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号的】“哥伦比亚号”周年祭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4-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2003年有太多的灾难,对于航天人来说,最大的灾难莫过于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虽然那场惨剧已过去了整整一年,但为人类太空探索捐躯的7名航天员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灾难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深思。
  有人把人类探索太空的行为比作现代神话。借用一位哲人说的:“每一则神话都是一面魔镜,照耀你我内心深处的某些层面,并光照出我们从昏昧迈向成熟的每一个脚印。”让我们再次重复这些未能平安返航的勇敢者的名字:“哥伦比亚号”上的里克·赫斯本德、威廉·麦克库尔、大卫·布朗、劳雷尔·克拉克、伊兰·拉蒙、迈克尔·安德森和卡尔帕纳·乔娜。他们的生命可以因为灾难而终止,但他们的航程永远没有尽头。

  “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委员会的负责人哈罗德·格曼激烈地指出,尽管美国宇航局已经有了22年发射航天飞机的历史,但他们实际上并不真的懂得如何安全操纵航天飞机。并且,像是人们对待老朋友那样,他们习惯于对一些缺陷视若不见。

“我们知道了”
  面对质问的记者,美国宇航局局长西恩·奥基夫连说了5遍“我们知道了”。
  去年8月26日,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解体事故发生近7个月后,“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委员会(caib)终于向白宫、美国国会和宇航局提交了人们期待已久的最终调查报告。从这一天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开始,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在调查委员会的网站(www.caib.us)上浏览或下载这份长248页、分为3个主要部分共11章的调查报告数字版。caib在报告的前言中指出,它的出台共牵涉了13名调查委员会成员、120余位调查人员、400余位美国宇航局和相关公司的工程师以及超过25000名参与“哥伦比亚号”残骸搜寻工作的搜索者。

泡沫惹的祸
  “哥伦比亚号”为什么会从空中坠落可用4个字简单地概括——泡沫干的。
   去年7月7日,“哥伦比亚号”调查委员会在圣安东尼奥进行的模拟实验终于证实,来自外挂燃料箱上泡沫隔热瓦的撞击确是导致哥伦比亚号解体的罪魁祸首。航天飞机起飞后81.7秒时,外挂燃料箱左支架附近的一块泡沫隔热瓦脱落,击中左翼前缘的第8号碳-碳强化复合材料防护板,导致该防护板出现裂纹。当轨道器再入大气层时,超高温的空气通过裂纹侵入前缘,逐步熔化了左翼的铝结构,导致结构强度下降,在越来越大的空气阻力下,轨道器逐渐失控,左翼脱落,轨道器解体。在当前实行的飞行体制和轨道器设计的情况下,乘员毫无逃生的希望。
  调查委员会中唯一的一名宇航局官员斯科特·霍巴德在7月份目睹了在西南研究中心进行的碰撞试验后就指出了这一点。报告以更详尽更科学的数据阐述了泡沫理论:包括隔热泡沫在内的整个机体以2509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该泡沫在与外挂燃料箱分离后经过0.161秒撞到了机翼上,速度降低为1635千米/小时,相对速度为872千米/小时等等。更为重要的是报告中有对事故的反思和前瞻性预测。

文化有缺陷
  报告的第9页指出:“委员会很早就意识到,这起事故可能不是一个反常的偶然事件,而在某种程度上根源于美国宇航局的历史和载人航天文化。”调查委员会认为,正是这种“美国宇航局文化”从组织层面上导致了“哥伦比亚号”以及17年前“挑战者号”的悲剧。
  什么是美国宇航局文化呢?“依赖于以往的成功经验并以之取代可靠的工程实践(比如进行测试以了解为什么一些系统会不按指令行事);组织上设置障碍阻止关于安全的批评性意见的有效交流。”报告指出,正因为迫于保持飞行计划的压力,美国宇航局才日益减少对航天飞机安全性的综合评估,即使明知存在问题,只要没有妨碍前一次的成功飞行,就得过且过。最有说服力的一个例子是,2003年1月16日“哥伦比亚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时,它的44%外保护层还是1981年第一次飞行时的“老功臣”,而出问题的机翼防护板中,44块里的41块是原始配置。 1234
  “在调查中,我们一次又一次被相隔17年的两次悲剧之间的相似之处而震惊:都缺少趋势分析,未能获得影像数据,没有质疑的声音,简报中的一些数据被忽略或故意剔除。”问题的矛头,直指美国宇航局的管理层。

