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论文|荆轲刺秦论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凡留名于后世的英雄豪杰,莫不是有一番常人难以做到的惊天地的壮举。正是因人成事,而因事名人!
战国时期的武林高手荆轲,正是放弃了杀手生涯,选择了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义而扬名后世的。
只是可惜的是,他为了完成使命而过早地暴露了自己,贻误刺杀秦王之机,而给秦王以反攻的机会,令自身重创而亡,以致计划彻底失败。
不论结果如何,他必定还是英雄,就像日后“百日维新”与“太平天国”运动一样,不论什么原因终以失败告终,这种过程都是有着特殊意义的。
当然,论英雄人物与论历史事件并不能等同。这件刺秦事件的主人公成了英雄,但这刺秦事件却不值得称道:一个垂垂危矣的小国,面对横扫八荒的强秦,灭亡已成定局,而将反攻的历史重任系于一人之身,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又错误地估计双方形式,采用生擒和刺杀的方式,就更是下下之策。试想 ,在威逼的情形下,即使盟约订立,秦王获得安全之后,谁又能保证他言而有信,言出必行——毕竟那个时代的君王,为争城夺地,为一统天下,盟约常常是缓兵之计,本身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作保障,无论联盟还是刺杀都只是一时之计。况且,杀了一个秦王,还会有另一个秦王,而剩下的几个诸侯国又是目光短浅之辈,想趁其国力大乱之机联合诸侯破秦,想必也是徒劳无功!
刺秦的举动多半是因燕太子丹而起,且他并非完全出于公心。因他曾受秦辱于“见陵”,为雪耻,也为保住燕国,保住王位,他想到了刺秦,于是他就不惜施以重利网罗人才——他选择了荆轲!对人才,他倒是表现的十分尊敬与爱惜,可是骨子里却透着专横——吃穿用皆是我所赐,人即当为我效全力!所以他几次催荆轲行事;而荆轲,正是有侠士的胆略与义气,有爱国报国的热忱。一方面,他想为国家出力,为国解忧;另一方面,他晓得“君子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道理,受太子丹礼遇,他不能忘恩负义而推托恩人所差,所以,尽管时机不尽成熟,他还是起身了,他要凭他的胆略完成这件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
然而,功败垂成。他在临死之前还能笑出声来,又见其刚烈与无畏的英雄主义。之所以受到后人的尊崇,是他有胆有识、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人格魅力使然!
在刺秦告败之后,反而激怒了秦王,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太子丹也引火烧身,被自己的父王斩杀而献与秦王,可谓“偷鸡不成反蚀米”!
然而历史终究已逝,天下大统也是历史必然,尽管诸侯国土沦丧,百姓受苦,但这只是暂时的,他们毕竟也希望天下早日统一,而结束地方割据,社会动荡的局面。如此,燕太子丹费尽心机的刺秦计划也只是徒劳无益的,而荆轲则成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牺牲的可惜,却也值!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772.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