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政治思维导图全册|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5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政治教案】
第五课 多元文化“地球村”
一、本课设计意图
1.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
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2.本课安排的依据
(1)学生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学生和其他文化的距离拉近了,但有些同学迷失在其他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了解或不屑于了解;有些同学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有些同学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由于语言问题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会使得沟通产生困难……他们需要给予恰当的引导,才能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学生。
(2)课标的具体要求: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二、本课内容结构及整体教学建议
1.本课内容结构: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因此,教材设立了两框。
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分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和谐的文化乐章”两部分,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标志和代表人物入手,帮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文化没有优劣之别,从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第二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分为“开放的胸怀”和“搭起文化的桥梁”两部分。首先帮助学生明确在日益开放的时代,与不同的文化共处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要善于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珍惜、爱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以开放的态度尊重不同的文化,同时更要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2.总体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本课需3课时,第一框1课时,第二框2课时。
(2)课前准备:请学生课前通过网络、书报、杂志等途径,搜集各个国家、民族有关节日、饮食、服装、音乐、标志和代表人物等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上的知识,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3)教学方法:通过资料搜集、材料交流、课堂讨论等方法,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树立对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
(4)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展示文化的多样性;请回国人士谈谈异域见闻,以及如何处理文化的冲突,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通过互联网结交一两个国外的朋友,学习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通过某些机构联系来我国的交流学生,住到学生家中,体会文化的差异,学会与他们交往。
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教案设计
一、从容说课
第一目,丰富多彩的文化(本课重点),在这里不需要给学生关于文化的严格的定义,而是要学生通过搜集材料,了解我国传统的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以及这些节日中传统的食品;再搜集能够反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这些节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活动,指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就是通过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列举具有国家代表性的东西,评选一些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探讨这些人物代表了该国文化的哪个方面,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形形色色的文化将我们的世界装扮得绚丽多彩。
第二目,和谐的文化乐章,通过语言交流的故事引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的差异,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别,多元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通过一名意大利学生与中国同学的对话,引发学生思考: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对待这样的文化差异,我们该持什么样的态度?从而得出结论:我们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其他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为下一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做准备。
二、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组织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习俗,探讨这些节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学生的课前准备越充分,对文化的了解就越深入,从而认识到文化并不深奥,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就蕴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
我们生活中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外来语的影响,如“酷”、“巧克力”等。学生对于外来语的接受比较快,这里可以请学生事先查阅一些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
成龙,中国香港地区乃至亚洲、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影坛巨星,无论他出席国内还是国际上的一些较为隆重的公共场合,他总是身着唐装。当有人问及他为何总以唐装形象出现时,成龙说:“唐装代表着中国的文化,我想要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世界也因不同的文化而色彩斑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之旅。
(二)讲授新课
1、丰富多彩的文化(板书)
(1)中国的传统节日(板书)
活动一:节日文化
同学们,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有一些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流传至今,成为我们今天的节日,大家说一说: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烈的节日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意义?在这些节日中,有哪些传统食品?
学生讨论回答:(略)
大屏幕显示——中国传统节日(展示中国传统节日,节日活动或节日食品等)
节日名称 意 义 时间 传统食品
春节 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 正月初一 饺子(北方)
汤圆(南方)
中秋节 全家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共享天伦 八月十五 月饼
元宵节 用舞龙和舞狮来纪念为民造福的青龙 正月十五 汤圆
端午节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五月初五 粽子
清明节 是最重要的祭祀日子 4月5日 糯米粑
(2)外国传统节日文化(板书)
活动二:议一议、说一说外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大屏幕显示搜集的资料:
节日名称 日 期 意 义
圣诞节 12月25日 基督教徒纪念耶酥诞生的日子
母亲节 5月份第二个星期日 纪念伟大的母亲和无私的母爱
父亲节 6月份第三个星期日 纪念父亲为家付出的爱心与努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感恩节 11月份第四个星期四 (美国)全家团聚,举国欢庆
小结:同学们,从这两个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是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它表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是因为很多的文化传统是独具一格的,所以它便具有了代表性,当人们一见到或听到时就会想到哪个国家和民族。
(3)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板书)
活动三:说一说,评一评,请同学们将下面的国家或民族的事物与所代表的国家相联:
中国 篮球
美国 富士山
日本 足球
巴西 金字塔
埃及 长城
法国 艾菲尔铁塔
不仅如此,当你提起某个人名的时候,你就会联想到这个国家,如安徒生,就会想到丹麦;如甘地,就会想到印度等。如果要评选一些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你认为哪些人应该上榜?(评选标准:只要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会想到这个国家;不管人们喜欢还是不喜欢,他都代表着这个国家;只有真实的人才能当选,文艺作品中的人不能当选。)
按照这一标准,你评选的结果是:
国 家 代表人物1 代表人物2 入选理由
中 国 毛泽东 周恩来 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
美 国 华盛顿 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
……
同学们:通过系列活动的探讨、评选,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不同,它们都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各个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被深深地打上本国、本民族的烙印,而同时正是这些代表人物把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大花园。
同学们!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世界各国文化也光辉灿烂,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各国文化必然要发生交流与碰撞,他们能和谐相处吗?结果会怎样呢?
2、和谐的文化乐章(板书)
(1)文化有差异性(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8页的插图故事:
看谁译得好:
①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成英语。
“if you want to watch more,please go upstairs” (“如果你想看得更多,请上楼”)
②把“无风不起浪”。译成英语——
“where there is fire , there is smoke ” (“有火的地方就有烟”)
想一想:
①古诗和成语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么?
(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上存在着差异、差别。)
②你能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的例子吗?
酷(cool)、巧克力(chocl late)、沙发(sofa)、咖啡(caffee)、英特网(internet)、坦克(tank)等。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教师小结:语言是一种文化,语言存在差异,不分优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如果这些文化上的差异不复存在,世界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气。
有人说全球化就是标准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但经济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世界的发展更趋向于文化多元化。如果全球化就是变成大家都讲一种语言,只允许一种文化存在,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世界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它就会像一个百花园变成了只有一种花卉存在,很单调乏味的、缺乏色彩感的花园。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的局面。
(2)文化的差异就会造成不同的待人处事方式(板书)
幽默故事
步骤一:出示一则故事:不是东西。(概述:一个自称为中国通的外国教授给学生讲什么是东西,说只有无生命的才叫东西,所以我不是东西,你也不是东西)学生笑。
步骤二:提问:你认为这位外国教授是哪国人?为什么?学生纷纷猜测,并说出理由。教师参与。
步骤三:提问:如果是你遇到了这位外国教授,你可能会采取什么态度。学生一种是尊重,一种是排斥。
步骤四:教师归纳:面对文化差异,我们正确的是尊重,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9页的插图故事,并想一想:
①得到别人的称赞,你认为哪一种回答更加得体?你更习惯于那种回答?为什么?
(引导学生看到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如中国人含蓄、谦虚,意大利人直爽。)
②导致中外沟通障碍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障碍会对彼此的交往产生什么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处世的方式是不同的,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就容易产生误解。)
③这种沟通障碍有可能跨越吗?如果有可能,谁该为此做出努力?该怎样做出努力?
