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课我的母亲思维导图]第二课我的母亲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5-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 我的母亲
教师寄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唐 孟郊《游子吟》)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3.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素养。
4. 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3.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素养。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   ) 绰号(   ) 庶祖母(   ) 吹笙(   )
摹画(   ) 眼翳(   ) 舔去(   ) 侮辱(   )
2.解释下列词语。
管束:                     气量:
文绉绉:                   面红耳赤:
3.作者简介:
二、自主探究
1.理清文章结构。
2.请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3.本文着重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呢?请说说这些事情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尽量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4.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2.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四、拓展延伸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并联系自己实际,简要评价一下你的父母对你的教育。
五、课堂小结
六、达标测试
(一)基础部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质问(zhì)   广漠(mò)
   b、野蛮(mán)  绰号(chuò)
   c、掷钱(zhì)   摹画(mó)
   d、抽屉(dì)   嬉戏(xí)
  2. 下列句子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b、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分。
   c、她有时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污辱。
   d、如果我能宽怒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粗词的含义:
   ⑴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⑵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12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4. 找出文中母亲是严师的例子,是慈母的例子,并各用一句话概括。
5. 文中画线句体现了母亲的什么心理?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来”,为什么?
6.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在文中结构上有何作用?
7. 概括上文的中心意思。(用原句回答)
8. 评论作者母亲教子的方式。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跟陌生人说话
刘心武
有一次,我和父母回四川老家探亲。在火车上,同一个卧铺间里的一位陌生妇女问了母亲一句什么,母亲就热情地答复起来,结果引出更多的询问,她也就更热情地絮絮作答。急得我用脚尖轻轻踢母亲的鞋帮,母亲却浑然不觉。
母亲晚年有段时间住在我家,有时她在附近街上活动,那跟陌生人说话的旧习依然未改。街角有个从工厂退休摆摊修鞋的师傅,她也不修鞋,走去跟人家说话,那师傅就请她坐到小凳上聊。他们从那师傅的一个古旧的顶针聊起,俩人越聊越近;原来,那清末的大铜顶针是那师傅的姥姥传给他母亲的,而我姥姥也传给了我母亲一个类似的顶针。聊的结果是那修鞋的师傅认了我母亲为干妈,而我母亲也把他带到我家,______(a、仍然 b、俨然)亲子相待。我和爱人孩子开始觉得母亲多事,但跟那位干老哥相处久了,体味到了一派人间淳朴真情,也就都感谢母亲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丰盈的乐趣。
现在父母去世多年了。母亲和陌生人说话的种种情景,时时浮现在心中,_________(a、浸润 b、滋润)出丝丝缕缕的温馨;但我在社会上为人处事,仍恪守着父亲那不跟陌生人说话的遗训,即使迫不得已与陌生人有所交谈,也一定尽量惜语如金,礼数必周而戒心必张。
前两天在地铁通道里,听到男女声二重唱的悠扬歌声。走近歌唱者,发现是一对中年盲人,我想等他们唱完最后一句再给钱。他们唱完,我向前移了一步,这时那男士仿佛把我看得一清二楚,对我说:“先生,跟我们说句话吧。我们需要有人说话,比钱更重要啊!”
我举钱的手僵在那里,心里涌起层层温热的波浪,每个浪尖上仿佛都是母亲慈爱的面容……母亲的血脉跳动在我喉咙里,我意识到,生命中一个超越功利防守的甜蜜瞬间已经来临……(有删改)
9. 根据文意,从文中括号内为它前面的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
10. “我”跟陌生人交谈时,原来是如何设防的?用原文中的3个四字词语作答。
11.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母亲跟陌生人说话,暗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际关系的呼唤和渴望。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7585.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