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政治教案】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教学目标 :
(一)认知目标:。
识记:列举实例,对照有关法规,表明侵犯公私财产犯罪和破坏经济秩序犯罪的种类
理解:列举实例,对照有关法规,表明法律打击经济犯罪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结合个人所见所闻,对照有关法规,具有初步正确判断多种行为是否属于经济犯罪行为,属于经济犯罪行为的哪一种类的能力。
(三)思想觉悟目标
通过学习认识法律打击经济犯罪的作用,并能做到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敢于同经济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难点:
经济犯罪行为及种类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训练巩固法
教时:1课时
教学过程 :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板书)
导入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种种腐败现象和经济犯罪行为,严重地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严重地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我国法律必须给予严厉打击。
(投影)漫画:大鳄
一条巨大的鳄鱼,张开血盆大口,口中塞满了钱和宝贵物件。它穿着官服,手里拿着刻着“权”字的大印。
教师口述事件(韩玉姬集资诈骗案件)
要求学生讨论:韩玉姬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对这类行为国家法律应不应该实施制裁?为什么?
讲:韩玉姬行为属于侵犯公私财产的犯罪行为,法律必须予以打击制裁。
(板书)
一、法律打出侵犯公私财产的犯罪。
提问:
打出侵犯公私财产犯罪有什么重要性?
要求学生回答并集体朗读:
公共财产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是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物质条件。
讲:1997年1月29日上午,延边州中级有民法院在延边市招开宣判大会,韩玉姬因犯案集资诈骗罪,行贿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大快人心。
讲:我国法律坚决打击经济犯罪,对经济犯罪的处罚刑法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学生阅读P42辅助,教师摘部分内容讲。
引导学生欣赏P42左上角“漫画——高速度”
提问:我国法律规定哪些犯罪属于侵犯公私财产犯罪?
(投影)
侵犯公私财产犯罪行为
①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犯罪行为
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
③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
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试举例
( 如果学生没办法举例的,可以由教师带,学生作判别,判断最好教师将各种犯罪行为设计成漫画投影出来,教学显得生动,效果好。)
小结:只有运用法律打击侵犯公私财产的犯罪行为,才能保护国家,集体的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不受侵犯,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教育: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培养爱护公物的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勇于同破坏公物的行为作斗争,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法律打击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板书)
破坏经济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市场经济遭受严重损害的行为。
(投影)漫画:“报应”(教师自行设计)
图一、某人推销伪劣商品
图二、推销出来后他拿着钞票洋洋得意地数着
图三、他觉手上的钞票全是假币,十分恼火
图四、他双手戴上了手铐,脖子上挂着一块“破坏经济秩序罪”
要求学生讨论:漫画“报应”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贩假,造假行为都是破坏经济秩序的行为,害已,害人,害国家,法律对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应严厉打击。
提问:我国法律规定哪些犯罪属于破坏经济秩序犯罪?
(投影)
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
1、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
2、伪造货币或者出售,买伪造的货币的犯罪行为
3、伪造国债、股票的犯罪行为
4、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的犯罪行为
5、以暴力、威胁方法不缴纳税款的犯罪行为
6、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的犯罪行为
7、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犯罪行为
8、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的犯罪行为
要求学生举一个或几个破坏经济秩序犯罪行为的例子。
教师内容:为了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法律对破坏国家经济秩序的行为坚决打击。
要求学生阅读P43辅助文
布置课后训练 P44“阅读与思考”
(投影)
知识结构图示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1、法律打击侵犯公私财产的犯罪
2、法律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
随堂训练:
见学习指导P50填表题。
先由学生填表,再由教师提问或由教师在黑板画表,叫学生演示。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zhengzhijiaoan/7918.html
相关教案
- [新学校新同学作文]《新学校、新同学》教学设计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 [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笔记]第六课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第一课时)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 第一课观后感2021|第一课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 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是什么_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人教版)
- 【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ppt】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 【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原则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 婚姻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教学设计(一)
- [七下政治复习提纲]政治复习课方案择优
- [妇女未成年劳动]妇女、未成年人等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特殊保护
- 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ppt|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
第三单元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_第三单元相处有方详细阅读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综合及思维辩别能力; 3、为教学质量检测奠定基础。【教学重点】:尊重、善意与沟通【教学难点】:正确面对竞争压力的方法和原则【教学方法】:讲解(分析)、练习、提问相结合【教学过程】:[复习专题内容]1、人们之间...
-
[如何建设精神文明]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做了明确规定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能结合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法律保障发表看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法律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法制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作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 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情感、态度与...
-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这种说法对吗]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详细阅读
学习内容: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材分析:本目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发,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拓展。教材分别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公民个人三个层次上介绍了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一些真实案例的分析,深刻认识“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强法治观...
-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财产留给谁详细阅读
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研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继承权,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方法和继承人的资格。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
-
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掌握我国法律规定的对违反环境法行为的制裁方法,以及中学生自觉履行保护环境义务的努力方向。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理解环境违法与环境犯罪的区别,提高辨析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识环境问题,提高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依法治理环境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了解宽容的表现。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理解宽容问题上的是与非。 2.能力目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的能力;辨证看待宽容与原则、自己与他人、和与同等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
-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PPT】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详细阅读
第六课 教学目标 识记未成年人的含义,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理解国家制定未成年人保护的意义。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培养初步的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能力。知道未成年人应该受到那些方面的保护,并...
-
第三单元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_第三单元相处有方详细阅读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 复习导航1.为什么人们之间需要理解?(1)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间千差万别。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面对的处境、需求、心情、感受也各不相同。(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的。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
-
诚信做人到永远主题班会|诚信做人到永远详细阅读
第十课 1、什么是诚信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涵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3、“人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