(有,对待这样的文化差异,我们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其他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教师总结: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我们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其他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不能一味的排斥或全盘照收。
补充资料:欣赏世界各国风景图(大屏幕展示)。
(三)小结新课
同学们!面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我们应该尊重各国民族、国家文化的差异性,坚持为我所用、博采众长的原则,全盘排斥和全盘收取都是错误的,而是要在批评中继承,加强沟通了解,尊重双方的文化价值,应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四、教学反思
在进行这节课的内容时,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资料,如图片、画册、音像资料等,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提示。
课本上的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反思我们的文化背景使得我们在面对别人的赞扬时,习惯于做出怎样的反应;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我们该持怎样的态度。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做深入的探讨。
在“无形文化遗产”方面,教师还可对资料进行补充。
第二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教案设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一、从容说课
第一目:开放的胸怀(本课难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日益开放,与不同文化共处成为学生必须面对的课题。课本通过小雪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面对不同的文化,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这是本框的核心问题。告诉学生,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
欧洲汽车文明的事例是引导学生思考,开放的胸怀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要善于虚心学习。
梁思成的故事意在引导学生思考,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我们该持什么样的态度。从而得出结论: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开放的胸怀意味着我们应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
第二目:搭起文化的桥梁,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在外来文化面前,有些同学迷失了自己。通过客观评价“哈日族”与“哈韩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要批判地接受,更要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中学生跨出国门,直面其他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多。中国小留学生来自异乡的电子邮件揭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何面对文化差异,更好地融入当地主流文化中。通过对这个事例的探讨,得出相应的交往原则和方法。
最后,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在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的同时,还要宣传、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二、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组织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习俗,探讨这些节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信息化时代,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成了地球村。我们青少年作为地球村的村民应具备哪些素质呢?(多媒体呈现一个生机勃勃,一派祥和的地球)
通过上节课的世界文化之旅,我们已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知道了要奏好和谐的文化乐章,要树立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文化差异。
提问: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不应该是排斥,而应该是沟通,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所以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多的了解世界,但怎样与不同的文化和谐共处,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了中国,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生活在一起,该如何平等相处呢?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发生在小涛和jack身上的故事吧。
小品表演:小涛和jack的故事
小品简单过程:场景一、jack先用英文在新班级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从穿着、语言、动作表情,无不表现出美国人的自由、随意、不拘小节的性格。
场景二、jack请小涛吃饭。jack提出各付各的,小涛很难理解,表现的很不开心,期间点菜时小涛简单介绍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场景三:jack过生日,小涛送了他一盒美国的“好时”巧克力,jack给了小涛一个大拥抱,并当场拆开礼物,分吃巧克力,小涛对jack的拥抱很不习惯,也觉得jack当场拆开礼物就吃,很没有礼貌。多媒体呈现课本的问题(人物换成jack):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1、如果你是jack,会怎么办?(联系自己想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
2、我们能以“好”或“坏”来评价jack的处理方式吗?(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进一步分析中美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行为方式的差异,可进一步拓展到其他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的民族性格不同而产生了待人处事的不同方式。)
3、有人说,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放意味着穿喇叭裤、戴蛤蟆镜。在今天,你认为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多媒体呈现七八十年代的穿着打扮的图片,增强感性认识,更好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多媒体呈现结论):所以,开放的胸怀意味着——我们要以客观、平等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板书)
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书本欧洲的汽车文明的事例。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多媒体展示的比利时的街道和城市风情。
活动:各抒己见
1、通过边听边看,你对比利时的城市有什么印象?
2、比利时红绿灯很少,为什么秩序井然?
3、你对“只有人,才是万事万物的红灯”这句话怎么理解?(讨论)
4、欧洲的汽车文明,对我们有什么借鉴之处?(讨论)
学生回答后,联系我们5月1日新颁布的《交通安全法规》,教师介绍“以人为本”的三礼让原则,“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教师小结:开放的胸怀意味着我们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板书)
教师提问:学习哪些文化呢?
多媒体呈现毛泽东同志说的一段话,学生一起齐声朗读
“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毛泽东”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教育:我们也不是什么都拿来,而要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身临其境”活动讨论
小品中jack给了小涛一个大拥抱,让小涛不知所措。如果你遇到一个外国友人,你伸出手要跟他握手问好,他却想拥抱你,甚至是吻你的脸颊,这时你怎么办?
多数学生回答:我会觉得很难为情,不过还是会让他拥抱。
教师教育:同学们,感到难为情,是因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比较的含蓄,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大家都能够以开放的胸怀,以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美国人的礼仪交往方式,让对方拥抱,也难能可贵。
过渡:开放的胸怀就是以客观、平等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开放的胸怀还意味着什么呢?过渡: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的长处,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板书)
多媒体呈现中法文化年的flash,出示中国到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的图片,比如:在法国街头出现了中国的京剧脸谱、中国孩子玩的风车、中国的大熊猫。出示法国到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的图片,比如:法国在北京举行的音乐会、法国巡逻兵飞行表演。
提问:中法文化年的举办,对中法两国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可以更好的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展示了中国的民族文化,我们要更好地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首先要保护好中国的民族文化,(多媒体出示中国文化遗产地图)甚至还要保护好地方文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相关链接”的材料
多媒体展示梁思成的人物照片,出示思考题:
在二战中,我国遭到了日本的侵略,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梁思成的亲人也在战争中牺牲了,他为什么还要提出要保护日本奈良,使它免于在炮火中毁于一旦?梁思成这样做值得吗?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值得,因为任何民族的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开放的胸怀意味着我们应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板书)应有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美军接受了梁思成保护历史名城奈良的建议,但美军如今却在古巴比伦文化所在地伊拉克,对其的文化进行肆意的破坏。
多媒体展示十九世纪的空中花园、永远辉煌的古巴比伦文化、战火中的伊拉克、美军攀登一座40XX年前古巴比伦时期的神塔、悲惨的伊拉克难民的图片。
提问:看了美国军队对伊拉克古巴比伦文化的破坏,你们有什么感受,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各个民族的文化?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什么问题,你学到了那些知识,明白了哪些道理?(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三)小结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怎样以开放的胸怀来做友好往来的文化使者。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以客观、平等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保护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应有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综合探究实践作业:
客观、平等的态度
开放的胸怀意味着 尊重因文化不同 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
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
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
四、教学反思
可引导学生思考:在二战中,我国遭到了日本的侵略,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梁思成的亲人也在战争中牺牲了,他为什么还提出要保护日本的城市奈良,使它免于在炮火中毁于一旦?梁思成这样做值得吗?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可事先布置学生在校园里或社会上随机采访一些人,谈谈对“哈日族”“哈韩族”的了解和评价。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对外来文化该持何种态度。
可请有留学经历或在国外生活经历的人来校与学生交流,也可请学生事先进行采访。
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课文练习答案
1、了解外国的文化,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善于与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交往,是当代“地球村”村民必备的基本素养。
2、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是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我国五大节日名称、来历及传统食品
节日名称 来 历 传统食品
春 节 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等,民国时期,把农历的一月一日称作春节。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北方吃饺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南方吃年糕
中秋节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月 饼
端午节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干楚襄王九年,报国壮志未酬,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来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端午节的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吃粽子饮雄黄酒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饮菊花酒
吃重阳糕
清明节 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之子重耳流亡出走,受尽屈辱,一起出奔的臣子,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用火烧热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他一次猛然忆起旧事,差人请介子推,但介子推已背老母躲进绵山,晋文公下令烧山,介子推和老母抱树被烧死,为纪念介子推和其母亲,晋文公把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禁忌烟火,只吃寒食,就是清明这一天。 吃寒食
3、请你说说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通过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通过各具特色的节日、饮食、服饰、国家或城市标志、语言、代表人物、建筑等。
4、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各个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被深深地打上本国、本民族的烙印。同时,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请你列举下列国家的标志或代表性人物
英国——伦敦塔桥、白金汉宫、牛顿、莎士比亚等;
法国——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拿破仑、巴尔扎克等;
美国——自由女神、好莱坞、白宫、nba、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
澳大利亚——袋鼠、悉尼歌剧院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日本——和服、寿司、樱花;
巴西——足球、咖啡、桑巴舞;
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丹麦——安徒生;印度——甘地、泰戈尔、泰姬陵等。
5、评选各国代表人物,并说明入选理由。
国家 代表人物1 代表人物2 入选理由
中国 孙中山 毛泽东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先驱者,推翻封建统治的领导者——孙中山;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翻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
美国 林 肯 克林顿 林肯作为美国最为著名的总统,废除黑奴制,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克林顿执政期间,对伊战争,震惊世界的“9?11”恐怖事件
英国 莎士比亚 撒切尔夫人 莎士比亚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戏剧家,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大师,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前首相,号称“铁娘子”,英国政府的铁腕人物
6、你能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的例子吗?
