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注释]《孙权劝学》学习要点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5-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本文通过孙权的劝学,说明只要发愤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吕蒙本为武将,疏于诗书,孙权劝其从学,目的是使他能鉴古观今,以史为鉴,使其行军布阵、帷幄运筹更有良将之风。
  关于作者:
  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共二百九十四卷。全书上起战国,下迄五代,共计1362年,取材广博,除十七史以外,还有稗官野史、传状碑志、总集别集和百家谱录等322种。史料取舍谨慎,考证翔实,文字质朴,叙事清晰,文笔流畅。这部宏伟的历史巨著,由编辑到成书,历时十九年。
  关于孙权:
  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开国皇帝。东汉末,他继其兄孙策据江东六郡,后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关于吕蒙:
  吕蒙,三国时期吴国杰出将领,他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辅助周瑜等大破曹军于赤壁,并领兵袭破关羽,占领荆州。
  学习本文,首先朗读课文一遍,了解文章内容,找出生字、生词,并查字典逐一注音、解释。
  思考:
  1、孙权是如何劝告吕蒙的?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用现身说法,更使劝告有理。
  2、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结果怎样?
  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努力学习。具体学习的过程和情况,文章未作正面介绍,而是通过鲁肃之口间接表现出来。鲁肃与吕蒙同是东吴名将,作为老相识,鲁肃过去是深知吕蒙的学识修养和才干的,但此次相逢与吕蒙谈论天下大事后,竟惊呼其“才略”绝非昔日可比,并表现出由衷的钦佩,正揭示了吕蒙经过学习取得的惊人效果。而吕蒙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话语回答鲁肃的惊叹,既简洁,又表现了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以及学习对于一个人才能的发展与提高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3、吕蒙经过孙权的规劝及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个有才略的人,吕蒙的变化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呢?
  要开拓自己的视野,多读书一定能提高自己的见识。
  积累:
  1、流传至今的成语
  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2、词语:
  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涉猎:意为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的意思。
测试
  1、下列句中红色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道,当权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理
  c、蒙乃始就学              从事
  d、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擦眼
  2、下列红色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事情
  b、见往事耳      过去
  c、孰若孤       哪一个
  d、自以为大有所益   增加
  3、关于下列词语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表示陈述语气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表陈述语气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示感叹语气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表肯定、确认
  4、下列红色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但当涉猎
  c、蒙乃始就学
  d、肃遂拜蒙母
  5、对下面的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课文主要采用正面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的。123
  b、课文通过孙权的劝学,说明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学有所成。
  c、“吴下阿蒙”在文中指吕蒙,后来泛指只有武略而没有学问的人。
  d、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资治通鉴》。
 参考答案
  1、 b
  解释:“治”在文中的意思应该是“研究”的意思。
  2、 d
  解释:“益”应该理解成“帮助”的意思。
  3、 a
  解释:“邪”在这儿表反诘语气
  4、 d
  解释:“孤”古义是王侯的自称;“但”在文中是“只”的意思,现在常表转折;“就”在文中是“从事”的意思,与现在的意思也不同;“遂”古义和今义都表示“于是”的意思。
  5、 a
  解释:文中主要通过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的。
中 考 解 析
  1、(2001,山东省青岛市)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④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考点】:词语的含义
  【分析】:这道题旨在直接考查对文言文句意的理解。所谓“关键词语”往往是疏通文言句意的障碍,不排除这些障碍,就无法正确的理解句意。对文言句中的关键词语,要联系上下文认真辨析。疏通了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就排除了正确理解全句的障碍。
  答案为:
  ①那个人,眼睛正注视着茶炉,神色宁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没有的样子
  ②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③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④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2、(2001,辽宁省)选出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c. 君将哀而生之乎?     您将要悲哀地生下我吗?
  d.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这些都是坚贞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考点】:重要语句的翻译
  【分析】:答案为c项。“君将哀而生之乎”中有两个关键词语,“哀”的意思是“哀怜”,后面省略了宾语“我”;“生”在句中是使动用法,译为“使……生活下去”。所以全句的正确翻译是:您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l086) 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被命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现在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123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编年体通史。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历时十九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二百二十二种。帮助编撰者有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光总其成,删订定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注释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清初严衍著《资治通鉴补正》,为《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也做了一些工作。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7489.html

  • 【《苏州园林》板书设计】《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教学设想 1.安排两教时。 2.《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语言特色应作...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五人墓碑记ppt_第三册五人墓碑记

    、 教学目标 (一) 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二) 了解本文跌宕多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三) 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二、 难点、重点分析(一) 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是什么?(二) 本文与其它墓碑记有什么不同?(...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

    教学重难点: 以帮助学生体会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为重难点。 教学设想: 以课文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加深理解。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营造氛围,指导方法 上课的两条要求: 第一,身心放松,平等相处,无拘无束,说笑自如; 第二,沉下心来...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伶官传序朗读】第三册伶官传序

    如果说阅读如同解牛,那么就应该是那位庖丁。自渎课文《伶官传序》,头绪复杂,史实众多,在一节课里处理难度很大,必须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翻阅《疱丁解牛》,目光扫过其中的语句:“依乎天理,批大窽,导大卻,因其固然……”我的心忽然一动,我不也应该找准一个进刀的窽卻,才能在复杂的“牛体”中运用自如、游刃...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评价_《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秋晓 学习目标 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二、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一、本文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二、这篇文章字面并不难懂,但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核舟记》板书设计_《核舟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 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 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教学设想 1 这篇文章语言十分简练。全文433字,既概括地介绍了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更具体地说明了核舟雕制的精妙;形象逼真,核舟上雕...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我为什么而活着主要内容_第三册我为什么而活着

    (上课,师生问好)师:人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有生必有死,生死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给出答案的问题。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思索的人生是不值一过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思索、探讨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我为什么...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周星期二) 第 一 课 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胡髭(zi...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2020|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勤业中学 王庆华一、单元教学目标 :1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话。2 欣赏散文优美的语言,体味课文表达的真切感情。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培养爱我中华,热爱世界的情感。3 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4 学会如何向别人介绍当地的景物。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小...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高尔基《海燕》教案|《海燕》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学习它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 2.进一步学习象征、映衬、对比等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的形象。 2.学习象征手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