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互动疗法_互动“生”出神来之笔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0-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特级教师、天津市南开小学校长靳家彦《陶罐和铁罐》教学赏析

前段时间,笔者欣赏了全国特级教师靳家彦执教的四年级语文课《陶罐和铁罐》,深为其精湛的教学艺术与全新的教学理念所折服。总结起靳家彦的教学艺术,笔者以为,他的教学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互动;教学过程 朴实无华;学生在练习中学会了合作、交流和创造。

课前:愉悦心情 轻松出发

师:刚刚见面,我先作自我介绍。这段介绍中有真有假,请你们分辨一下。我姓靳,叫靳家彦,是你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今年60岁。我特别喜欢阅读和写作,《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就是我写的。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课。(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生:您姓靳,叫靳家彦是真的,因为主持大会的老师刚才介绍过。

生:您说是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不是真的。因为我从没见过您。

师:判断有根据。

生:您说您今年60岁是假的,60岁的老人头发会花白的,可您的头发是乌黑的……

师:染的。(全场大笑)

生:您喜欢阅读和写作是很可能的,一位特级语文老师怎么会不喜欢读书作文呢?所以这一句是真的。说《陶罐和铁罐》是您写的,肯定不是。课文上有注释,作者是黄瑞云。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是真的,发给我们的课文就是这一篇。

【点评】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靳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用辨真假的形式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很自然地与学生拉近了距离,同时也是在训练学生思维,真可谓乐中有学、学中有练。师生关系由此变得融洽,为接下来的学习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对话:读中感悟 学中有乐

师:非常聪明。分辨得有条有理,说明你们很会思考和分析。(师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指导“罐”字的笔顺、笔画。)

师:同学们先自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学生练习读课文。)

师:可以了吗?请交流一下,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生:陶罐不但谦虚,也很善良、真诚。你看,当人们刚把陶罐从土里掘出来,它就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旁边,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受不了了。”陶罐不计前嫌,豁达大度,我喜欢它。

生:陶罐敢说真话,我喜欢它这一点。它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从这可以看出陶罐并不懦弱。

师:你们的发言说明你们领悟了语言的内涵。

生:老师,我想通过朗读表达我的感悟,可以吗?

师:太好了,请问你想读哪部分。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断。)

【点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的对话过程。对话文本就需要多读。一开始,靳老师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学生全心读文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已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虽然此时的感受是粗浅的,但是促进了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读书,其所担任的角色就是学习的参与者。课堂上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学生倍感轻松和快乐,而且老师能随机抓住训练点,如指导学生掌握“懦弱”的音、形、义,纠正学生把“懦”读为“儒”的错误。这一过程进行得一丝不苟、实实在在,学生收获也很大。

表演:体悟道理 明辨是非

师:《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多像一场两幕的小话剧啊!你们自愿结合,组成创作小组,演出这个故事,能做到吗?

生:能!(学生自由结合,练习。)

师:表演的关健在于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台词要熟记。(推举一组到讲台前表演。)

师:我们继续上课。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人应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

生: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

生:人们应该学习陶罐的胸怀,不应像铁罐那样自以为天下无敌。

生: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不要以已之长,比人之短,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师:你们体会出的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寓是寄托的意思。

【点评】 学生通过表演,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在表演过程中感悟寓言讲述的道理,并能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话。而且,学生表达时语言流畅,表演时入情入境,同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而这一切的生成均是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实现的。

改编:放飞想象 理性思考

生:老师,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可以吗?

师:什么问题呀,说来听听。

生: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比铁罐光洁、朴素、美观,但它很容易破碎,这一点铁罐说得并不错。只是铁罐的态度太骄傲了,所以大家不喜欢它。

师:大家讨论一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限制住。

(生议论归纳,教师板书。)

铁罐优点:坚固;缺点:丑陋

陶罐优点:美观;缺点:易碎

师:我们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仍然叫《铁罐与陶罐》,好吗?(生边议边改,集体创作。)

【点评】 学生的提问引发了新问题,这也许是靳老师没有想到的。但在引导学生弄清二者优缺点的过程中,学生们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自觉地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并集体改编故事来赞扬铁罐批评陶罐,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新的高度,从中可以想见,这种“意外”的收获是非常有价值的。

自创:读写结合 生成创造

师:如果将课文的语言融入你的语言仓库,那么就变成你的语言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寓言,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然后创编一个寓言故事,说明这个道理。(生各自开始创编,大约写了15分钟。)

师:请停笔。介绍一下你编的寓言题目。

生:《大海和小溪》。

生:《手机与BP机》。

……

师:请这位同学读一读他创作的寓言故事——《黑猫和白猫》。

生:邻居家的老奶奶养了两只猫:一只是黑猫,一只是白猫。骄傲的白猫看不起黑猫,常常奚落它:“你敢和我比一比谁白吗?”黑猫和霭地回答:“不敢,主人养我们可不是让我们比黑白的呀!”白猫愤怒地大吼一声:“喵呜,住嘴!你这黑不溜湫的东西,快到墙角躲着去吧!”黑猫不再说什么,悄悄躲到墙角去了。天黑了,一只偷粮的小老鼠鬼鬼崇崇地溜出来,一眼就看见了那只大白猫,一下子蹿到墙角。万万没想到,隐藏在暗处的大黑猫一下子就把它捉住了,小老鼠还纳闷,我怎么就没注意到大黑猫呢?

师:完了吗?

生:完了。

师:我给你一点提示,你继续编下去。几天后,老奶奶决定把其中一只猫送别人……

生:白猫认为自己美丽洁白,主人一定舍不得让我走,对!一定是黑猫被送给别人。结果呢?结果主人把白猫送给了别人。临别时,白猫问老奶奶:“我这么洁白,为什么不留我呢?”老奶奶笑着说:“我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捉到老鼠的才是好猫!”

师:篇末是神来之笔,妙不可言。

【点评】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语言。靳老师引导学生自编寓言来说明文中道理,课堂教学再一次走向高潮。实际上,语言教学很重要的一个职能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既引导学生内化了语言,又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因此更是受益终生。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3355.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