汉语中吸收外来语的例子很多,外来语是词性的一种,比如乒乓球、巧克力、士力架、咖啡、扑克、沙发、摩托、可口可乐、“酷”、“伊妹儿”、“派对”等等。
7、有人说全球化就是标准化,你同意吗?
不同意。因为,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但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世界的发展更趋向于文化多元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8、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有:
一种是排斥,过分夸大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第二种是沟通,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第三种是崇洋媚外,漠视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过分夸大外国文化的价值,甚至一味地模仿与痴迷于外国文化。
9、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1)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宽容、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2)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要批判地继承。(3)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继承中华民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10、在今天,你认为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
在今天,开放意味着尊重、理解,全面了解外来文化,吸取其中对我有用的东西,而决不是照搬照抄!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有了这种胸怀,“地球村”的文化会更加绚丽多彩。
11、对外交往的方法有哪些?
①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焦虑;②消除误解,尽量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③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④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⑤探索有效的沟通技巧;⑥在交往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12、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要尊重并加以保护。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人类的,都属于人类的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和崇高的精神。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13、你打算如何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
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我们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的同时,还要宣传、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第五课教学知识连接
1、什么是文化?
这一问题始终是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颇有争议的论题。英国学者威廉斯曾说过,“文化”一词是英语语言中最复杂的两三个词之一。其实,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通常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一般大众所理解的文化是狭义文化,它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得见的语言、文学、艺术等活动。文化研究领域里所指的文化则是广义上的文化,国内外的学者从各自学科的角度予以多种界定与解释。据说现在世界上有关文化的定义已达200多种。美国著名文化学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一书,收集了166条文化的定义(其中162条为英文定义)。这些定义分别由世界上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学家所界定。
在该书中,两位学者把所收集的162条有关文化的定义分成七组,并在每一组定义后予以评价,这对理解每一组定义起到了导向作用。这七组定义分别为:描述性的定义、历史性的定义、行为规范性的定义、心理性的定义、不完整性的定义、结构性的定义和遗传性的定义。
现从162条英文定义中选出有代表性的,摘录如下。
(1)泰勒(1871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理、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属描述性的定义)
(2)帕克和伯吉斯(1921年):一个群体的文化是指这一群体所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而这些社会遗传结构又因这一群体特定的历史生活和种族特点而获得其社会意义。(属历史性的定义)
(3)威斯勒(1929年):某个社会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被称作文化,它包括所有标准化的社会传统行为。部落文化是该部落的人所遵循的共同信仰和传统行为的总和。(属行为规范性的定义)
(4)斯莫尔(19XX年):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人们为试图达到他们的目的而使用的技术、机械、智力和精神才能的总和。文化包括人类为达到个人或社会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属心理性的定义)
(5)威利(1929年):文化是一个反应行为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习惯模式系统。(属结构性的定义)
(6)亨廷顿(1945年):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属遗传性的定义)
(7)萨皮尔(1921年):文化可以定义为是一个社会所做、所思的事情。(属不完整性的定义)。
2、文化差异小幽默
望文生义
洋人:“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
中国人:“何以见得?”
洋人:“每天早晨我经过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早点’两个大字,提醒过路上班的人不要迟到。”
打架三次
一个美国人从中国回国,他的朋友请他谈谈观感。他说:“在中国吃一餐饭,要打三次架。”
他解释说:“一进餐厅,为了推让座位,主客就开始互相拉扯;接着上菜,主客又要你推我挡一番;最后为了付账,更会展开一场精彩激烈的争夺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不是东西
一位自命为中国通的教授,向他的学生讲授中文课时说:“中国人把物品称为‘东西’,例如桌椅、电视机等。但是有生命的动物就不称东西,例如虫、鸟、兽、人。所以,你不是东西,我自然也不是东西!”
大胜与大败
有位美国朋友访问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例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永远属于你们。”
处处都漂亮
一位外国朋友不知道中国人的“哪里!哪里!”是自谦词。一次,他参加一对年轻华侨的婚礼时,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说了声:“哪里!哪里!”这位朋友却吓了一大跳!想不到笼统地赞美,中国人不过瘾,还需举例说明,于是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漂亮!”结果引起全场哄堂大笑。
各种各样的“汁”
有一次,专考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托福”试卷上出现一道填空题:“绞尽___汁”。
试卷收上来,老师发现答案多种多样,但都没答对,如“绞尽墨汁”“绞尽乳汁”“绞尽果汁”“绞尽汤汁”。
老师在评讲试卷时,对这批未来的来华留学生说:“你们真是绞尽脑汁也没写出‘绞尽脑汁’”
老外评老外
初到美国时,几个中国同学请我到一家中餐馆给我接风洗尘。
小林看到邻桌几个洋人在用筷子,便说:“现在会用筷子的老外越来越多了!”
