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毅传书|柳毅传..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1-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张连生

《柳毅传》[一]
学习目的:
理解龙女和柳毅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理解本文想象丰富,用笔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品味本文凝练生动、句式多变、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重点
理解龙女这个人物形象。
理解柳毅这个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理解本文想象丰富,用笔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品味本文凝练生动、句式多变、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方法
阅读、分析、评价、鉴赏
学习过程
一、讲习
1.文学常识
关于传奇
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由唐代作家裴铏的小说集《传奇》而得名。始于唐初,由六朝志怪小说发展演变而来。内容广泛,多以历史、爱情、侠义、神怪故事等为题材。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结构比较完善,语言运用工丽,具备了相当完整的短篇小说形式,是中国小说发展 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
唐传奇全是短篇创作,反映生活比较广泛,思想主题也呈现着复杂多样的状态。在唐传奇的繁荣期,以表现爱情主题的作品显得最有光彩,也是唐传奇小说成就最高的部分。
唐代传奇小说对后世文学影响较大,它提出的许多反对封建压迫、要求爱情自由等思想主题,不仅代表着当时,也代表着后世的群众要求,又由于它在艺术上创造出许多生动美丽的人物和故事,因此,它几乎成了元明清三代小说戏剧作家汲取题材的宝库。
2.作品简介:
《柳毅传》,唐传奇。是一篇爱情与侠义相结合的神话小说。唐李朝威作。写书生柳毅遇一龙女,听其自述,知其因在夫家受虐待,被迫牧羊荒郊。柳毅激于义愤,慨然答应下龙宫,为龙女传书信给其父洞庭君。洞庭君之弟钱塘君听说侄女遭遇,一怒之下,杀了侄婿,救出龙女,并把龙女许给柳毅。但因语言傲慢,为柳毅拒绝。后柳毅娶范阳卢氏,乃龙女化身,于是终成美满婚姻。柳毅最后也成仙人;作品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故事奇幻,想象优美,环境烘托有声有色,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其中刻画龙女温柔婉顺而多情的性格,柳毅见义勇为、威武不屈的品德,钱塘君暴烈、刚强的气质,尤为出色。以成仙结局,则反映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观点。后世不少剧种据以编成《张生煮海》、《柳毅传书》、《龙女牧羊》等剧目。
二、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情节与结构

《柳毅传》[二]
学习目的:
理解龙女和柳毅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理解本文想象丰富,用笔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品味本文凝练生动、句式多变、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重点
理解龙女这个人物形象。
理解柳毅这个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理解本文想象丰富,用笔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品味本文凝练生动、句式多变、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方法
阅读、分析、评价、鉴赏
学习过程
一、文章导读
本文节选自《古代短篇小说选注》。作者李朝威,唐朝陇西郡人(现甘肃陇西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本文的情节离奇曲折,但主线清楚,不枝不蔓。它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特点突出;语言也极为精练、生动,极富表现力。
二、检查重点词语
逸:奔跑 翔:止 迨:等到 黜:降低身份 讫:完毕 耗:音信、消息
乖:违背 脱:倘 渝:改变 龁:咬 谒:拜见 谛:仔细 殚:尽
淡:水边 怛:悲伤、痛苦 罹:遭受 坼:裂开 擘:裂 庆:福 彰:显著 伪退:谦让 宥:饶恕 遑:闲暇 忤:冒犯 怃:惊愕
三、归纳通假字
景:影 飨:享
四、归纳古今异义
其实:他真实情况 饮食:饮酒吃饭
五、总结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吾君,龙也。 毅,大王之乡人也。
②介词结构后置——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乃访于洞庭
③宾语前置—— 洞庭君安在哉 无情郎安在
六、分析文章结构

七、作业 :分析艺术特色


《柳毅传》[三]
学习目的:
理解龙女和柳毅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理解本文想象丰富,用笔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品味本文凝练生动、句式多变、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重点
理解龙女这个人物形象。
理解柳毅这个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理解本文想象丰富,用笔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品味本文凝练生动、句式多变、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方法
阅读、分析、评价、鉴赏
学习过程
一、艺术特点解析
1、故事曲折,想象丰富,用笔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然而写得极有波澜,尽其曲折。故事一开始,“鸟起马惊,疾逸道左”,情况异常,似有征兆。然后见到一位色殊形秽的妇人,竟然不是凡人,而是龙君之女。柳毅到了龙宫,满以为可以马上见到龙君,不料“王久不至”。龙君本应是神力无限,览书后却不能去解救女儿的苦难。正当龙君一筹莫展之际,情节突变,“大声忽发”,钱塘君化作赤龙腾空而去。结局部分先写龙女得救回宫,后让钱塘君出场,让他补叙战斗的经过。叙事 绝不平铺,曲折有致,有力地突出人物形象,并使情节富于吸引力。
2、波澜起伏的情节,根植于作者丰富想象的沃壤。龙宫殊异的景物,奇特的人物,也是借助丰富想象和夸张笔法生动描绘出来的。这突出地表现在钱塘君形象的塑造上。出战时,作者以夸张的笔墨、绘声、绘形、绘色地描绘出震撼人心的形象。他一怒吼,如同“天坼地裂”,宫殿为之“摆簸”,他力量无穷,行动神速,顷刻间,使泾川变成一片血海尸山,无情郎变成腹中之物。这种人物在现实生活当然不存在,但他却寄托着作者的理想,人们的反抗情绪通过这个复仇者的形象充分地层现出来,这正显示了浪漫主义手法的特征与作用。
二、品味凝练生动、句式多变、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凝练而生动的语言,在文中俯拾即是。柳毅问龙女:“子何苦而自辱如是?”作者写龙女的反映只用了“始楚而谢,终泣而对”八个字,十分细腻地写出龙女先楚而后泣、先谢而后对的内心感情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一过程既反映出她悲苦不胜、迫切求助的心情和温婉的性格,还表露了一个善良的女性初见陌生男子时欲语还休的羞怯之态。龙女回宫时,作者写她“自然蛾眉,明挡满身,绡●参差,面容“若喜若悲,零泪如丝”,并有“红烟”、“紫气”、“香气”相绕。就这样,以经济的笔墨刻画出具有仙姿神韵、飘逸轻柔、美貌多情的形象来。句式上有骈有散,富于变化。骈句主要用于人物肖像神态的描写和场景有铺叙,以抒发作者强烈的心灵感受,加深对读者的印象。骈句的运用,还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句式的运用服从于内容的表达和人物的刻画。钱塘君战罢归来与洞庭君有这样一段对话:君曰:“所杀几何?”曰:“六十万。”“伤稼乎?”曰:“八百里。”“无情郎安在?”曰:“食之矣。”两人的对话,一个问得急促,一个答得干脆。问得急促,突出问者的专注、急切;答得干脆,则显示答者对其所作所为的坦然、快意。这就是使用一连串的省略式短句所起的绝妙作用。


[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015.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