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科技发展的论文3000字】创新与科技发展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2013-06-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政治教案】

教学内容:创新与科技发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入语:
爱因斯坦在幼年时曾惊讶罗盘的指针永远指向北方,并由此产生了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后来,他说:“我 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一语道出了科学家成功的奥秘所在。
仰观茫茫太空。留心周围世界的每个地方,我们会发现许许多多有趣的现象和问题,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我们如何才能开启奇妙的知识世界之门,步入科学的殿堂呢?
2、板书课题:        
一、创新与科技发展
1、科技发展靠创新
(1)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情境活动一:
     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火的发现,将人类送上了文明的第一级台阶,人类从此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文字的创造,使人类将自己的智慧结晶永久传递、永恒保存;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逐渐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计算机的诞生,给人类的智慧插上了新的翅膀;因特网的应用,使“地球村”的村民在网上恣意遨游。
想一想: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谈一谈:
列举事实,说明创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相关链接)
学生阅读教材以及相关链接内容思考、讨论
相关链接: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中期,也称工业革命。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它使人类由手工劳动进入机器生产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也称电力革命。主要标志是电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运用。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40-50年代.广泛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其主要标志是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人类由此进入电子原子时代。
议一议:
为什么说“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你是怎样理解“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的?)
学生:①科技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追求创新的结果;
       ②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
(2)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请同学们看一组数据:
    据有关资料统计,人类的科技成果,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XX年增加一倍,当前则是每3-5年增加一倍。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超过了以往两千年的总和。据测算,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20世纪中叶是7年,近年来,在一些领域这种周期进一步缩短,在微型计算机领域,甚至仅隔6个月就有一代产品问世。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科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样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将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迅速。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人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和可贵。1234
(3)创新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69页)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科技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大量创新成果,许多方面达到国际水平: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加了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1%的测序任务,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顺利完成;高性能计算机关键技术的突破,使中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计算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议一议:
科技创新对我国发展和民族振兴有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
    旧中国的历史不堪回首。总结历史的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中国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创新对我们尤为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反之,则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
    那么什么是创新呢?
相关链接:(见教材p70页)
创新既是指一种精神,也泛指创造任何一种新的事物,同时也专指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发明创造。
奥地利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21年提出的创新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等五种情况。这种创新概念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应用。虽然创新的集中不同涵义各有其应用的领域和解范围,但他们的共性都是创造性。
议一议:
你是怎样认识创新的,请举例说明。
2、由好奇到创新
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70-71页)
    葛晓峰是全国申请专利最多的个体发明家,他发明的载波录音、录相机等多项产品活的了国家专利局的专利。他小时候就对许多事物感到好奇:飞机为什么会飞?火车为什么会跑?轮船为什么不会沉底?这些在许多人眼里司空见惯的事却常常引起他的思考。一天,他到妈妈所在学校的实验室去玩,看见实验室桌上摆着一架分成七八个部件的天文望远镜,心中产生了一种神奇的欲望。一会儿,妈妈有事要出去,临走前叮嘱晓峰不要乱动实验室的物品。但他实在是讨好其了,终于不顾妈妈的禁令,动手把天文望远镜装好了。四个小时后,妈妈回来了,她看到那个组装好的天文望远镜,惊呆了;“好孩子!是你自己装的吗?这种仪器的拆装高中生都未必能完成啊!”就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葛晓峰走上了创造发明的道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
议一议:
好奇心与科技创新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展示成果,教师点拨
强烈的好奇心对科技创新有重要作用: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好奇心也会对人们产生消极影响。
说一说:
自己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代表展示
(1)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揭开科学家成长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许多科学家小时候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他们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1234
情境活动四:(见教材p71页)
     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瓦特在童年的时候,有一天看见壶里的水开了,蒸汽把壶盖顶得“噗噗”发响。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小瓦特竟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跳动不止的壶盖,一心思索着蒸汽的力量,在炉子旁边整整呆了一个多小时。姨母看见了,责骂他是个“懒孩子”。她哪里知道,正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和寻根问底的品质,使瓦特成了蒸汽机的发明者和创造者。
说一说:
有了好奇心就意味着能成功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点拨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担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有所发明创造。只有那些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能从好奇的现象中探幽寻胜,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
(2)好奇心怎样发展为创新
材料一:                          保护好你的好奇心
很多少年朋友有远大的志向,长大以后想做一名科学家,这是非常可贵的。但是,如果问你,做一个科学家,最根本的禀赋是什么?你怎样回答?
    无数的科学家走向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一个科学家,最重要的是有好奇心。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对物质在通常温度下的表现不感兴趣,他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各种各样的物质在很低很低的温度下,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性质。美国ibm公司苏黎世研究所的科学家缪勒和柏诺兹,对常温下导电的物质不感兴趣,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在常温下不导电的陶瓷,在很低很低的温度下导不导电。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明知普通塑料是不导电的,但他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想做出一种能导电的塑料。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不相信当时流行的观点:只有3种夸克。他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一定要做个试验,看有没有第四种夸克。正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通过无数次科学实验,做出了伟大的科学发现,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教师:有了好奇心并不意味着成功。生活中,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有所发明创造。
说一说:好奇心怎样才能发展为创新?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点拨
 只有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能从好奇的现象中探幽寻胜,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
情境活动五:(见教材p72页)你想探索下面的奥秘吗?
 ufo是什么,有没有外星人?如果有,他们在哪个星球上生活?
 人的心脏为什么会片左边长呢?
 动物有语言交流吗?
 ……
每个同学至少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但现在还不明白的问题,与同学们交流。试着对有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师讲述:
       在创新的道路上,只有那些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能从好奇的现象中探幽寻胜,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
    同学们,为了成才、成功,让我们扬起创新的风帆,搭起创新的桥梁,勇敢地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吧!1234
三、我的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四、我的能力测试
请你选择:
1、兴起于20世纪40 -5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c  )
a、电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
 b、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
c、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d、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2、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有人认为“有了好奇心就一定能成功”。对此,你的理解是(  b  )
a、是正确的,因为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
b、是错误的,因为只有把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锲而不舍,才有可能打开成功的大门;
c、是正确的,因为好奇是创新的使者,好奇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d、是错误的,因为好奇心容易使人产生盲目从众心理。
3、对创新的含义,你的认识是(  a  )
①创新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造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②是指创造任何一种新的事物;  ③指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发明创新;
④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
⑤指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人云亦云、墨守成规.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④⑤
4、许振超,山东青岛港工人。他三十年如一日,立足本职,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带领团队两次创造了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扬名国际航运界。在新形势下提倡“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因为(  c  )
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②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③创新是我们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④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zhengzhijiaoan/8474.html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政治导学案年级:初二课型:新授使用时间: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和基本要求2、过程与方法:自主交流小组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增强守法意识;理解法律监督的作用,增强守法意识二、重点难点:依法治国运用所...