小王接着说:“那些老外不但会用筷子,还会点菜呢。他们再也不是只会叫杂碎、春卷了。”
小张正要开口,只见邻桌一个已吃饱喝足的美国人慢条斯理地走到我们桌前来,用极其标准的京片子说:“请你们搞清楚,在这里,你们才是老外。”
3、母语文化对学外语的影响
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特别是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跟学习第一语言有很大不同。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时,头脑中已经有大量的概念,因而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和思维能力。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母语中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等,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会不由自主地对学习第二语言产生干扰或抗拒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简单而又清楚的,可在外国学生眼中却往往成了一些不好理解的怪事。
例如,在做口语练习时,有一选择题:女儿(a)回家看见妈妈(b)正要拿放在高处的东西。
a:妈,我来拿吧。
b: (a)不用了,谢谢。
(b)好,谢谢。
(c)好吧,你来拿。
对话非常简单,语言本身并没有障碍。可在选择答案时,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b。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应该选c。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自然的,无需客气地说“谢谢”。尤其是晚辈帮助长辈,那更是理所当然。如果母亲对女儿说了谢谢,女儿反倒会有些不解和不习惯了。人们普遍认为,越是亲密的关系越不需要说这些见外的客套话。所以,在中国人的家庭成员之间,很少听到道谢的话。而在外籍学生的观念中,无论帮助者和被帮助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接受了帮助就应该说谢谢,这是最基本的礼貌。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活中一件极普通的事,都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这种情况也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同样也受到母语文化迁移的影响。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文化的观念、行为方式来实现目的语交际中的文化行为功能。可见,对于学习外语的人来说,如果不了解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就很难理解语言本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中国留学生如何同西方人打交道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很多中国留学生都会为如何更融洽地和欧美国家的人相处以及如何更好地融入他们的社会而烦恼。在英国的学习经历使我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心得,希望与大家共同分享并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都是直线形的。他们考虑问题往往比较简单,解决问题和表达方式也总是比较直接。如果你有一个什么想法,或者对于他们的行为有什么意见,旁敲侧击的提醒和含蓄的表达往往令他们难以领会。
举例子说,研究生在写论文的阶段平均每两个星期都会有与导师的单独会面,用来与导师探讨你所选择的课题和你论文的基本框架。一些亚洲学生包括我在内,一开始都会加上“引子”,而非直接切入正题。这往往会使导师误会你这次会面的讨论主题,讨论的内容也会因此游离在真正的主题之外。每两星期一次的单独辅导的珍贵时间也就被浪费掉了。从此以后,我就会在每次会面之前把所有要讨论的问题罗列出来,与导师会面时直接提出,这样的会面辅导使得我受益良多。
欧美国家的课程里,学生经常会被要求在课堂上分组讨论或者小组完成一个作业。这时候,西方的学生往往显得更加积极主动,因为他们每想到一个点子都会马上表达出来,有时候甚至不太顾及别人的意见。此时,亚洲学生的礼让和含蓄并不会受到称赞,反而会被他们认为是亚洲学生不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知识和想法,他们还会因为你对这个集体缺乏贡献而对你产生意见。所以,在参与这样的讨论时,大胆而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在一次小组作业的讨论中,我感觉我同组的英国同学对题目的领会有些偏差,于是比较含蓄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我发现这样提意见的方式对他们并不能有所触动的时候,我用了一种坚决的口气说:我认为你们的理解并没有紧扣题意……当我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后,他们安静了片刻,纷纷表示同意和赞赏。
西方人的直截了当还表现在他们对你提出批评的时候。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朋友,常常会当面提出对你的意见,有时甚至会非常尖锐,常常会使我的一些中国同学感觉“下不了台”,觉得特别委屈。其实他们通常都是对事不对人的。如果你虚心接受,或者将自己的疑问在事后推心置腹地跟他们探讨一下,他们都会非常热情地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交流和学习。很多作业都要发表个人见解。我发表完以后经常找他们询问他们的想法,他们会很直接地告诉我优点和不足。这对我通常很有帮助,而在他们眼里也是我对于他们能力的信任以及友好的表示。
在如何更好地融入西方的文化,如何更融洽地和西方人相处的窍门儿中,入乡随俗可以算是一个窍门儿。西方人交友时较之亚洲人而言通常更热情奔放,他们比较喜欢用肢体的接触来表示友好和亲近。如果比较害羞或者矜持的人能够把拥抱和其他一些肢体动作看成是一种礼貌,并且大方地表现自己的友好,会一下子把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拉近。
中西文化差异二三事
一、欧洲人都说世界上有三大美食,每一个版本里都有中国和法国。第三家说法不一,有说是意大利,也有说是土耳其、突尼斯或摩洛哥。尽管相持不下,但大家都有个共识,饮食常能反映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一次在中餐馆举行宴会,菜上得很慢,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近两个小时,但菜似乎才上了一半。邻座的阿尔萨斯大区经社理事会的阿昂达女士是第一次参加中餐宴会。她忍不住问我,你们中国人请客都上这么多菜吗?我说,在中国还要多,通常10道以上。阿昂达很惊讶,连说中国的宴会实在太丰富了,难怪中国的美食很有名。但过了一会儿,她又问我,有个现象很奇怪,你们中国人吃饭每次都上那么多菜,可为什么都长得那么瘦,我们法国人每次菜很少,但为什么都比你们胖呢?
我一时语塞,但又觉得她问得多少有点道理,因为那天同桌的几个中国人都显得比较瘦弱,而几个法国人个个人高马大。我想了想,向她讲了自己的一点想法:中国是个好客的民族,只有上了一桌子菜才觉得没怠慢客人。另外,中国人有时候更加注重形式,所以中国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人似乎更实际一些,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下的功夫显然不如中国,但更讲究其营养搭配和保护,注重菜的内在质量。这是中法饮食的主要差异,可能多少也能反映出一点中法文化性格的不同。
二、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一个国家和民族也一样。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审美情趣与好恶倾向。
有一次碰到欧盟委员会科技总司的维也加斯教授夫妇,谈起上海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穿的中国民族服装。他们都说非常好看,但有一点不太明白,为什么亚洲领导人大多穿红,而西方领导人都选择了蓝色。我说颜色都是领导人自己选定的。大概亚洲国家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红色在中国文化里,也可能在整个亚洲文化中都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喜事,所以亚洲领导人都不约而同地选了红色。我又问,红色和蓝色在西方文化里代表什么?他们说红色在西方人的观念里是血的颜色,表示冲动、革命和动乱,而蓝色则代表冷静和沉着。普京也选择了蓝色的衣服,所以虽然俄罗斯有时声称自己是欧亚国家,但从文化渊源上还是更加接近西方。
三、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象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比如把法语单词和中文文字加以比较,这一点就很明显。中国文字造词多注重形象,而法文里更多地考虑实用价值。像中文里的名片,法文直译就是访问用的卡片,而航空母舰在法文里叫载飞机的军舰,等等,都是从实际用途出发来造词的。而像压照片用的玻璃板,我们也是从其使用价值角度来造的词,但法国人就更加直观了,直译就是“放在玻璃下面的”。
反映到绘画上更是如此。大家都知道中国画的大开大阖、泼墨写意与欧洲油画讲究的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等完全是属于两个不同的技术范畴,似乎很难有共同语言。欧洲人有时不太能够理解我们过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我们有时也会认为欧洲人的艺术技巧过于写实,缺乏灵气。看多了欧洲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的宗教题材画作,中国人有时在感叹其技法写实细腻的同时,也会感慨欧洲大师们想象力的贫乏:为了说明天使在飞,就非得给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加上一双翅膀。而我们的祖先在那些美丽的仙女旁边加上几朵白云,她们不就飞起来了吗?多有意境,多有想象空间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但是,差异带来的并不总是分歧,它恰恰给文化艺术大师们留下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如能从中找到一个准确的结合点,那不仅会给两个民族,而且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一种更具包含意义的和谐与美丽,比如赵无极的画作就体现出文化交融的无尽魅力。
海外的小留学生们缺什么?
