句,主体句则围绕中心句展开,有时还有小结句。叙述段、描写段往往没有中心句,各句围绕客观存在的中心意思按时空或逻辑顺序展开。懂得这一点,有助于段内层次分析。
 (2)归纳意群
 层次分析是着眼于内容的分析。所谓归纳意群,就是以句为单位,把句意密切相关的句子按意义归纳在一起,并以此为根据来划分段内层次。一个意群,就是一个层次。
 (3)寻找标志
 一般说来,段内意群之间往往有标志性词语或句子,如标先后顺序的词语,表递进或转折的句子,或者提示性、小结性的词语等等。找出这些标志性语句,有助于准确归纳意群分清层次、概括层意。
 2.摸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具体是指开头和结尾的关系,它们与主体部分的关系,以及前后照应的关系。摸清这种关系,既是分析结构的需要,也是弄清写作思路的需要。譬如XX年全国卷第23题问最后一段“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XX年综合赏析题“a.本文以不会退色的乡土情节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这样的试题大致上是属于对文章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
 二、分析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明确结构分析的目的。
 分析结构、把握思路,都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为此目的,分析结构和把握思路,不能满足于辨别文章结构的形式和把握思路的走向,还要探究这样安排的原因或作者的意图。还拿XX年的高考试卷所选《长城》来说,当年第24题: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①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第①小题上文已说过,这里只说第②小题。
 当年这一小题大多数考生都答得不好,得分率很低。“联系全文看”,文章主体部分先写“历史上”的长城,说它是“一卷凄婉的历史”、“民族封闭的象征”、“文化愚钝的标志”;后写开放的长城,说它开放而充满自信。但在倒数第三段提出两个问题:你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倒数第二段写“你不语”、“群山不语”、“长天也不语”,即都不回答。作者提出的问题还要不要回答呢?要!这最后一段就是作出回答: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解承受历史的再冲荡,因此这最后一段就表现出一种民族的自信力和自豪感,而这种自信力和自豪感即来自于历史和现实,又表达了对未来的态度。其实这就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原来作者写历史上的长城,实际说的是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写现实的长城,既反映新的形势,又表现对发展趋势的看法。而最后一段实际是写未来的“长城”。如果考生能作这样的分析和探究,这一小题就会答得很好。1234567
 XX年所选《话说知音》、XX年所选《乡土情结》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事实上,高考试题直接考查结构分析的试题并不多见,而需要凭借结构分析来正确回答试题的频率是相高的。
 三、典型题分析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奥地利]斯•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a)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树荫里。(b)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c)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d)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e)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f)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g)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新手栽种的树木之下。(h)(l)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信怕、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1)第一自然段共有八句,每句都已给了标号。下面是对该段思路的分析和图解,正确
        的一项是
 a.全段先叙述参观过程(顺叙),再交代选择墓地的经过(转入插叙),共分两层)
(a)(b)(c)(d)→(e)(f)(g)(h)
b.全段先总述,再介绍坟墓,然后从树的来历入手,引出托尔斯 泰的愿望,共分三层:
(a)→(b)(c)→(d)(e)(f)(g)(h)
c.全段先说明坟墓将永远对后代产生巨大影响(将来),再介绍坟墓的现状(现在),又追述选择墓地的经过(过去),共分三层:
(a)(b)
(c)(d)
        (e)(f)(g)(h)
d.全段以说明托尔斯泰埋骨树下的愿望为最终目标,由大到小,层层递进,共分五层
(a)→(b)→(c)→(d)(e)(f)(g)→(h)

 这是高考全国卷的一道试题。这道题指导段内层次分析和思路分析结合在一起考查。按标示的序号,全段共8句话。(a)句总说对托尔斯泰墓的感受,(b)(c)两句介绍托尔斯泰墓的环境和形状。(d)句以下用“他的外孙女跟我讲”作转接,从树的来历入手,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直至埋骨于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全段分三个意群,即三个层次。可见本题答案为b。a项“先叙述参观过程”,明显错误,“两层”之说与段中意群不合;c项“将来”、“现在”、“过去”之说明与思路不合;d项“五层”之分,与意群不合。因此这三项全不正确。
 四、练习与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
杨柳(节录)
丰子恺
 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会儿。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持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一)1234567
 ①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②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棵大杨柳树。③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和美丽。④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但杨柳树不要吃人家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⑤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⑥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⑦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⑧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只供观赏,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缘故。⑨杨柳不要吃人家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做“贱”的。(二)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而千万条细柳,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亲吻。杨柳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三)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题材。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缘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缘故。这种姿态的特点,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杨柳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了东君的势力而拼命向上,一味好高,忘记了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            。(四)
 这是我昨天看了西湖边上的杨柳一时兴起的感想。但我所赞美的不仅是西湖边上的杨柳。在这几天的春光之下,乡村处处的杨柳都有这般可赞美的姿态。西湖似乎太高贵了,反而不适于栽植这种“贱”的垂杨呢?(五)
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杨柳“美丽可爱”的?把每一方面概括成一个句子,并标上序号。
                                                                              
                                                                            1234567
                                                                           
2.段(二)句⑨是对哪些话作小结?
 答:                                     。(只要写出序号)
3.段(四)说,杨柳“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与这个意思相照应的具
体描写的语句子是                                                          
                                                                          