    发布于:2013-06-15

    详细阅读
  • 【文明交往礼为先手抄报】《文明交往礼为先》学案

    一. 生活幽默以下是一位年轻人问路时的一段对话,请同学们与自己的同桌进行对话练习(年轻人):喂,过来老头,我来问你,到无棣新区还有多远?(老大爷):五拐杖!(年轻人)::五拐杖是什么意思,怎么不论里?(老大爷):论礼?论礼你应该管我叫大爷!1 这则笑话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呢?2 请你阅读教...

    发布于:2013-06-15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卷人教版含答案|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一、基本概念、基本知识1、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力。2、 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第四单元B部分|第四单元树立远大理想教案

    第四单元 树立远大理想一、本单元地位在教材中的地位:根据整套教材的设计思路,每册的四个单元都是按照成长、交往、规则、理想四个板块展开的。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就是“理想”板块的内容。该部分是整套教材中集中展现理想问题的部分,因而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个人既是生活在现实中,也是生活在理想中的。现实...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维护财产权的法律|《维护财产权》教案3

    《维护财产权》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了解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 什么是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使学生知道自己在法律上的经济权利,懂得合法的经济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加深对国家保护公民利益的理解,从个人财产权的角度强化对国家...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交往的行为后果】第7课行为与后果教案

    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总第 22 课时课题第7课 行为与后果 第2课时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良好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结果,不良的行为产生不良的结果。懂得个人的行为不应该危害自己、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 能力目标:培养明辨是非和严于律己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_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序号课题第3课时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班级姓名审核:学习 目标培养自尊心,自觉尊重他人,捍卫人格尊严 用法律维护自己尊严 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维护人格尊严学习难点:维护人格尊严的主要内容学习范围:教材71页到75页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讨论、举例...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三大优良作风】第三课优良的意志品质教案

    第三课 优良的意志品质教案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意志的力量,懂得优良的意志品质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2.学会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磨炼坚强的意志。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坚强意志的四种特征,能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 2.知道意志的作用:能激发人的潜能,...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八上第九课美丽的颜色】八上第九课第三框《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三框题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交往艺术新思维》,对应课程标准“交往的品质”模块。本单元分别从礼貌礼仪、竞争合作、宽容、平等、尊重、诚信几个方面对交往艺术、交往品质进行多维阐述。而本节课《平等尊重你我他》正是从平等尊重的角度来说明交往的品质。本节课依...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如何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第一节《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案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在集体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力量,珍惜集体的团结能力目标:能够辩证地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难点:团结就是力量教学过程:一、自...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