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我的母亲》教学设计1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4-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了解作者;

  2、学会根据具体事件,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特点;

  3、品味文中语言的质朴、真挚,极有分寸感;

  4、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传统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

  1、感知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特色,感受质朴、真切的文风。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现代史上,曾有这样三位母亲,一位是冯顺弟,安徽绩溪中屯村人,胡适的母亲;一位是吴清芝,河南唐河小吴庄人,冯友兰的母亲;一位是鲁瑞,浙江绍兴东北乡安桥头村人,周树人(鲁迅)的母亲。她们在身世际遇上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第一,都出生在农村;都嫁给了读书人或小官吏;第三,年轻时都不幸丧夫,年纪轻轻就担负起了抚育幼小子女的重担;第四,她们都识字,有文化。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应该好好感激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胡适《我的母亲》,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作者对母亲感情又是怎样的。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

  资料一:

  胡适,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代表性。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

  2、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文绉绉(zhōu) 庶(shù) 翳(yì) 

    责罚 管束 气量 宽恕 质问

  3、你说说看,文中的母亲具有哪些身份:

    “我”的母亲、当家的后母、死了丈夫的寡妇。


三、理解人物

  1、请用一句原文,概括作为“我”母亲的人物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也用一句话概括:

   ⑴ 学习上的督促:

     天刚亮,母亲叫醒“我”,“催”我去早上学;

   ⑵ 做人上的训导:

     我说了轻薄的话,母亲重重责罚“我”。123

  3、从这些事中,你感受到母亲的什么品性:

    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既严格又慈祥。


四、品读体验

  1、找出你认为母亲最感人的细节,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⑴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

     胡适的母亲深感教子的责任重大。丈夫去世后,对孩子的教育全部落在了自己头上,同时,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更要对得起去世的丈夫,所以,她想培养孩子早日成才。

   ⑵ “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眼病。”

     充分体现出母亲的慈爱。

  2、作者感人至深的爱戴、感激之情,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加以表现的:

    通过质朴、真切的语言来自然流露的。


五、课堂小结

  母亲,一个伟大的名词。作者的母亲,一个备受生活磨难的旧中国妇女,她对“我”教之严,爱之慈。作者以饱蘸深情而又质朴的文字,抒写下儿子对她的尊敬、感激,读来确实让人泪眼朦胧。


六、布置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感悟文中母亲的慈爱;

  2、课外阅读《尝试集》,了解胡适的文学贡献。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默写词语、拼音。

  2、简答下列问题:

   ⑴ 作为母亲,她的人物特点是什么?

   ⑵ 请以“妈妈,我想对您说……”开头,说说最令你感动的母爱的细节。
 

二、理解反思

  1、作为当家“后母”,母亲和家人是怎样相处的?表现出她怎样的品性:

    资料二:《九年的家乡教育》(附后)

   ⑴ 除夕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表现母亲宽容的度量、善良的品性。

   ⑵ 处理与“我”大嫂、二嫂的矛盾:
 
     表现母亲的容忍、温和的性格。

  2、作为一名寡妇,母亲又怎样的处世为人:

    受到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让五叔认错陪罪。

    表现母亲“刚气”的一面。

  3、为什么作者用较多笔墨,写了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这一主题,其实不然。母亲对我的教育,不仅体现在如何“教导”上,更多地体现在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这与家人的相处,是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既写“言传”,更写“身教”。

  4、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除前文所讲的三位母亲外,还可补充徐庶之母凛然自尽、孟母三迁、《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母亲等故事。


三、品味语言

  1、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体现在哪里:

    学得了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

    (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一节)

  2、这种感情,却是用极质朴、极有分寸感的语言来表达,形成形质统一。试从文中找出类似的语句加以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

   ⑴ 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双重否定,加强对“打了一点底子”的主观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一点”,也是谦虚的说法。

   ⑵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123

     “混”,表明了作者谦虚的态度,也说明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⑶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在表述时,用了“如果”,表示这仅仅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

  3、仿句:

    请续写两句,与前文构成排比。

    母爱是阳光,让我感到人间的温暖;母爱是明灯,照亮我前行的路;
母爱是……

    (学生写作、交流、点评)
 

四、课堂小结

  本文写的是“我的母亲”,这是能够引起我们共鸣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赤子曾讴歌过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尽管时代不同,“母亲”的形象会发生很大变化,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是每个时代都相通的。让我们在生活中感受母爱,用实际行动报答母爱吧。

  (播放歌曲《懂你》)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语文作业本》;

  2、课外阅读关于母爱的文学作品

    推荐篇目: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赵丽宏《母亲和书》。

  3、阅读参考资料。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7056.html

  • [《醉翁亭记》PPT]《醉翁亭记》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课始,教师定向:这节课的任务是进一步理解课文写法和内容,并背诵全文:方法是师生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归纳段意,明写法,在此中穿插背诵训练。 教例实施: 教师:大家能不能从描写、记叙的角度梳理课文脉络?在纸上写一写,试一试。 (亭外山水风光——山中朝暮四时——亭下官民同乐——宴后太守醉归)...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郭沫若诗两首原文|郭沫若诗两首

    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过程 天上的街市 一、导入 新课。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遐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朋友,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邓稼先20元奖金|《邓稼先》2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为了保护国防科技的安全,我们的许多国防科技专家们都心甘情愿地做了无名英雄,他们长年与亲人分离,在远离人烟的荒漠中与机械为伍,与数据共眠,默默无闻,为国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壮烈乐章。他们是我们人民的英雄,国家的骄傲,就让我们展开课本,去谛听他们感人的事迹吧! 二、人物介...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吆喝》教学设计】《吆喝》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大语文观。 如今的中学生对于旧式的“吆喝”是相当陌生的,这就为教学带来了难度。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使增加学生对“吆喝”的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地条件,设计有关活动,如让学生走上社会,走上集市,倾听吆喝,搜集、调查、整理甚至可以学上一两句当地的种种“吆喝”,了解其作用,分析...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 1 学习五柳先生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德和情趣 ⑴、破房、破衣、陋食——自得其乐。 ⑵、文静而不多言谈——寻求真知。 ⑶、嗜酒旷达——不矫情、不放肆。 2 学习本文简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简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哥白尼】哥白尼

    教学建议 一、文章主旨 《》一文介绍了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页——创立地动学说,赞扬了他在天文学方面敢于打破错误的传统观念,坚持真理的精神。课文还阐明了的学说在科学史上引起的革命和对人类思想的重大影响。 二、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1段)介绍出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学历爱好。 第二部分(2段)叙述写作《天体运行》...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当一次节目主持人

    实验初中 朱苏兰 课题 当一次主持人 1课时 授课者:朱苏兰 学习目标 1、 学会写开场白2、 学会写串联词 难点重点 围绕主题写开场白,根据节目写串联词 课前准备 学生:摘抄节目主持人的开场白和串联词。教师:准备《江山如此多娇》的一些录像片段。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备注 1、...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简案]《岳阳楼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 正确理解名言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欣赏本文的立意美、语言美、结构美;朗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 前两项。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 课前布置学习预习:(一)泛读课文及阅读提示与全部注释。(二)阅读背诵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醉翁亭记》PPT|《醉翁亭记》授课提纲

    教学目的 一、 理解本文从“乐”和“醉”中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二、 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色,并复习巩固骈散结合的句法。 教学设想 一、 安排两课时。 二、 布置课前作业 ,让学生利用注释及工具书,读准字音,疏通文意,课内根据学生实际释难句。 三、 用自主参与教学法,充分利用课内时间,学生进行阅读思...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ppt]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第二课时

    导入 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己已知的别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一)明确目标 1.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