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礼仪展风采|《礼仪展风采》说课稿

八年级政治教案 2013-05-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政治教案】

一、[对应的课标内容]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部分:“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懂得什么是礼仪,礼仪有什么作用。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知道礼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2、能力目标: 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够在交往中加以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乐于以礼待人,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从内心愿意做讲礼仪的人,并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礼仪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并能熟练掌握社交的一般礼节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如何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落实礼仪知识,从而展示自己的风采是本框的难点。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⑴、教师准备:
1、查阅有关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
2、浏览与礼仪有关的网页;
3、准备与礼仪有关的音像资料;收集有关礼仪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型的故事;制作幻灯片。
⑵、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礼仪有关的资料;
2、思考展示中学生风采的礼仪及做好表演的准备;
3、小品《我家来了客人》
六、[教学活动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设计情景 导入新课 采用情境教学,播放动画,通过国旗班战士护旗、升旗所展示出的举止,感悟战士们通过礼仪展示的风采,从而揭示礼仪对一个国家的作用, 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并对礼仪产生兴趣,以趣激学。
二、 show me 请学校礼仪队的成员谈谈自己成为礼仪队成员的感受。 从自身谈起,展示自身形象,从而感悟个人能否讲礼仪直接关系到集体的形象。
三、情境分析 有个大学生去求职,因她条件不错,公司的人事主管表示可以录用。这个大学生一时兴奋,吃了一块口香糖,顺手将纸皮扔到了桌上,结果她没被录用。 听到这话,女孩哭了。把擦泪的纸巾摔到地上。主管将其拣起放回纸篓。 提问: ( 1)这位女大学生的行为有何不妥?如果你是主管,你会录用她吗?为什么? ( 2)女大学生求职失败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通过对具体情境的分析,回答问题,使学生感悟出礼仪不仅体现个人的文明素养,而且会影响个人的发展。
四、身边的榜样 从语言、行为、举止、交往等方面结合特定要求评选班级的礼仪之星。 从身边入手,推选身边活生生的典范,反省自己,从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提升。
五、校园扫描 在我们的校园中,哪些场合最能展示我们的风采? 这些场合有哪些特定要求(如在阅览室、在课堂、在食堂、在升旗仪式上等)? 由个人到学校,审视自己,在今后的学校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对重难点的展开和突破。
六、擂台赛 你说我说谁最好:社交礼仪方方面面(着装礼仪、电话礼仪、拜访礼仪、待客礼仪、称呼礼仪等)。 由学校到社会,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社交礼仪,从而在社会生活中也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也是对重难点的展开和突破。
七、小品表演 家中来了客人 具体体验,更深刻的感受懂礼仪所带来的作用,加深对教学目的的巩固。
八、自我反省 如何提高自己的礼仪水平? 教学的落脚点所在,通过教学最终使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改变。从而达成行为目标。123
七、[板书设计] 礼仪展风采
一、礼仪的作用 体现国家形象;体现集体精神风貌;体现个人文明素养、影响个人发展。
二、礼仪的特定要求 语言、行为、交往、着装等方面
三、社交礼仪 拜访礼仪、待客礼仪、电话礼仪、着装礼仪、握手礼仪、称呼礼仪、交谈礼仪等。
四、如何提高礼仪水平
八、[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
1、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提条件是()
a、不拘小节,不守习俗。 b、拘泥于繁琐礼仪。
c、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 d、注重自身的形象。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的是()
a、礼仪b、礼节c、礼貌d、规范
二、不定项选择:
1、要想让自己成为社交礼仪的高手,就应该()
a、报名参加社交礼仪班,学习些礼仪知识。
b、在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和思考,注意日益积累。
c、平时多加应用,注意一些社交技巧。
d、从提高自身修养做起,修养提高了,自然就会成为礼仪高手。
2、能促进人与人交往的因素有()
a、文明语言b、亲和态度c、端庄举止d、卫生习惯
三、做文明人 学会礼貌用语和礼仪规范,可以培养我们优雅得体的举止。遇到下面情况时,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路遇同伴、长者时 进别人房间时 客人来访时 与人谈话时 在公众场合咳嗽时 去同学家做客时
四、课外拓展 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主人心理很焦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罗?”于是悄悄的走了。 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几位客人,越发着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 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较接近的朋友,看了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回来了。”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回地走开了。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九、《礼仪展风采》教学案例点评
1、教学目标设计上能够考虑到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进行设计。说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是有比较深刻了解的,教师是接受过新课程培训的。教师在设计时,如果能够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分层次,体现学生的差异性,使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真正体现因人而异。
2、教师能够注重情境教学。设置情景,提出一些具有思辩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反思自己的言行。新课程要求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生活经验,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让学生在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发生联系。在学校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教师能够预设情境,把理论与社会实际紧密联起来,进行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设置了一个女大学生求职遇阻的案例,引导学生去思考,感悟,从而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 123
3、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全人教育基本价值取向。课程改革在其理念上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案例中教师设置了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反省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觉悟,由于这些