体制不健全
  或许是迫于舆论压力,美国宇航局局长西恩·奥基夫对报告中的指责表示同意。
  对于2002年1月代替丹尼尔·戈丁就任美国宇航局行政长官的这位前任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副主任来说,过去的这7个月可能是他生命中最漫长的一段时间。不断有人抨击奥基夫并不懂火箭技术,为了在自己任期内完成国际空间站建设,获取个人声誉而迫使航天飞机在存在隐患的情况下仓促起飞。报告出台后,国会中还有议员提出,奥基夫应当因此事而引咎辞职。好在布什信任奥基夫,说当初让他去宇航局就是为了改革不合理的组织机构,调查报告刚刚被公布,布什就发表讲话,称“美国宇航局的下一步将在西恩·奥基夫的领导下加以决定”。目前,奥基夫正在最大限度地按照报告给出的建议改进航天计划和机构组织。他先在美国宇航局的兰利研究中心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工程与安全中心,对所有的项目和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和安全评估,以尽可能确保飞行器安全。
  然而,不管奥基夫提出怎样的方案,最终是否能够实施都取决于经费。实际上,就像报告中指出的,经费缩减也是导致航天飞机安全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在阿波罗计划时期,美国宇航局的预算占美国财政预算的4%,近十年来,这个数字只有1%左右。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宇航局的预算最高不过148.7亿美元,使其购买力下降了13%。
  危难中,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帮了美国宇航局的忙,今年1月14日布什宣布了雄心勃勃的太空新计划,美国宇航局的经费将逐年提高,相信国会也会暂时向美国宇航局伸出援手。就像得克萨斯州的民主党议员尼科·兰普瑟说的:“我们需要站在月球上,然后说,‘欢迎你,中国’。”
(易林)

财富的象征
  “哥伦比亚号”的名字源于一位美国船长罗伯特·格雷的单桅帆船。1792年5月11日,格雷率领的哥伦比亚号帆船穿过了一条大河河口宽达1600千米的危险流沙,到达今天加拿大哥伦比亚省和美国俄勒冈州的边界,从此这河流就以这艘帆船的名字命名。作为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美国人,哥伦比亚号帆船曾满载着水獭皮到达法国、中国,是发现新的空间和财富的象征。

可重复使用
  航天飞机是世界上第一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可以反复使用的太空飞行器。它的发射方式与火箭相似,在轨道上像飞船一样运行,而着陆的时候则类似飞机。这三者结合需要非常复杂的技术,在目前的载人太空飞行器中,美国的航天飞机可以说是最先进的。迄今为止,美国一共制造了5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是第一架进入太空的航天飞机,其次是挑战者号、亚特兰蒂斯号、发现号。1986年1月挑战者号爆炸事件后,美国又制造了“奋进号”,并于1991年5月发射成功。
  航天飞机主要由3部分组成:轨道器,外带的燃料储存箱以及两个火箭推进器。除发射8.5分钟后脱离机身在太空燃烧殆尽的外带燃料箱,航天飞机上其他的所有组成部分都可以重新使用。通常,航天飞机一次任务的持续时间为5~16天,乘员5人~7人。目前,航天飞机在轨道上停留的最长时间是17.5天,在“哥伦比亚号”解体前,航天飞机共发射了113次。 1234
(周武)

16分钟的不归路
  2003年美国东部时间2月1日上午9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过程中爆炸坠毁。机上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他们共同完成了一项历时16天的科研任务,回家仅差16分钟。
  按照原计划,“哥伦比亚”号应于当地时间2月1日上午9时16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降落。失踪时,该航天飞机正以每小时20112千米的飞行速度经过得克萨斯州中北部约60210米的高空。当时,航天飞机内部并没有发出任何异常信号。但从电视录像显示的图片上看,这架航天飞机在失踪前似乎已发生分裂解体现象,有碎片从飞机上落下。千百万美国人从电视屏幕上眼睁睁地看到了那难以置信的一幕:蓝蓝的天空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火球,跟着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弧光,接着一个火球变为两个、三个、四个火球,随即划出两道、三道、四道长长的弧光。
  “哥伦比亚号”是美国宇航局服役时间最长的航天飞机,已有22年历史,去年1月16日是它第28次升空执行任务。
(一林)

火星七峰待命名
  方寸倾注航天情
  纪念日
  1月29日,美国宇航局通过视频举行了一个大规模的悼念活动。宇航局在全美各地的工作人员同时还追悼了这些年来为太空事业献出生命的17名美国航天员——除“哥伦比亚”号7人外,还包括1967年1月27日因阿波罗1号宇宙飞船模拟发射失败而丧生的3名航天员,以及1986年1月28日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中丧生的7名航天员。美国宇航局决定将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作为缅怀遇难宇航员的纪念日。
(新华)

悼念英魂
  1月30日,美国约翰逊航天中心举行悼念仪式。约翰逊航天中心主任戴维斯·豪厄尔对聚集在草坪上的1000多名工作人员说:“直到今天,我依然充满愧疚,我常常责问自己,怎么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一年中,我们经历了可怕的情绪低落,但是在安葬死者之后我们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如果我们退出,就是对他们的侮辱!我们将以行动和成功来纪念他们。”
(亦人)