在国内,一些父母不惜拿出自己后半生养老的积蓄,迫不及待地把子女送到国外留学。表面上,孩子们在美国学业进步,身体健康,财源确保,父母也心中石头落地,认为终于力所能及地领孩子走上了一条前途似锦的大道。然而,在很多小留学生内心最深层的角落里,有一块不被人知,但是永恒缺离、难以弥补的版图。
我见过几名高中时赴美留学,现在美国名牌大学就读的中国孩子。我问他们,在美国最缺什么。大家的答案如出一辙:“我们最缺的是朋友。”“朋友?你们身边朋友一堆,怎么会?”“是的,在美国交友非常容易。随时随地,一个招呼就算认识了。然而,那种更深地交往,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照不宣,却无处寻觅。就是与在美出生的华裔子女交往,也存在距离。”
一名考上耶鲁大学的中国男孩对我说:“在美国交友非常容易,但是深交却相当难。我想这是美国文化造成的。在美国,人们之间需要有一种距离。我在美国读的是男校,男同学之间不敢交往过密,怕被说成‘*’。”
我也问了一位已经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女孩子。美国高中毕业时,她没去参加对于美国高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毕业舞会,而是归心似箭地飞回成都,看望自己家乡的亲朋好友。她说:“在美国,尽管我学业优异,但是,我总是觉得自己是个插班生,融入不进去。”
尽管这些孩子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寂寞,但是他们都非常向上,自强不息。他们非常明白自己该干什么。当我问到他们小留学生出国的最佳年龄时,孩子们说:“不是实际的年龄,而是实际的心理年龄,以及他们对诱惑的承受力。”
到美国来上中学的孩子,确实不容易。因为这是一段孩子正在寻找认同的年龄,如果没有一个强烈的精神支柱,很容易在还没有搞清自己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变得失落、迷失。
我还问过一位九岁来美,曾做过美国高中学生会主席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如鱼得水地融入美国主流团体中。他说:“因为十三四岁之前,学习不是很紧张,小朋友之间希望相互了解。作为来留学的孩子,也有一定时间去接受、了解美国文化并受它熏陶。如果十六七岁再来,大家都面对考大学的压力,而且别人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许多看法已经固定了。一个外来人再想融进去,已经困难重重。”谈到中国小留学生时,他又说:“人与人不一样,尤其是中国来的,许多人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能到这里来学习,他们一般学习不差,而且平日里只专注学习,交流本身在他们的背景文化里,可能并不被重视。”
别说是小留学生,就是我们这些“老”留学生,又有多少能真正深层地融入到美国的文化圈子中,找到同代人的共鸣啊!正如一个孩子对我所说的:“我觉得这里的华裔同胞就像活在美国主流社会之外的一个半岛上,自得其乐,既不是当今中国人的生活,又不是真正美国人的生活。我最怕的是,以后我的日子也会是这样。”
南非端午竞龙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在英文中,端午节被称为“龙舟节”(dragonboatfestival),由此可见西方人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便是浪花飞腾、人声鼎沸的那热闹非凡的龙舟竞赛场面。身居异国他乡的我们,有幸在南非目睹了一番中国味的“赛龙夺锦”。
湖畔,紧张气氛最浓的莫过于作赛前准备的各支参赛队。装束齐整、意气昂扬的赛手,摩拳擦掌着欲在湖中一比高低,而周围忙碌生意的摊主们也殷勤招徕看热闹的人群。若不是见到赛手中穿梭着的黑皮肤白皮肤,还真以为这是充满乡音乡情的湖堤秋爽了。
端午本是华夏子孙的节日,而南非当地的民众却与华人一道庆贺,欣欣然共同参赛。队伍中有这样一支队伍格外引人注目。赛手是清一色的黑皮肤少年。十几名少男少女面对来自龙舟故乡的对手毫不慌张,真个是沉稳老练配合默契,使人不由得暗暗喝彩。
“职业病作祟”的“头儿”很快便与他们的领队攀谈如故。原来这群来自西开普省龙舟协会的孩子,是该省各所中学的问题少年。为防止这群边缘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政府社会发展部门将其组成一支龙舟队,以体育竞技需要的相互配合、努力拼搏和荣誉至上的团队精神,作为感化施教的方式。尽管不甚了解赛龙舟的历史掌故,但从脸上的笑意可以看出,孩子们在竞赛中所得到的锻炼与欢愉,对孩子的未来意义深远。被孩子们围在中央的“头儿”得知后,兴致盎然地讲述起屈原和龙舟的故事。他们聚精会神倾听的神情,使人感到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南非人民摆脱种族歧视、获得独立自由的历史只有短短XX年。在努力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人们将目光投放在了青少年身上。因为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成败兴衰。
观赛归来,所欣喜的是远隔万里的南非竟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作为教化青少年的手段,而了解了中华文化的青少年就是未来中南两国友好的纽带;所赞叹的是,南非教育部门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青少年在亲身参与中体味人生道德和行为规范。
这群划着中国龙舟的黑皮肤域外孩子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宛如湖中那群欲与龙舟竞游的小野鸭一样,质朴纯真,稚气娇嫩。然而,谁又能说未来的他们,不会成长为建设新南非的栋梁之材呢?
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我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缔约方。自第11届世界遗产大会首次将故宫等6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XX年,中国已有29项自然和文化遗产被列入该名录。
文化遗产21项 北京: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甘肃:敦煌莫高窟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西藏:布达拉宫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及孔林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江西:庐山
云南:丽江古城
山西:平遥古城;大同云冈石窟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重庆:大足石刻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安徽:西递、宏村古村落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明十三陵(北京)、明孝陵(江苏南京市)
自然遗产4项 四川:九寨沟
四川:黄龙
湖南:武陵源
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
文化和自然
双重遗产4项 山东:泰山
安徽:黄山
四川:峨眉山-乐山
福建:武夷山
你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什么独特的习俗?
在孩子出生的时候:
当有人去世的时候:
在婚礼上:
在生日的时候:
●对我们的文化来说,什么食物是本地的?
●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所创造的艺术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我们的传统音乐是什么?
●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什么独特的颜色是人们喜欢在服装上经常使用的?
●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喜爱什么样的手工制品和工艺品?
●在我们的文化中,成功是怎样界定的?
●我们的文化中,男女英雄是谁?
你还能说出我们的文化中有哪些独特之处?
各国的新年风俗:
中国:
春节之于中国人,如同圣诞之于欧美人,都是头等重要的节日。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日本:
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新年的来到。人们便离座上床睡觉,希望得一好梦。元旦早上,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述除夕做的梦,以测吉凶。日本人称元旦初一为“正日”。1--3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来祈求好运。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现日本多数城里人已放弃新年吃素匀惯,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条,以祝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
埃及:
埃及是文明古国,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观察星象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尼罗河水立时上涨。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埃及的克鲁特人迎接新年,在门口放一张桌子,七八只碟子供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的颗粒,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农业生产是从秋季开始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印度: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人在过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图画。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青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观者叫好助威,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我猜我猜我猜猜”的具体内容:
肯德基——美国 郁金香——荷兰 埃菲尔铁塔——法国
长城——中国 和服——日本 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
燕窝——泰国 金字塔——埃及 泰姬陵-——印度
通心粉——意大利 探戈——阿根廷 足球——巴西
情景剧表演
旁白:杰克是个刚到中国不久的美国留学生。一天他在散步,碰到了这样一件事……
表演:迎面走来一位中国同学,向他问候道:“你吃过饭了吗?”杰克一笑而过。又碰到一位中国同学,又问他,“你吃饭了吗?”杰克有些疑惑,继续散步。再碰到一位中国同学,还是问他,“你吃饭了没?”这时杰克用结结巴巴的汉语生气地回答:“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饭了没有?我有钱吃饭!”
情境问答——“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情境一:当别人称赞你真漂亮时,一般你会怎么回答?(“哪里,哪里。”)如果对方是英国人,他对你的回答又会怎么想呢?
