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教案】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八年级政治教案 2013-05-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政治教案】


 

 

一、课标内容

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

 

二、教学理念

 

依法治国是党和政府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因此,本课着重结合有关案例,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对青少年进行应有的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权利观念,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公民享有广泛而平等的权利,明确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划清是非界限的能力,分清什么是正确行使权利,什么是非法越权。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指导行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培养国家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2)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增强权利观念,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3)指导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

 

四、教学重点

 

公民应该正确行使权利。

 

五、教学难点 

 

(1)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

 

(2)公民应该正确行使权利。

 

六、教学方法

 

活动法、案例法、陶冶法、演示法。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田甜。(田甜的人物形象)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年龄和我们差不多,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田甜的自我介绍。

通过田甜的可爱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耐心细致地倾听田甜的自我介绍。

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田甜享有法律赋予的许多权利,大家说说田甜都有什么权利?享有这些权利,对田甜有什么益处?

通过多媒体画面,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列举田甜所享有的权利。

除了大家谈到的权利外,我们再想想,田甜还可以享有哪些权利?这些权利涉及哪些领域?说明什么问题?

通过发散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假设情景,发散思维,最大空间地去思考田甜还可以享有的其他权利。

大家一定非常羡慕田甜,其实,我们每位同学都是田甜,都享有和田甜一样广泛的权利。

让学生把自身和田甜联系起来,得出结论,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宪法确认公民的基本权利

(多媒体):以书的形式展示各项基本权利,书皮显示《宪法》二字。

形象直观地展示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和具体法律之间的关系。

正确行使权利

法律赋予我们平等而广泛的权利,我们该怎样行使这些权利?分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写下来。

(多媒体)设计活动:《大家来闯关》

第一关:《手机》提出问题: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方式?

第二关:《如此选择》提出问题:谈谈你怎么看待杨某的行为?

第三关:《论坛是与非》提出问题:小刚的做法可取吗?

第四关:《误判之后》提出问题:

小刚有没有这个权利?行使此项权利应该履行哪些程序?假如小刚没有经过任何程序,纠集同学,抗议示威,会造成哪些危害?

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权利,要想真正享有这些权利,首先要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如果我们把权利比作一条船,那船帆应该是什么样的?(多媒体)权利之舟

通过讨论,生生互动,满足学生展示自己能力和获得自尊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利用闯关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现实情景的冲突中去感悟,选择。引导和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和谐发展。最终领悟并认同以下观点:

1.行使个人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2.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通过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以上四点是“权利之舟”顺利航行的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践行活动

(你评我说)教师提供多个案例,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行为,哪些是正确行使权利的行为,哪些是不正确的行为。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权利观念。

课外拓展

(多媒体)《明天会更好》提出问题: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类似不正确行使权利的行为,如果有,今后该怎样努力?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把它留做家庭作业 。我想,当我们真正完成这份作业 后,一定可以轻松地驾驭自己的权利之舟,扬起风帆,驶向美好的明天。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帮助学生活化课堂知识,并最终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从而起到防微杜渐的警示作用。

附录

 

第一关:《手机》。阅览室里,一学生手机响起,如何做:(1)大声接听;(2)小声接听;(3)关机不接;(4)走出阅览室,小声接听。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方式?

 

第二关:《如此选择》。“非典”时期,商人杨某用手机散布谣言,并利用旧纱布制成防治“非典”的专用医疗口罩出售,提高有关防治“非典”的医用器械的价格。你怎么看待杨某的行为?

 

第三关:《论坛是与非》。奥运会上,刘翔夺冠,女足失利,小刚等奥运迷在互联网上对女足教练张海涛肆意辱骂,对几位表现欠佳的球员也都恶意侮辱,指名道姓进行人身攻击。小刚的做法可取吗?

 

(知识延伸)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悄悄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尽管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通过网络折射出来的人的行为却是真实的。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关:《误判之后》。奥运会击剑比赛中,由于前五局裁判的六次误判,中国队和金牌失之交臂。小刚等一些奥运迷义愤填膺,准备联络班里的同学上街游行,以示抗议。

 

小刚行使此项权利应该履行哪些程序?假如小刚没有经过任何程序,纠集同学,抗议示威,会造成哪些危害?

 

学生活动:你评我说。

 

(多媒体)

 

1.“非典”期间,小强家被“医学观察”,于是,小强通过“空中课堂” 在家学习,从不随意出门。

 

2.为预防“非典”,我市规定网吧等营业性活动场所停止营业。但是,个别网吧业主却继续营业。个别学生也通宵达旦地在网吧上网。他们都说:“这是我的权利。”

 

3.某中学旁边有一所小商店。该商店经营者经常售卖假烟,还拆散零售给未成年人。该中学的极少数学生也经常到这家商店购买香烟。当有关部门查处时,这位经营者说:“现在是市场经济,卖什么是我的自由。”当买烟学生受到老师批评时,这些学生说:“买烟吸烟是我个人的自由。”

 

4.小明骑车闯红灯,被交警同志查扣。他不理解,认为:“骑车是我的权利,上学时间紧,闯红灯无所谓。”

 

5.有一名父亲因为离婚而把怨气发泄到儿子身上,动不动就打骂孩子,有时还不让孩子去学校。在记者采访他时,他竟然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zhengzhijiaoan/7868.html

  • 第三单元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_第三单元相处有方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综合及思维辩别能力; 3、为教学质量检测奠定基础。【教学重点】:尊重、善意与沟通【教学难点】:正确面对竞争压力的方法和原则【教学方法】:讲解(分析)、练习、提问相结合【教学过程】:[复习专题内容]1、人们之间...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如何建设精神文明]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做了明确规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能结合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法律保障发表看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法律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法制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作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 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情感、态度与...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这种说法对吗]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学习内容: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材分析:本目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发,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拓展。教材分别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公民个人三个层次上介绍了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一些真实案例的分析,深刻认识“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强法治观...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财产留给谁

    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研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继承权,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方法和继承人的资格。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掌握我国法律规定的对违反环境法行为的制裁方法,以及中学生自觉履行保护环境义务的努力方向。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理解环境违法与环境犯罪的区别,提高辨析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识环境问题,提高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依法治理环境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了解宽容的表现。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理解宽容问题上的是与非。 2.能力目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的能力;辨证看待宽容与原则、自己与他人、和与同等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PPT】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六课 教学目标 识记未成年人的含义,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理解国家制定未成年人保护的意义。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培养初步的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能力。知道未成年人应该受到那些方面的保护,并...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第三单元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_第三单元相处有方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 复习导航1.为什么人们之间需要理解?(1)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间千差万别。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面对的处境、需求、心情、感受也各不相同。(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的。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 诚信做人到永远主题班会|诚信做人到永远

    第十课 1、什么是诚信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涵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3、“人而无...

    发布于:2025-11-1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