  2月3日,美国宇航局局长奥基夫宣布,美国将把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点东侧的七座山峰用失事航天员的名字命名。他说:“哥伦比亚号机组面临空间的挑战,为探索宇宙作出了最大的牺牲。” 美国将向国际天文联合会提出申请,以正式通过这些命名。国际天文联合会被公认为拥有对星体进行命名的权力。
(新华)

  “哥伦比亚”号空中解体后,美国举国震惊,人们采取各种形式缅怀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7名机组人员,集邮爱好者更是制作了各种纪念邮品。有人用1989年“哥伦比亚”号返回地面时的纪念封,加贴了两枚有关“哥伦比亚”号的邮票以及一枚普票,加盖了2月1日的邮戳。纪念封上1989年4月14日,“哥伦比亚”号返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邮戳以及此次2月1日邮戳相对应,而纪念图中“哥伦比亚”号着陆时的情景,与此次空中解体相对应,使整个实寄封的主题更加深化(见下图)。(航信)

亲情无限 ——罹难航天员亲属生活点滴 □ 实炎
  ■ 航天员威廉·麦库尔的遗孀兰尼抚摸着自己的摄影集,回味着她和丈夫共同的作品。兰尼是摄影师,夫妻只要一起旅行,麦库尔总是先为她架好三角架安好照相机。麦库尔答应妻子,等“哥伦比亚号”任务一完成,就帮助妻子整理照片,出版一本影集,可惜是的“哥伦比亚号”的任务竟永远无法完成了。 1234
  ■ 女航天员卡尔帕纳·乔娜的丈夫,去年11月组织几位“哥伦比亚号”罹难航天员家属访问了乔娜在印度的母校。乔娜是印裔航天员,随“哥伦比亚号”升空后,她曾给母校印度旁遮普工学院发过电子邮件,她被称为母校的“骄傲”。乔娜的丈夫一行把航天员的录像资料及纪念品送给了学校,学生们说,乔娜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 里克·赫斯本德是“哥伦比亚号”的机长,他的妻子伊芙林时常怀念他和她最后的吻,那是2003年1月15日,赫斯本德升空前他们共同度过的最后一天,他们一起生活了20年,丈夫的温存体贴留给了妻子无限的回忆。伊芙林还记得,丈夫1月28日那天,在太空中为“挑战者号”的战友和家属说了许多惦念的话,可是四天后他也踏上了不归之路。
  ■ 女航天员劳雷尔·克拉克有一双灵巧的手,她在“哥伦比亚号”上完成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在家里她也是丈夫和儿子的“掌门人”。现在家里失去了“掌门人”,她的丈夫乔纳森不得不下班后为9岁儿子的衣食住行操心。为了给儿子挑选合适的衣服,他曾经站在商场里一脸茫然;为了给儿子作一顿美餐,他曾经在厨房里手忙脚乱。他经常想,过去我们一家三人的日子多美好啊。
  ■ 迈克尔·安德森是美国为数不多的黑人航天员,他留下了妻子桑迪和两个孩子。桑迪前些天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她摘下戒指包扎了伤口。就在这一刻,她伤心极了,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勇气重新戴上戒指,因为她知道丈夫永远不会回来了,而自己还算得上是一位已婚的人吗?还算得上是别人的妻子吗?
  ■ 1月25日,美国休斯敦市一家教堂举行了周末音乐会,演出过程中,该教堂牧师宣布“哥伦比亚号”航天员里克·赫斯本德的遗孀伊芙林·赫斯本德和迈克尔·安德森的遗孀桑迪·安德森就在观众席中,在人们雷鸣般的掌声中,这两位英雄的妻子走上了舞台,讲述了她们的生活故事。
  在丈夫遇难后,伊芙林和桑迪都曾一度情绪低落,不知该如何继续以后的生活,但是她们丈夫生前热爱生活、积极工作的态度以及对理想的执著精神感染了她们,让她们很快重拾好好活下去的信心。伊芙林表示:“那时我们仍然很难过,但是我们并没有失去生活的希望。”目前,伊芙林和桑迪已经成了好朋友,她们不但更加尽心地抚养孩子,希望他们将来也能成为丈夫那样的优秀人才,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 哥伦比亚号纪念基金会募集了200万美元捐款,用于捐赠“哥伦比亚号”航天员家属。在1986年“挑战者号”失事后建立的“航天飞机儿童基金会”也在为“哥伦比亚号”航天员子女支付学费和医疗费。军人航天员的家属还获得了遇难人员生命保险和子女赔偿。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消失了,但人们对牺牲航天员的爱永存。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7091.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