英国人的想法:这个人怎么这么有意思,还要我回答他哪里漂亮,那就告诉他:“every where(到处都是)”。
情景二:你的西班牙朋友邀你一起吃饭,饭后他却说要和你平分帐单,你会怎么想?
西班牙人的看法:这是理所当然的,在我们国家,即使是好朋友吃饭,也是aa制,最好的也是先讲好谁付费的。
情景三:你到美国人家作客,他们和你打过招呼后就让你自己安排生活,他们则去看电影,甚至也没给饥饿的你准备一顿饭,你会怎么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美国人的理由:这是我们的待客之道,我们崇尚自由,这么做是给客人最大的自由。
情景四:你骑自行车摔伤了,和你同行的几位日本朋友非旦没有过来扶你,反而叫你快些起来,不要挡住后面的人,你会怎么想?
日本人的理由:管好自己就是对集体和别人最好的贡献了。我们做事大多是以不会给别人添麻烦为前提的,一切要靠自己。
情境五:你碰到了一个德国朋友,问他:“你几岁了?一个月赚多少钱?”你觉得德国朋友会作何反应?
德国人的反应:“这是我的隐私,为什么要告诉你?”
名人佚事
记得在1970年4月周恩来总理访问朝鲜时,金日成主席曾在平壤市玉流馆内以“全狗午宴”盛情款待,就座之后才发现,满桌均出自一个“狗”字:狗头肉、狗蹄子、狗下水、狗血肠等,后上的热菜,也是红烧狗肉、清炖狗肉、狗肉汤等,尽管烹饪方法不同,但吃起来道道菜香而不腻,味美可口。宴会开始不久,服务员发现一位中国同志不动筷子,马上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清蒸鸡。周总理见状,对在座的中国同志说,入乡随俗,在朝鲜工作,就得学会吃狗肉。说着,周总理夹起一块狗肉,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摘自《吃在朝鲜》
了解外国人
a、《在德国交住的礼仪》摘录
德国有句俗语说:国家不同,风俗有别。中国人则说:入乡随俗。
1、社交礼仪 德国人在待人接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往往会给以人以深刻的印象。
纪律严明 ,法制观念极强。
第二、讲究信誉 ,重视时间观念 。
第三、极端自尊,非常尊重传统 。
第四、待人热情 ,十分注重感情 。
2、服饰礼仪 :德国人在穿着打扮上的总体风格,是庄重、朴素、整洁。在一般情况之下,德国人衣着较为简朴。男士大多爱穿西装、夹克并喜欢戴呢帽 。妇女们则大多受穿翻领长衫和色彩、图案淡雅的长裙。德国人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必须穿戴的整整齐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在商务交往中,他们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女士穿裙式服装。德国人对发型较为重视。在德国,男士不宜光头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德国少女的发式多为短发或披肓发,烫发的妇女大半都是已婚者。
3、餐饮礼仪 :德国人是十分讲究饮食的。在肉类方面,德国人最爱吃猪肉 ,其次才能*到牛肉,以猪肉制成的各种香肠,令德国人百吃不厌。德国 一般胃口较大,喜食油腻之物, 所以德国胖人极多。在饮料方面,德国人最欣赏的是啤酒。
4、习俗禁忌 :德国人在所有花卉之中,对矢车菊最为推崇 。并且选定其为国花。在德国,不随意以玫瑰或蔷薇,前者表示求受,后者则专用于悼亡。白鹳是德国的国鸟。德国人对黑色、灰色比较喜欢 。对“13”与“星期五”德国人极度厌恶。他们对于四个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话,也比较反感。因为这两种作法,都被他们看作是不礼貌的。德国人认定,在路上碰到了烟筒清扫工,便预示着一天要交好运。 德国人赠送礼品时,不宜选择刀、剑、剪、餐刀和餐叉。以褐色、白色、黑色的包装纸和彩带包装、捆扎礼品,也是不允许的。与德国人交谈时,不宜涉及纳粹、宗教与党派之争。在公共场合窃窃私语,德国人认为是十分无礼的。
b、了解美国人
1、提供大家参考的二个美国文化规则:
(1)、尊重、负责、注意隐私。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2)、平等、讲理、人事分开和公私分明。
2、一般的社交礼仪 :
(1)常面带微笑,碰到认识的朋友时,主动的问候对方,别人问候你,也要反问候对方,表示关心。
(2)说话时语气诚恳、态度大方,当别人问候你时,回答尽量简洁。
(3)多赞美对方。眼睛要亮一点,当对方改变发型时,看人家的相片,有好的地方要尽量赞美;不好的,可用另一个角度来欣赏,
(4)到别人家作客时,有机会就要「赞不绝囗」。
(5)要注意自己的仪容整洁:千万不要邋遢,身体或囗腔的异味、头皮屑等等都是令人很不愉快的。
(6)别忘了说「excuse me」,「please」和「thank you」。
3、 美国重要节日 :
(1)复活节: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一个宗教节日。每年春分过去,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就是复活节。如果月圆那天正好是星期日,复活节将延迟一周举行。彩蛋和兔子是复活节的象徵。复活节的传统食品主要有羊肉和火腿。
(2)阵亡将士纪念日: 阵亡将士纪念日是美国大多数州都要纪念的节日,许多州将它订在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开始在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一天祭奠所有战争的死难者,后来在民间又逐渐发展为一般家庭祭奠逝去的亲人,今天已成为一个普遍的扫墓日。
(3)、万圣节: 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十月卅一日。万圣节前夜,孩子们装扮成妖魔鬼怪,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高声喊着:「trick or treat」,不给糖果的邻居就会遭到小孩的恶作剧,学校通常也有庆祝万圣节的化妆晚会。
(4)、感恩节: 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人们还要按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火鸡是家人团聚吃感恩节大餐的传统主菜。除此之外,还有红莓子果酱、甜山芋、玉蜀黍、南瓜饼及各种蔬菜和水果等。
(5)、圣诞节: 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纪念耶稣诞辰,是美国最大最热闹的节日。圣诞节的庆祝活动是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夜间开始,半夜时分达到最高潮。这一夜就被称为圣诞夜。有的聚在酒馆、舞厅、俱乐部中盛情欢乐;有的全家共进丰盛的晚餐,然后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共叙天伦之乐;虔诚的信徒们则在灯火通明的教堂里,参加纪念耶稣诞生的午夜礼拜。这是个一年一度大家交换礼物、卡片、叙旧问好的时节。到处可见装饰的琳琅满目的圣诞树,商店里挤满了买礼物的人潮,全国沉浸在一片温馨喜气的气氛中。
传统中华文化知多少
中:你知道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文字是什么?(汉字)
华:你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些国家?(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传:说说你所知道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三个以上)。(春节、中秋、元宵、端午等)
统: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忧国忧民、艰苦奋斗、勤学苦读、尊师重道、诚信守约、尊老爱幼、扶危济困、谦恭礼让等)
文: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三个以上)?(长城、明清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苏州园林、平遥古城、周店“北京猿人”遗址、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云南丽江古城、天坛、颐和园、都江堰、青山城、龙门石窟、大足石刻、明清皇陵、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云冈石窟、高句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化:话说你所知道的中华传统食品。(春卷、腊八粥、饺子、棕子、月饼、年糕等)
知:民族传统运动(龙舟竞渡、少林武学、放风筝、赛马、太极拳、踢键子、秋千射箭)
多:说说中国的四大发明。(印刷术、火药、造纸术、指南针)
少: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是指什么?(故宫)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
一、本课的设计意图
1.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网络交往的两大特点。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与网络交往。
学会自我保护,遵守网络规则,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2.本课安排的依据
(1)学生面临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吸引都是强烈的。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而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学校教育必须关注到这一问题。
沉溺于网络的垃圾信息、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乃至网恋的中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缺少关爱,或缺少朋友,或缺少成就感。现实生活对他们而言,是失意或失败的,是痛苦与烦恼的。这类学生容易沉溺网络,寻找寄托和慰藉。
可见,一方面,网络环境不十分干净,学生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很容易迷失自己;另一方面,处于各种情感饥渴状态的学生不少,他们一旦上网,很容易陷进去不能自拔。因此,针对学生的现实成长问题,本册教材设计了这一课。
(2)课标的具体要求
关于网络道德规范,课标没有提及。编写者根据课标分类目标中的以下要点,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了这一课。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提到“具有世界眼光”;在“能力”目标中,提到“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在“知识”目标中,提到“了解我与社会的道德规范”。