问题能够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也愿意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4、教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浏览网页,阅读报刊、书籍,收集有关礼仪方面的资料,在课堂进行展示,学生对资料的收集过程就是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首先要确定哪些资料是有用的,然后再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有的还要把它制成投影片,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5、教师注重学生知识的拓展,在课堂的最后,教师设置了一道课外拓展题,引导学生去反思社会、反省自己、注重自己觉悟的提高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zhengzhijiaoan/7825.html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政治导学案年级:初二课型:新授使用时间: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和基本要求2、过程与方法:自主交流小组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增强守法意识;理解法律监督的作用,增强守法意识二、重点难点:依法治国运用所...

    发布于:2013-06-15

    详细阅读
  • 【文明交往礼为先手抄报】《文明交往礼为先》学案

    一. 生活幽默以下是一位年轻人问路时的一段对话,请同学们与自己的同桌进行对话练习(年轻人):喂,过来老头,我来问你,到无棣新区还有多远?(老大爷):五拐杖!(年轻人)::五拐杖是什么意思,怎么不论里?(老大爷):论礼?论礼你应该管我叫大爷!1 这则笑话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呢?2 请你阅读教...

    发布于:2013-06-15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卷人教版含答案|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一、基本概念、基本知识1、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力。2、 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第四单元B部分|第四单元树立远大理想教案

    第四单元 树立远大理想一、本单元地位在教材中的地位:根据整套教材的设计思路,每册的四个单元都是按照成长、交往、规则、理想四个板块展开的。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就是“理想”板块的内容。该部分是整套教材中集中展现理想问题的部分,因而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个人既是生活在现实中,也是生活在理想中的。现实...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维护财产权的法律|《维护财产权》教案3

    《维护财产权》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了解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 什么是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使学生知道自己在法律上的经济权利,懂得合法的经济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加深对国家保护公民利益的理解,从个人财产权的角度强化对国家...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交往的行为后果】第7课行为与后果教案

    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总第 22 课时课题第7课 行为与后果 第2课时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良好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结果,不良的行为产生不良的结果。懂得个人的行为不应该危害自己、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 能力目标:培养明辨是非和严于律己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_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序号课题第3课时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班级姓名审核:学习 目标培养自尊心,自觉尊重他人,捍卫人格尊严 用法律维护自己尊严 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维护人格尊严学习难点:维护人格尊严的主要内容学习范围:教材71页到75页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讨论、举例...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三大优良作风】第三课优良的意志品质教案

    第三课 优良的意志品质教案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意志的力量,懂得优良的意志品质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2.学会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磨炼坚强的意志。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坚强意志的四种特征,能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 2.知道意志的作用:能激发人的潜能,...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八上第九课美丽的颜色】八上第九课第三框《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三框题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交往艺术新思维》,对应课程标准“交往的品质”模块。本单元分别从礼貌礼仪、竞争合作、宽容、平等、尊重、诚信几个方面对交往艺术、交往品质进行多维阐述。而本节课《平等尊重你我他》正是从平等尊重的角度来说明交往的品质。本节课依...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如何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第一节《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案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在集体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力量,珍惜集体的团结能力目标:能够辩证地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难点:团结就是力量教学过程:一、自...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