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文化优秀教案】体味文化

高二政治教案 2014-08-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政治教案】

一、选择题
1.我国航天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变成厂现实。这里的航天精神()
①是文化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③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是自发形成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XX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没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中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下列说法错误的
a.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
b.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c.“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d.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无与伦比
3.“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c.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4.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讲的“文化”是()
a.广义上的“文化”,与“文明”的含义相近
b.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
c.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d.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上的“文化”
5.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XX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XX年同期增长8.1%
b.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XX年3月在京举行
c.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行
d.科学考察证实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退缩迹象明显
6.1999年,国外一些媒体评选过去一千年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得票数位居前列。马克思之所以被评为千年伟人,是因为他和恩格斯创立了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这表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b.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c.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d.文化就是一种科学理论
7.西汉刘向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句话阐明的道理是()
a.治理国家要完全依靠文德b.强调教育感化在治理国家中起着重要作用
c.圣德的皇帝都是靠文化治理国家d.教育与武力对治理国家同等重要
8.xx总理在会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青岛港桥吊队队长许振超时指出,“振超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的宝贵财富这主要是因为()
a.“振超精神”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精神力量比物质力量更重要
d.精神力量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9.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
10.在乡镇,有生动活泼的民间传统节日;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边远山区,有更具特色的乡土文化。这说明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c.文化是社会特有的现象d.文化能促进和谐,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巨大作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④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程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④
12.下列属于文化范畴的是()
①集体主义价值观②汉语③蒙古文字④公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是对文化的含义进行考查。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文化的意识形态部分,汉语和蒙古文字是文化的非意识形态部分,而公司是属于经济范畴。所以选取a项。答案:a
13.文化,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然而“熟知并非真知”。下列对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文化是人所特有的,即是人与生俱来的
b.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因为文化只能是意识形态性质的
c.人类的精神活动属于文化范畴,而精神活动的产品属于其他范畴
d.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非选择题
14.人们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吗?如何培养文化素养?
参考答案:
1—5:adabc2—10:abbcb11—13:daa
1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培养公民的文化素养,作为国家,要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为个人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作为公民个人,要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实践,汲取文化营养以发展自己。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zhengzhijiaoan/2194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