网络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技术发明,正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与使用。它的便捷性、高效性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虽然不出家门,却可以了解世界大事,查阅千里之外的资料。每一个学生都应尽快掌握这一先进高效的沟通工具,才能培养他们的世界眼光;网络对于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是一个十分有益的途径;网络社会虽然是虚拟世界,但因为背后的使用者是现实生活中的成员,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才能有一个适合人们交流与沟通的舒心的虚拟环境。
因此,从享受现代文明的便利,到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具有世界眼光,我们都必须让学生尽快了解网络交往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道德规范。
二、本课内容结构及整体教学建议
1.本课内容结构
本课分两框四目,第一框的两目分别介绍了网络交往新空间的一般特点:即无限性与两面性。
无限性体现为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交往突破了传统交往的限制,改变了交往领域、交往对象、交往方式。两面性体现为网络既有很多优势,如便捷高效、随时随地、资源无限;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原因有二,一是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的危险性,二是网络对现实生活中问题较多的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针对网络上述的特点,在本框内容的第一部分,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的建议:一是要用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二是注意信息“节食”;三是利用网络解决现实问题;四是利用网络为人服务,实现个人价值。从正面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特点,扬长避短,网络作为现代最先进的通信技术,确实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而且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丰富我们的生活经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第二框的两目侧重围绕如何避开网络伤害,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主要从学会自我保护与遵守网络规则两方面来谈,偏重从消极的方面来讲。这两目与上一框第二目中的第一点(从积极的角度来谈网络交往),构成享受健康网络交往的一体两面。没有对网络正面作用的正确认识与合理使用,不能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没有对网络负面作用的正确估计与及时过滤,不仅谈不上享受,更要遭受其伤害。因此,对于它的一正一反、一好一坏的特点,我们只要心中有数,有效回避,合理使用,就可以有更丰富的人生。
2.总体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
本课建议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第一框中的两目,重点解决“了解网络的一般特点,初步感受网络的无限性与两面性”。第二课时,放大第一框第二目的内容,侧重分析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突破学生中只是利用网络进行娱乐放松的狭隘功能,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或交流利用网络做有价值的事情的快乐与喜悦。这也是本课最有价值的地方。老师要带领学生充分感受现代科技本身的神奇魅力。第三课时,主要内容是第二框的两目,侧重分析网络交往中的种种危险与危害,学会自我保护与强化规则意识。特别提醒生活中有种种烦恼得不到解决的学生更容易成为网络的俘虏。本课要更多地结合网络交往中的具体情境进行分析,商量对策,提出自我保护的办法以及在网络上对自己言行负责的诚信教育。
(2)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前,请学生将书上的调查做好,便于课堂交流。
第二课时前,请学生分组采访调查下列人员,他们是如何利用网络为自己的生活工作服务的,如教师、工程师、医生、公司职员、商人、干部等。
第三课时前,请学生搜集身边或最近媒体上报道的因为网络使用不当导致身心受伤害的案例。
如果条件有限,老师事先准备好相关事例。
(3)教学方法
调查结果分析法:思想品德课重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培养,本节课中特别重视凭鲜活的事实说话,注重设计并利用好调查结果来进行课堂教学,将火热的现实生活、学生的实际认识与情感以及教学目标三者结合起来。
情境案例分析法:针对具体的情境案例,分析背后的条件原因,找出其蕴涵的知识与能力,打开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其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经验分享法:即利用同伴的相互教育的作用,也利用成人或他人的间接经验,提高自己网络交往的水平。
讨论法:对于一些有疑惑或争议的问题,启发学生先思考后讨论,达到准确认知,加深情感。
总结法:对于经学生讨论分析后的问题,老师要扣住教育目标,适当归纳小结,提升学生认识,升华学生情感,坚定正确行为。
(4)社会实践活动
可专门采访当地某一单位的信息管理部门,了解某一地区某一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规模与打算,如政府、银行、交通、邮电、水电等部门。这些行业的信息化进程推进越快,我们的生活将越方便。
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关系》教案设计
一、从容说课
第一目:网络沟通无极限,本目主要介绍网络的神奇特性——无限性,激发学生对网络交往的向往与探索的兴趣,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说明网络生活的丰富性;第二层说明网络交往与网下交往的不同。相关链接的内容,是加深学生对当前网络发展的总体趋势的了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第二目: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本目内容分三层。第一层,总体介绍网络有利有弊的特点;第二层,介绍如何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提出“信息节食、解决问题、帮助别人”等方法。第三层,介绍了网络交往的负面作用,特别分析了网络成瘾者的心理成因。
二、教学准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网络交往正反两面的故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本课课文中小梅的例子导人新课( p66 )让学生设想如果生活在古代,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并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如果没有互联网,小梅的病症很难做出准确诊断,很可能延误治疗时间,从而失去生命。有了互联网,小梅得到了世界各地医生的帮助,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二)讲授新课
1、网络沟通无极限(板书)
网络生活丰富多彩,看新闻、听音乐、查资料、教朋友,真是无所不能。那么现在的你有没有“触网”呢?并现场作一个《关于网络交往的调查》。
(1)你有没有上过网?如果上过网,你每次上网的时间大概是多少?一周上网的总时间是多少?
(2) 如果上过网,你在网上主要关注:a、新闻 b、学习资料 c、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d、音乐、影视 e、游戏 f、聊天 g、其他
(3)你心目中的网友是什么样的?
(4)与你保持固定联系的网友在几个?你知道他们的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真实情况吗?
(5)谈谈你的上网趣事。
开展网络交往调查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进行大组交流。进一步认识网络“神奇性”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网络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已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意想不到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并组织学生阅读“相关连接”中目前全世界以及我国每天上网冲浪的人数调查。(见教材p67)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正是由于网络的奇特功能,全世界上网人数陡增。在网络时代,我们享受着“天涯若比邻”的奇妙,享受着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无穷乐趣,不知不觉网络已主宰了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2、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板书)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也使我们了解世界多了一个途径。通过现代科技,使我们无需担心地域、年龄、学历、家庭背景等等的不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网络无处不在,它对我们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我们上网,有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避免“毒网”的伤害,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哪些优势哪?
