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_岳阳楼记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0-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的1.       理解本文借景抒情,发表议论的写法。2.       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3.       背诵课文。二、教学设想1.       先疏通文意,然后再做进一步的深入研讨。2.       反复诵读,领会文章的妙处。3.       授课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1.       了解“记”的体裁特点。2.       认识“则”“然则”“乃”的运用。3.       疏通文意,使学生理解文词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想象力。二、教学过程 1.       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范仲淹的一篇著名的散文作品《》。这篇文章是他应老朋友腾子京的请托,为重修岳阳楼而写的。那么什么是“记”呢?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2.       简介“记”的体裁特点古代的“记”是一种不定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在写法上大体可分两大类:(1)       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2)       由事、景、物之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属后一类。3.       简介范仲淹及本文写作背景 (1)《》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文正是他的溢号。 (2)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范仲淹因主张政治改革,触动了朝廷中的守旧势力的根本利益,于是他被罢免了参知政事的职务,被贬放邓州。第二年六月,腾子京重修的岳阳楼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因此写了《》这篇著名的散文作品。4.       教师范读课文5.       疏通文意,理解文句的丰富内涵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散文作品,通过疏通文意来理解作者写此文的目的。(1)对照注解发挥想象,理解文句的丰富内涵,边读边讲出来。         注意“则”“然则”“乃”的运用         归纳:A.      乃重修岳阳楼 (就,于是)B.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就是)C.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既然这样)D.     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 (那么……就)E.      则有心旷神怡,…… (就)F.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就)G.     然则何时而乐耶? (既然这样,那么)(2)论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明: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由景自然生发出作者的情操和政治抱负。那就是作者抒发了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他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以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下节课我们就来分析作者是怎样由事、景而自然生发情理的。6.       作业 (1)       完成练习二、四。(2)       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要点1.       体会借景抒情、发表议论的写法。2.       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抱负。二、教学过程 1.       导入  由“记”的体裁特点导入  。2.       课文分析(1)       朗读课文第一节。  思考:这一部分写了什么?着重写了什么内容?  明:这一部分写了作记的缘由,着重写了腾子京谪守后的政绩:“政通人和,百废俱兴”。(2)       齐读第二节  思考:这一节写了什么景?提出了什么问题?  明:这一节写了洞庭湖的全景,诗人写道:“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诗人接着用“然则”一转写了迁客骚人,并提出了“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推开一层,由景入情,;领出下面两段文字。(3)       听录音  思考:4、5两节各描绘了两幅怎样的画图?  明:第四节作者描绘了一幅阴冷的画图;第五节作者描绘了一幅晴明的画图。(4)       贴出同学根据这两段内容所画的两幅画,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一下这两幅画面。  明:  阴冷的画面: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都不放晴的时候,阴冷而令人胆寒的风怒吼着。这时,浑浊的大浪猛的翻腾到空中;日月星辰的光辉被阴云吞噬了,山岳也都隐藏在阴霾之中,此时,商人和旅客都无法通行,船上的桅杆歪斜着,船桨也被风折断。到了傍晚时候,湖上一片黑暗,只能远远地听到老虎的长声吼叫和猿猴的悲啼。  晴明的画面: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上波光粼粼,平静极了,天光和水色交相辉映,碧绿的湖水一望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落下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岸上的芷草和小洲上的兰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青绿绿的。有时湖上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儿的影子犹如一块璧,静静的沉浸在水底,渔夫的歌声也响起来,一唱一和,这是多么的快乐啊!(5)       迁客骚人在“霪雨霏霏”时登上岳阳楼会产生一种怎样的感情?在“春和景明”时登上岳阳楼又会产生一种怎样的感情?明:迁客骚人在“霪雨霏霏”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见这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万千而十分感伤了。在“春和景明”时登上岳阳楼,面对晴明的画面,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把一切荣辱得失都抛在了脑后,在春风中举杯痛饮,高兴极了。(6)       读第五节。思考: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时什么?      明:古仁人之心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7)       思考: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之情有何不同?  明:迁客骚人是因己而悲,因物而喜,而古仁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8)       作者用了一个设问句,“然则何时而乐耶?”道出乐作者的见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乐作者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揭示了全文的主旨。(9)       个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三、作业 完成练习三。附录:板书设计 范仲淹作记缘由                                                          

景   情                             “霪雨霏霏”则“感极而悲” 对迁客骚人之情“春和景明”则“其喜气洋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理   比: 古仁人之心进亦忧,退亦忧      (卒章显志) 作者见解(全文主旨)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3345.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