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二轮教学计划表】新沂市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 示范课教案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古 典 诗 歌 鉴 赏
授课 叶其全
教学目标 1、培养初步鉴赏古典诗歌能力;
2、提高解答古典诗歌鉴赏题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重要环节,抓住关键词句。
教学难点 对诗歌背景及其所用典实的了解。
教学方法与思路 1、从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考查的内容归纳所要复习的重点;
2、掌握具体方法;
3、实例训练,形成能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引言导入 ,板书课题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诗的王国,优秀的诗人像群星灿烂,优美的诗篇流传久远。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近年高考的必考内容。然而在实际学习中,由于年代相去甚远,许多同学对古典诗歌的理解总是有一定的难度,有时似懂非懂,有时“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在考试中失分较多。这说明我们有必要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提高古典诗歌鉴赏题的解答能力。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古典诗歌鉴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板书课题:古典诗歌鉴赏)
二、从高考题归纳古典诗歌鉴赏的要点
1、投影显示1996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习题1)。
引导学生思考:鉴赏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第一题是元曲句子的鉴赏,第二题涉及结构、内容、主旨、风格。
2、投影显示1997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习题2)。
引导学生思考:鉴赏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
3、归纳古典诗歌鉴赏题的鉴赏要点:
(1)字词
古代诗人在用词方面可谓孜孜以求。苦吟派的卢延江曾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贾岛“推敲”的诗坛趣话更是流传千古。
提问:你还能举出表现古人讲究炼字的例子吗?
明确: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
(2)诗句
诗句的理解往往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所在,因此,对诗句的考查也是重点之一。它的内容包括诗句的意义,修辞技巧,表现手法,有时还考查诗句所涉及的典故等。
(3)意境
诗歌的主题通常借助意境来表达。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境界,因此,鉴赏古典诗歌,必须体味意境。体味意境的主要方法是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4)评价
包括作者评价、内容评价、思想评价、艺术评价等,往往是总体评价。
三、借鉴题例,把握鉴赏三个环节
1、显示题例:习题1、习题2
2、思考与练习
3、把握鉴赏三个环节:了解——感悟——联想
板书设计 :
词语把握
语言 选词炼字
句义把握
1、了解 名物
典实
背景
2、感悟
3、联想
三种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四、实例训练,形成能力
1、出示材料甲,训练对词语的把握能力。
材料甲 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D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躁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内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2、出示材料乙,训练整体把握能力。
材料乙 读陆游的《小园》,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 D )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枳阴阴一径斜。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A、第一、二句是描写,B、第三、四句是叙述。
C、“卧读陶诗”是指D、卧度陶渊明的诗。
E、这首诗属于田园诗歌,F、其选材和表达的意蕴与陶渊明的诗很相似。
G、陆游不H、可眼不I、愧为爱国诗人,J、即使是写田园生活,K、也表达出忧国忧民之心。
4、出示材料丙,5、训练整体鉴赏能力。
材料丙 对以下一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A、作者在诗中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待送别友人的季节。
B、“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的作用,突出了江水的阻隔;“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
C、第四句写望中所见,给人以孤独、寂寞、空虚的感触;“水悠悠”暗含着无限的思念之情。
D、作者将对友人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之中,做到了言尽而意无穷。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关于张炎《南浦*春水》的鉴赏文字。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详细阅读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详细阅读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详细阅读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详细阅读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详细阅读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详细阅读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详细阅读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详细阅读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详细阅读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详细阅读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