活动:网络的积极作用
目的:通过自学、讨论使学生认识网络的积极作用。
要求: 学生阅读p68-69的网络故事,探讨和分析书中的问题,归纳提炼出网络的积极作用。如:网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它突破了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东西,如师生关系、师徒关系、权威、财富;网络生活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使人的生活日益丰富,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自学成材的可能性。网络可以让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还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放松心情、结交新友。
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可以板书学生总结的积极作用。
教师小结:网络有很多优势,它能快捷地传递信息,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上网冲浪要学会“信息节食”,注重浏览对我们有用的信息,不要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能沉溺于网络游戏,我们要积极的利用网络的优势,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事,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网络也有消极作用,对我们有负面影响,下面我们看一个案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活动:网络的负面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认识网络的负面影响,摆正上网与学习的关系,能理智地面对网络不良诱惑。
要求:教师讲述p70小波的故事,师生重点探讨和分析三方面:一是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的不良作用到底有哪些。二是帮助学生理解网络产生不良影响的主观(心理不健康、道德不高尚)和客观原因(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一定的危险性: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网络环境难以管理与规范,存在“脏乱差”)。三是帮助学生处理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尤其是处理好网络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责任与发展任务;发展多种业余爱好,不把眼光只盯在网络游戏上;学习是大事,消遣是小事,而网络游戏更是小事中的一个选择而已。真正做网络主人,不做网络俘虏。
这一环节既是教学重点更是教学难点,为此,教师一定要“以案示法”,充分运用典型的案例来进行教学,还可以挖掘本校和本班的典型网络故事进行剖析,教育效果会更理想。
课堂小结:社会进入到21世纪,信息科技快速发展,尤其是电脑网络方面,给各行业人士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凡事都要都有正反两面性,网络也有利有弊,网络的弊端对我们学生的危害尤其大。我们要一分为二看待网上冲浪,对网络的利与弊有清醒的认识。要能充分利用网资源查找有益的资料和浏览新闻时事,而不要沉迷于玩游戏、浏览不健康网站和聊天。
(三)小结新课
1、网络沟通无极限
(1)网络生活丰富多彩
(2)网络交往与网下交往的不同
a、超越了空间,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
b、超越了辈分、年龄、职业、地位、相貌、肤色,提供了平等交往、广泛联络、自由活动的平台
c、可以突破专业限制,只要想学,随时都可以找到学习资源和指导者。
d、可以突破现实交往中的角色限制,自由选择交往对象,在网上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2、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四、教学反思
关于网络交往的调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关键是了解到学生在网络交往方面的真实情况,为后面的课堂讨论积累资料。
通过小组活动、调查活动,将故事等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深刻体会感知到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养成文明上网的好习惯。
第二框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教案设计
一、从容说课
第一目:学会自我保护,正文部分分析了网络交往对象的不可捉摸性以及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特点。针对这两个特点,分别设计了两个活动。
第二目:遵守网络规则,本目分两层,一层是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一层是网络交往要遵守法律。
另本目中有一个重要的伦理学概念“自由”。它不仅在网络世界值得探讨,在现实世界中也值得讨论。探讨清这一问题,对于树立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学准备
抵制网络垃圾(黄毒)的诱惑用什么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网络陌生人》导入新课,听了这首歌,你有何感想呢?
师归纳:这首歌告诉我们网络对我们来说既有利又有弊,那么它利在何处,弊又在何处,怎样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二)讲授新课
1、小测试:你时尚吗?
师:通过刚才的测试,可以看出大家对网络并不陌生,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一个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2、请结合身边的例子谈谈上网的利与弊。(学生讨论时间)
师出示有关利弊的案例和相关知识点。
3、小活动:晓晓…….讨论:假如我是她,我会……
师归纳:晓晓与网友会面至少会有的三种结果。从而达到正面的教育——告知学生: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4、案例分析:人生ab剧,小强和小刚…….学生讨论:从这个ab剧中,我知道了……
师归纳:网络世界也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我们上网时要遵守道德,更要遵守法律,不能为所欲为,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5、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全班齐读。
6、教师寄语《学会拒绝》
7、展示小知识:什么是黑客?
8、请同学们说说看,通过对本框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9、全体同学宣誓活动:我承诺……,全体同学在宣传画纸上签名。
(三)小结新课
1、设计一份“关于正确使用网络的倡议书”——做“网络文明爱心大使”。
2、请你写出2~3个“远离网吧”的宣传语或广告词。
如:远离网吧毒瘤,争做健康少年。
四、教学反思
教学中,由于问题的开放性,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和帮助。同时,在进行考察交流汇报前,可能会出现学生资料不够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做到早布置,早检查,早落实,同时,自己也要准备第一手资料,以便在教学中使用。在创建绿色网吧谢计谢策中,也要让学生事先有思考,过程有总结,达到过程教育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zhengzhijiaoan/8457.html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详细阅读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政治导学案年级:初二课型:新授使用时间: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和基本要求2、过程与方法:自主交流小组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增强守法意识;理解法律监督的作用,增强守法意识二、重点难点:依法治国运用所...
-
【文明交往礼为先手抄报】《文明交往礼为先》学案详细阅读
一. 生活幽默以下是一位年轻人问路时的一段对话,请同学们与自己的同桌进行对话练习(年轻人):喂,过来老头,我来问你,到无棣新区还有多远?(老大爷):五拐杖!(年轻人)::五拐杖是什么意思,怎么不论里?(老大爷):论礼?论礼你应该管我叫大爷!1 这则笑话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呢?2 请你阅读教...
-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卷人教版含答案|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复习教案详细阅读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一、基本概念、基本知识1、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力。2、 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
-
第四单元B部分|第四单元树立远大理想教案详细阅读
第四单元 树立远大理想一、本单元地位在教材中的地位:根据整套教材的设计思路,每册的四个单元都是按照成长、交往、规则、理想四个板块展开的。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就是“理想”板块的内容。该部分是整套教材中集中展现理想问题的部分,因而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个人既是生活在现实中,也是生活在理想中的。现实...
-
维护财产权的法律|《维护财产权》教案3详细阅读
《维护财产权》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了解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 什么是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使学生知道自己在法律上的经济权利,懂得合法的经济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加深对国家保护公民利益的理解,从个人财产权的角度强化对国家...
-
【交往的行为后果】第7课行为与后果教案详细阅读
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总第 22 课时课题第7课 行为与后果 第2课时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良好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结果,不良的行为产生不良的结果。懂得个人的行为不应该危害自己、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 能力目标:培养明辨是非和严于律己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_人格尊严不容侵犯详细阅读
序号课题第3课时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班级姓名审核:学习 目标培养自尊心,自觉尊重他人,捍卫人格尊严 用法律维护自己尊严 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维护人格尊严学习难点:维护人格尊严的主要内容学习范围:教材71页到75页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讨论、举例...
-
【三大优良作风】第三课优良的意志品质教案详细阅读
第三课 优良的意志品质教案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意志的力量,懂得优良的意志品质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2.学会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磨炼坚强的意志。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坚强意志的四种特征,能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 2.知道意志的作用:能激发人的潜能,...
-
【八上第九课美丽的颜色】八上第九课第三框《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三框题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交往艺术新思维》,对应课程标准“交往的品质”模块。本单元分别从礼貌礼仪、竞争合作、宽容、平等、尊重、诚信几个方面对交往艺术、交往品质进行多维阐述。而本节课《平等尊重你我他》正是从平等尊重的角度来说明交往的品质。本节课依...
-
[如何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第一节《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案详细阅读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在集体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力量,珍惜集体的团结能力目标:能够辩证地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难点:团结就是力量教学过程: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