                                                                          
                                                        (摘录原句作答)

4.段(三)与段(四)“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中的“贪婪”照应最紧密的一词是
                   。1234567
5.在段(四)末尾的空格中加一个短语,使全句成为对全段内容的概括。这个短语是    
          。(只能4个字)
6.本文由五段组成,已标上序号。用“  ”把它划分为三个部分,应该划分在哪里?
   (一)(二)(三)(四)(五)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题。
谢  天
(台湾)陈之藩
 ①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经常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感谢老天爷赏我们家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
②刚上小学的我,正念一些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课文。我的学校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戴上眼镜,给关平画上胡了。祖母的话,老天爷什么的,我觉得是既多余,又落伍的。
③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来的,这家确实是他们建立的。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
④祖父长年在风雨里辛劳,祖母每天在茶饭里刻苦,他们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捡起田中的麦穗,可为什么却要谢天呢?我,一个小孩子,混吃混玩,我为什么却不感谢老天父?——这个问题,在我的心里一直是个谜。
⑤直到前年,我在普林斯敦,浏览爱因斯坦的《我所看见的世界》,才得到一种新领会。
⑥我在读这本书时,看到了爱因斯坦对谢天的看法。比如:在与原子始祖波耳的争辩中,爱因斯坦不忘赞美波耳;在数学大师劳伦兹的纪念会上,他谦卑的致词更使人动容。我忽然发现爱因斯坦想尽量给人一个印象,即相对论不是甲发明的,就是乙发明的,好像与爱因斯坦本人不相干似的。就连《相对论》本文中,爱因斯坦也会忽然天外飞来一笔:“这如不是劳伦兹,就不能出《相对论》!”像爱氏这种不居功的态度,实在是史册中少见的。爱因斯坦感谢了这位,感谢了那位,感谢了古人,感谢了今人,就是不提他自己。
⑦我就想,为什么立功者偏不居功?像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像我祖母之于我家
⑧几年来自己到处奔波,挣了几碗饭吃,作一些研究,写了几篇学术文章,真正做了点事以后,才有了一种新觉悟,即是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罢。无论什么事,也需要先人的遗爱和遗产,众人的支持与合作,机会等候与到来,这些缺一不可。越是真正做过一点事,越是感觉到自己贡献的渺小。
⑨于是,创业的人都会自然地想到上天,而败家的人却无时不想到自己。

1.如果要将本文划分为3个部分,应该如何划分?试作“  ”在下面段落序号之间标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2.为什么“我”会觉得祖母的话“是既多余,又落伍的”?
 答:                                                                        1234567
                                                                           。
3.“我”对“天”的看法,前后有什么改变?用自己的话回答。
(1)原来,“我”以为“天”是指                  。
(2)后不,“我”以为“天”应该是指                                             
                                                                         。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品的开篇显得平淡,甚至有俗套之嫌,但作品的主题却深刻而富有哲理。寓深刻
       于平淡,融哲理于浅显,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b.本文的结构方式是先分后总。第一、二部分是分说,分别从祖母和爱因斯坦两方面
       说明人们对“谢天”的态度;第三部分则总结,得出结论。
 c.本文以“谢天”为线索,将祖母、“我”及爱因斯坦对“谢天”的看法等三个材料组
        织起来,从而使作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d.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是本文的一个艺术特点。比如作品通过祖母与爱因斯坦对“谢
       天”的看法的对比,赞扬了爱因斯坦的伟大人格。
 e.用“给周仓戴上眼镜,给关平画上胡子”的材料,表现“我”的幼稚无知,为下文
       觉得祖母的话“是既多余,又落伍”作好了铺垫。

附:答案及简析
 (一)
1.①杨柳枝条在春风中飘来飘去的样子可爱;②生命力强;③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
供人用;④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本题实际是要求分析意群)
2.⑤⑥⑦⑧(句⑨“因此被人看做‘贱’的”同句④“因此人们说它‘贱’的”相对应,不是对全段的小结)1234567
3.首段第二句:“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飘出许多弯率微微的s线来”。
4.贪图(“只贪圆自己的光荣”便是贪婪)
5.惟(只)有垂杨。(“别的树木……拼命向上”,故用“惟(只)有”;杨柳的姿态和品格的“美点”都是“下垂”)
6.(一)(二)(三)(四)(五)(首段以“觉得……非赞它一下不可”作领起;中间三段是赞美杨柳;末段首句“这是我……的感想”概括上文)
(二)1.①—④ ⑤—⑦  ⑧—⑨
2.①因为这饭确实是祖父母挣来的,与老天爷无关;②因为受了教育,认为“感谢老天爷”是迷信,已跟不上时代 。
3.(1)神灵(2)支持、帮助自己取得成功的众人(或:先人的遗产,众人的支持,机会的到来)
4.a、c(本文不是总分或结构,而是承递式结构,逐步递进至核心,故b项不正确;祖母与爱因斯坦是则材料不构成对比,也不是为了赞扬爱因斯坦的人格,都用来说明“应该谢天”,故d项不对;e项这个材料说明“我”接受了启蒙教育,已不再信神灵之说)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931.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